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2-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6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扬州)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 绿色低碳出行 B . 大量使用农药 C . 露天焚烧垃圾 D . 乱扔废旧电池
  • 2.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 B . 氧气可用于火箭发射的燃料 C . 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D .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 3.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水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 4.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变化有关。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钢铁生锈 B . 干冰升华 C . 食物变质 D . 光合作用
  • 5. 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A . B . C . 氯化钠 D . 金刚石
  • 6. 臭氧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臭氧(O3)属于(   )
    A . 氧化物 B . 化合物 C . 单质 D . 混合物
  • 7. (2018九上·江都期中) 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A . Mn    B . C    C . Ca    D . H
  • 8. (2018九上·唐河期中) 下列“之最”错误的是()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 .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食盐 C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D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 9.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   )
    A .  滴加液体 B .  添加酒精 C .  加热液体 D .  放置试管
  • 10. 下列关于用微粒知识解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敲击玻璃,玻璃变成碎片——分子化分 B . Na和Na+ 都属于钠元素 ——两种微粒的电子数相同 C . 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D .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11. 根据图示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 . 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失去电子 C . 当X=8时,该微粒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 . 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 12. (2019·沈阳) 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 . 2H2 B . 2H C . H2 D . 2H2O
  • 13. 下列物质中,不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河水 B . 空气 C . 液氧 D . 过氧化氢
  • 14. (2018九上·江都期中) 下列有关现象错误的是(   )
    A .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C .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 加热碱式碳酸铜时,固体由绿色逐渐变为黑色
  • 15. (2018·扬州)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 .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 . 图中共表示了9种物质 C . 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 . 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 16. (2019·泉州模拟) 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凝胶冰”是纯净物 B . “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 . “气凝胶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 . 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 17. (2019九上·樊城期中)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明矾搅拌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①为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化合反应 B . 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 C . 反应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②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 整个转化过程说明水在解决能源危机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填空题
  • 19. 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说明化学与人体的健康密不可分。请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上面的碘、钙、铁是指(   )
      A . 单质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原子
    2. (2) 缺碘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   )
      A . 患佝偻病 B . 引起贫血 C . 患侏儒症 D . 患甲状腺疾病
  • 20.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下列仪器:A.试管 B.镊子 C.蒸发皿 D.集气瓶 E.广口瓶 F.胶头滴管 G.量筒 H.药匙 I.燃烧匙 J.试管夹,请选取恰当的字母填空。
    1. (1) 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
    2. (2) 盛放少量物质,进行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3. (3)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4. (4) 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5. (5) 用来夹持试管的工具
    6. (6) 量取10mL的液体药品应使用
  • 21.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

    1. (1) 铜由铜原子构成,因而化学上的“Cu”能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
    2. (2) 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熔点是-57℃,沸点是-78.5℃,干冰在室温环境中由于温差太大,吸收大量的热使分子间的距离迅速增大,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

      ①干冰由构成。

      ②干冰是优良的制冷剂,可用来保藏易腐烂的食品,其原因是(填字母)。

      A.干冰是固体            B.干冰升华时吸热

      C.干冰升华后无残留        D.干冰比空气重

      ③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黑色粉末,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 (3) 足球烯是近些年科学家们发现的一类物质,因形状像足球而得名,其中一种化学式是C60(如图3)。

      ①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因此金刚石可以用作。石墨很软,有滑腻感、优良的导电性,因此石墨可以用于

      ②金刚石、石墨等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

      ③下列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B.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C.它是一种单质

  • 22.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关于水的认识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 . 自然界的水是纯净物 B . 自然界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D .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2. (2) 某自来水厂净化河水制备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步骤Ⅰ中通常需要加入明矾,其作用是,步骤Ⅱ中加入的物质X通常是,步骤Ⅲ的目的是。得到的“净化的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小英同学在实验室完成过滤操作,实验中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下列是小英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规范的是(填字母)。

      a.直接将待过滤物倒入漏斗中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边缘

      c.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③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写离子符号)的水,小韬同学取“净化的水”的水样,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净化的水”属于(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 (3) “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当听到航天员叶光富介绍空间站是利用电解制氧系统来制取氧气时,小金立马联想到科学课上的电解水实验,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a管口,慢慢打开活塞,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③请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④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⑤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4. (4) 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填字母)。
      A .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 提倡使用节水龙头 C . 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 . 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三、综合题
  • 23.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
    2. (2) 选择装置B和D组合可用于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①实验中某同学发现D装置水槽中的水变红,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②用E装置也可以收集氧气,若E装置装满水,氧气应从端(填“a”或“b”)进入收集。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小明将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却并未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请你帮他分析可能是的原因。

    3. (3)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比双氧水制氧气还要剧烈得多。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备乙炔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其优点是。若没有注射器,可将其换成(填实验仪器名称)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4. (4) 某同学用C装置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①若用E装置检验二氧化碳,E装置中应盛放(填试剂名称),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应从端(填“a”或“b”)进入;

      ②用F装置收集CO2 , 证明CO2已收满的方法是

      ③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G装置烧杯右侧内壁缓慢倒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4. 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1. (1) Ⅰ、【第一组实验】小明欲证明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双氧水”,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下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2. (2) 实验结论:
    3. (3) Ⅱ、【第二组实验】小明欲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探究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原理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 (4) 实验步骤  ①

      ②将二氧化锰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mL“双氧水”;

      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④对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5. (5) 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6. (6) Ⅲ、【实验反思】

      依据所做的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