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2-11-24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
  • 1.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公民肩负的重任。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名言警句是(    )

    A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2. (2020八上·新泰期末)   尹某因扰乱市场秩序被人民法院处以罚金;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拘留十天。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 . 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B . 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 .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 . 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 3. 有人网上购物准备付款时,电脑屏幕弹出一个窗口,大意是只要点击窗口提供的链接购买,保证便宜80%.这时你怎么办?下列四种想法,最正确的是(   )
    A . 好消息,分享到QQ群 B . 可能是陷阱,要警惕 C . 先放到收藏夹,以后再买 D . 赶快下手,真划算
  • 4. (2017八上·漳州期末) 靑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一生是奉献给国家的—生,是深藏功与名的一生,风雨无悔三十载,“舍”的是亲情,“得”的是国家强盛。告诉我们(  )
    A . 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B .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等同的 C .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个人利益 D .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不会发生矛盾
  • 5. (2020·遂宁) 歌德说:“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将永远是一个奴隶。”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A . 对自己负责 B . 对他人负责 C . 对社会负责 D . 对国家负责
  • 6. (2019八上·滨州期中) 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正确使用网络可以增长知识,促进交流
    ②网络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尽量少接触网络
    ③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可能会干扰我们的生活,污染我们的精神世界
    ④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 7. 近年来,“噪音”“不良信息”“不明信息”等困扰公民“清静”。民法典将“生活安宁权”纳入隐私权。若“生活安宁权”受到侵犯,则侵权方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

    ①赔偿损失

    ②警告

    ③没收违法所得

    ④赔礼道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17八上·庄浪期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
    A . 上网看新闻,查资料 B . 在网络上从来不说真话 C . 利用网络抄袭答案,完成作业 D . 利用网络滥交朋友
  • 9. 习近平主席强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这里的“核心利益”是指(  )

    ①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

    ②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③宪法确定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2019八上·嫩江期末) 关爱他人也是一门艺术,在实际生活中,下列哪种做法是没有注意到传递爱心的方式(    )
    A . 帮助他人时,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缺陷 B . 帮助他人时,尽量避免触及他人的痛楚、不幸和敏感之处 C . 帮助他人时,认为我是一片好心,不考虑被帮助者的心理感受 D . 帮助他人时,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 11. 中国古代一斤为十六两,十六两秤的秤星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告诫做买卖的人要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


    A .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 . 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C . 诚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 . 诚信是古代商人必备的优良品质
  • 12. (2019·泰州) 近年来,仍有一些人“不拘小节”,如:高铁“霸座”,侮辱、殴打公交车驾驶人员等,上述事件中相关人员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以上事件警醒我们(   )

    ①个人行为应当遵守社会公共规则

    ②社会进步必然要求牺牲个人自由

    ③不良行为有可能演变为一般违法甚至犯罪

    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3. (2019九下·广州期中) 高中生小童和几个同学一起到山上烧烤,因明火未灭就回家,导致一片树林被烧毁,小童等人因此被派出所依法拘留并罚款。这警示我们(  )
    A . 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 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尽量不去做 C . 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14. “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就会干涸。”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 . 社会离不开个人 B . 个人离不开社会 C . 个人的行为对社会影响不大 D . 大海是由无数滴水组成的
  • 15. (2017·当涂模拟)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列名言与上述名言主题一致的是(    )

    A .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B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D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16. (2020八上·拜泉期末) 陈某在上网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就立即将此事报告给了有关部门。陈某履行了______的义务。(     )

    A . 爱护公共财物   B . 保守国家秘密  C . 维护国家荣誉   D . 维护国家安全
  • 17. 班长小闽对同学一视同仁,热心帮助每一位同学,赢得大家一致好评,期末被推选为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他的行为启示我们要(   )

    ①与人为善  
    ②处处迁就他人

    ③增强平等意识  
    ④满足他人所有要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中学生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下列方式不适合的是(   )
    A . 参加捐款献爱心活动   B . 参加环保宣传活动 C . 参观访问   D . 整天到网吧上网聊天、玩游戏
  • 19. (2016·云南) 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个性特点都不同.为此,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该(  )

    A . 真诚坦率,善于聆听 B . 乐观幽默,热情大方 C . 尊重差异,平等待人 D . 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 20. (2017八上·漳州期末) 2017年12月2日是第六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尊法守规明礼,安全文明出行”。由此可见(  )
    A . 维护社会秩序,就能化解所有矛盾 B .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C .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无序化状态 D . 交通秩序是唯一的社会秩序
  • 21. 对他人的接纳和欣赏,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 要学会欣赏他人,接纳他人的一切 B . 要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 C . 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 D . 对他人的优点,要给予积极评价
  • 22. 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设置云阅听朗读馆,云书店,云博物馆等内容板块,全方位展现5G技术给数字阅读带来的变化。这表明(   )
    A . 网络交往能摆脱时空限制   B . 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C .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 23. 安全出行,平安走天下。下列做法最符合交通规则的是(   )
    A . 放学了,骑自行车走非机动车道回家 B . 在公路上学习骑自行车,增加实践经验 C . 在公路上,行人应在人行横道内行走,没有人行横道的可以随意走 D . 遇到车祸,迅速跳车
  • 24.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A . 维护良好秩序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B .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C . 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D . 人们都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 27.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漫画谈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 (2) 漫画启示我们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 28. 材料一:网络用好是个宝,查代资料不用跑。天下大事早知道,学习知识不可少。

    材料二:请欣赏下面漫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 (2) 请你谈谈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3. (3) 请说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危害。
    4. (4) 你打算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做网络的主人?(至少三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