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

更新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8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周末,小吴一家组织去雁荡山游玩,并邀请了他的邻居和同学。下列关于小吴的社会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与邻居是血缘关系 B . 与同学是地缘关系 C . 与爸爸是地缘关系 D . 与同学是业缘关系
  • 2. (2021八上·瑞安期中) 在浙江省各地,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规则已深入人心。在行人穿越斑马线时,机动车会停下来等待行人通过,这使交通事故发生率有所降低。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 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B . 交通秩序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 C . 维护秩序只能依靠法律 D . 社会秩序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
  • 3. 2022年第四届世界青科会拟在11月于温州举行,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纷纷加入志愿者行列,用青春和奉献,自信和笑容,展现亮丽的温州形象。据此回答第下列小题。
    1. (1) 温州青科会志愿者的表现启示我们,培养亲社会行为应该(   )
      A . 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B .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C . 经常进行自我反思 D . 从小树立高远志向
    2. (2) 青年学生参与温州青科会志愿服务能够帮助他们(   )

      ①丰富社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②增强规则意识,形成价值观念

      ③塑造健康人格,获得社会认可      

      ④得到丰厚酬劳,实现人生价值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夜晚时间在小区里开party

    享有自由

    S1车上主动给小孩让座

    关爱他人

    不因同学外貌问题歧视对方

    平等待人

    规范骑行有序停放共享电瓶车

    诚实守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送餐员无视交通规则,抢行、逆行等违规现象频发,相关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对此,专家建议平台应改善配送运营评价机制,加强监管,承担社会责任,并呼吁消费者对送餐员多一份理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规则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②保障社会正常秩序的前提是遵守规则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④要做诚实的人,承诺的事情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做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2021年12月,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的吴某,将“盖北镇兴海村配送的物资检测出新冠阳性”这一不实信息在网上散布,造成不良影响,当地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吴某作出了处罚决定。吴某的行为应当承担(   )
    A . 民事责任 B . 行政责任 C . 刑事责任 D . 道德责任
  • 7. 如图,漫画中打电话男子的言行(   )

    A . 享受社会生活,体现个人身份 B . 超越自由边界,缺乏换位思考 C . 利用通讯工具,正确行使权利 D . 违反法律规定,社会危害严重
  • 8. 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有(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21八上·瑞安期中) 青少年在面对违法犯罪现象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可取的有(    )

    ①及时拨打110电话或争取成人帮助   
    ②挺身而出,坚决与不法分子拼到底

    ③不动声色,装作没看见,悄悄溜走   
    ④虚张声势,与不法分子巧妙地周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0. 网络已经深度融入社会生活,全社会携手共享网络发展机遇、共建网络空间秩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网络喜忧】

    图4 网络问政         图5 网络信息

    1. (1) 结合图4、图5,分别说明网络的影响。
    2. (2) 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请描述一次自己使用网络的经历,并概括这次经历带来的启示。

      一次使用网络的经历:(50字以内)

      结合所学,概括这次经历带来的启示:

  • 11. 加强自我防范,共建和谐校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一】

    河南某初级中学在校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后更是放纵自己,并因打骂同学常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案例二】

    2022年该生陈某与郑某因琐事发生纠纷,后相约在校外“武力”解决。陈某联系多名同学到达约定地点,将郑某殴打致身体十几处皮下出血,头部外伤引起颅脑损伤死亡,最终被法院有期徒刑5年。

    【法律链接】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 (1) 结合案例一,陈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
    2. (2) 结合案例二,判断陈某等人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的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3. (3) 联系上述两则案例,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 12.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深厚的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诚信】

    浙风十礼·信有礼:在海派医药《员工手册》里,总经理张翔写道,“用工匠精神,做良心医药”。从白手起家,到产供销为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在近30年的风雨历程中,“诚信为民”成为了每一位海派医药员工心中的道德因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率先引进口罩生产线,为广大群众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积极参加中西部对接对口支援建设工作,在产业、消费等各领域帮扶上不断输出“海派”力量……其总经理张翔凭“以诚立身,以信兴企”当选第一届最美诚信温州人。

    【文明·习惯】

    2022年,温州市“浙江有礼·瓯越先行”主题活动,启动“城市书房,安静不喧哗;车行路上,礼让斑马线;公共场合,不随意吸烟……”和志愿服务宣传。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宣传文明创建知识,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清理道路垃圾等,以志愿之力彰显城市文明之光。

    【文明·践行】

    1. (1)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诚信的重要性。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请评析“随手做志愿”行动。
    3. (3) 做为中学生,如何践行文明,助力“浙江有礼·瓯越先行”。请列举一例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并加以劝导。

      列举

       

      劝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