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市市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蜡烛熔化 B . 高粱酿酒 C . 干冰升华 D . 灯泡发光
  • 2. 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B . 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C . 将农田中的秸秆就地焚烧 D . 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验满氧气 C . 倾倒液体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4. 华为5G技术引领全球,华为手机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半导体材料-----硅。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4 B . 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C .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 . 硅属于金属元素
  •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6. (2021九上·界首期中)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 图中生成物有三种 D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 7.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B . 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 C . 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 D . 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8. (2021九上·谷城月考)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 . (1)(2) B . (2)(3) C . (3)(4) D . (2)(4)
  • 9.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乘坐飞机时携带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鼓起来了——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B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 10. 下列推理成立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C . 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分解,则二氧化锰可以加快任何化学反应速率 D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11. (2019九上·陕州期中)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 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 B . 证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
  • 12. (2021九上·界首期中) 小雪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像是她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 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C .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 .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
  • 13.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一个完整体系。镁、锶元素在元素周期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镁离子符号为
    2. (2)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得”或“失”)电子,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3. (3)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由此推测,锶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选填“强”或“弱”)。
三、综合题
  • 14. (2021九上·包河期中)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实验知识,请你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 (2)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文字表达式为。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 (3)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若用F作为贮气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仪器F的(填“a”或“b”)端通入。
  • 15.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兴趣小组同学以此为课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 (1) 【任务一】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红磷燃烧的现象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答一点即可)

    2. (2) 【任务二】改进装置和药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白磷放入试管中,如图塞紧橡皮塞。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松手后,若活塞仍能返回到20mL刻度处,则说明。若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最终停在mL处。与任务一的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答一点即可)

    3. (3) 【任务三】拓展实验—数字化实验

      小明将压强传感器与图1装置连接,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了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根据上图请描述红磷燃烧开始后,集气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原因是

    4. (4) 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图1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5. (5) 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的替代物,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是
四、综合题
  • 16. 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2. (2)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 (3) 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 (4) 小明想鉴别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需加入少量;生活中可通过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五、计算题
  • 17. 计算:
    1. (1) 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是2500~4000mL。如果某人在标准状况下,一次吸进了3000mL空气,则他约吸进了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g)
    2. (2) 用排水法收集O2 , 集气瓶中装有2/3体积的水,排完水后,所得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