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2-12-16 浏览次数:5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 1. 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彰显了我们的强国之路是(   )
    A . 实现共同富裕 B . 坚持改革开放 C .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D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这表明(   )
    A .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B . 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C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D .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3.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   )

    ①经济发展状况

    ②社会矛盾是否已经完全解决

    ③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④人民的合法利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是(   )
    A . 健全管理体制 B . 全面引进人才 C . 提升创新能力 D . 加大资金投入
  • 5. 微信支付、淘宝购物、美团外卖、高铁出行、网络问诊、导航问路……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舒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B . 制度的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C . 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D . 创新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 6. 长沙市开展了“创建美丽城市建言献策”活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其中一些合理化建议被市政府采纳。这一材料体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是(   )
    A . 专家咨询制度 B .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C .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D . 社会听证制度
  • 7. (2021九上·虎林期中) 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是(    )
    A . 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 B . 每个人民都说了算 C . 政治协商制度 D . 公民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国家观念
  • 8.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A . 以人民为中心   B . 推进政务公开 C .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 . 简化政府的权力
  • 9.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以下哪三者有机统一(   )

    ①党的领导

    ②依法治国

    ③良法之治

    ④人民当家作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发展人民民主,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

    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   )
    A . 遵义会议精神 B . 抗美援朝精神 C . 伟大建党精神 D . 北京冬奥精神
  • 12. 如图反映当前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的新的特点是(   )

    A . 大量的人口流动 B . 总人口增速趋缓 C .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D .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 13.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调研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

    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③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④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4.0分)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

    1. (1) 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中的划线部分补充完整。
    2. (2) 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得益于我国确立的怎样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召开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1. (1) 材料体现了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怎样的现状?
    2. (2) 材料中的重大成果的取得,是我国深入实施哪些战略的结果?(两点即可)
    3. (3)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1. (1)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怎样的新发展理念?
    2. (2)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人民民主的真谛。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1. (1)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品格?
    2. (2)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写出当代中国这一核心的本质。
  • 18. 阅读材料,探究分享。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某校时政小组围绕报告相关内容,开展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内容一】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内容二】我们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内容三】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 (1) 材料体现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和政府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
    3. (3)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 (4)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民主权利。请列举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两种形式。
    5. (5)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我国坚持哪项基本国策?
    6. (6)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你打算如何行动?(一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