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12-10 浏览次数:9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 1.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日益临近,你所在班级正在制作“情系冬奥”展板,以表达热切期盼之情。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展板一的主题是“冰雪运动尽欢歌”,其中节选了一位家长写给孩子的信件内容。

    妈妈的期望

    孩子,你还记得妈妈给你买的第一双冰鞋吗?当时我告诉你,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穿上它,你可以去尝试另一种搏击。【A】“履平地”是你习以为常的事,但如果你的脚下是一片【B】光可鉴人的冰面呢?履薄冰,看不见对手,却容易被击倒。你需要蓄多少勇气,才能在看似简单的滑行中锻炼出坚韧与自信?

    在妈妈看来,冰雪运动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因为可以投身自然与冰雪共舞。当然,冰雪并不温驯,每一个勇敢者都要经历与冰雪相融的过程。只有顺应自然又勇于挑战自我,才能绽放那一的精彩。我希望你充分享受冰雪运动的浪漫与雄健,在飞驰腾跃中尽情挥洒激情,讲述一段属于你的冰雪传奇。

    1. (1) 有同学对画线词语的写法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提出了疑问。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搏击”应写为“博击” B . “贮”应读为“chǔ” C . “相融”应写为“相容” D . “霎”应读为“shà”
    2. (2) 有同学不太明白“履平地”“光可鉴人”的意思。你查了《新华字典》,发现“履”的义项有:①鞋;②踩在上面,走过;③脚步。“鉴”的义项有:①镜子;②照;③观看,审察。于是,你根据字典释义和文段内容来为他解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A】履平地:

      【B】光可鉴人:

  • 2. 展板二的主题是“设计建造创意多”,准备向同学们介绍北京冬奥会筹备中的亮点。

    中国范与科技味的混搭

    在北京冬奥会的各种形象设计中,中国元素格外亮眼。【甲】崇礼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越野滑雪中心和冬季两项中心通过栈道相连,构成“冰玉环牵手雪如意”的绝美景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采用篆刻形式呈现,【乙】30个动态“小红人”于汉印间舞动国潮风韵,好似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姿态矫健地滑过冰雪,赶赴冬奥盛会;冬奥会徽章上新,图案有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上古神话,还有元宵、月饼、火锅等特色美食,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特有的浪漫。

    北京冬奥会    有中国范,    有科技味。2020年年底,【丙】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跟随“嫦娥五号”登月旅行并顺利返回地球 , 首次实现了冬奥文化与航天科技的融合。在竞赛场馆的建设方面,诸多新技术、新工艺同样属于首创:“水立方”变身“冰立方”,成为全球首个“水冰两栖”场馆;“冰丝带”建成了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但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1/4……疫情之下,中国坚定兑现承诺、推进冬奥筹办,体现了大国实力和大国担当。

    “雪如意”和“冰玉环”

    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

    北京冬奥会的徽章

    1. (1) 除了夸父逐日、嫦娥奔月之外,我国广为人知的神话故事还有,你希望它也能被设计在冬奥会徽章图案中。
    2. (2)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其说  不如说 B . 要么  要么  C . 不仅  更 D . 如果  就
    3. (3) 同学们一起讨论展板的文字怎样表达才更生动。你们画出了三个语句进行分析,其中对修辞使用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句“冰玉环牵手雪如意”使用了比喻、拟人手法,既生动表现了建筑的形体之美,又突出了场馆之间以栈道相连接的便捷。 B . 【乙】句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汉印上的动态“小红人”比作来自各地的运动员,让人感觉到体育图标也充满了中国力量。 C . 【丙】句“登月旅行”表达的意思就是“北京冬奥会展示品被‘嫦娥五号’送上月球”。 使用拟人手法,令两个吉祥物的形象更鲜活。
  • 3. 展板三的主题是“激活发展出成果”,内容摘选自一位大学生崇礼之行后写的日记。

    标题:       

    如果不是冬奥会这场盛大的国际赛事,崇礼可能还是一座闭塞的小城。这样的小城,怎么吸引世界的目光?——崇礼之行,给了我答案。

    五月的崇礼,阳光正好。钢铁、混凝土、吊车、压路机,建造出了崇礼欧式小镇和奥运会竞赛场馆,每一座全新的建筑都充满生机。当地人告诉我们,十几年前的崇礼“没有红绿灯”,冬奥申办成功以来,“这里竟然都堵车了”。我们还听说,冬奥会申办成功前,不少崇礼人普通话说不标准,而现在,崇礼有三万多人从事冰雪产业或旅游服务工作,都开始“特别积极地说起了‘崇礼英语’”。崇礼百姓端起了“雪饭碗”,蜂拥而至的冰雪爱好者让当地民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一趟旅程,我脑海中崇礼的旧形象完全被颠覆。凝聚着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崇礼,已经成为向世界展现中国面貌的国际小城,成为无数青年心中向往的未来之城。

    1. (1) 请你为上面的文字拟定一个标题。

      标题:

    2. (2) 根据语境,“雪饭碗”在这里的意思是
    3. (3) 展板设置了一个“留言栏”,同学们纷纷为崇礼送上祝福。以下留言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 疫情过后,我一定要莅临崇礼,感受你的美!等着我! B . 崇礼,你令我心驰神往。让我们相约冬奥,一起筑梦! C . 借力冬奥,你实现了蝶变。崇礼,未来一定有更多奇迹! D . 昔日塞外小城,今日户外天堂。雪国崇礼,大有可为!
  • 4. 展板四的主题是“我们一起向未来”,将展示同学们书写的冬奥口号。请你在下面的田字格内用正楷书写“一起向未来”。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 5. 默写。
    1. (1)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诗人用纷飞的柳絮点明暮春时节,又借凄切的杜鹃鸣叫声抒发怀友之情的两句是:
    3. (3) 诗歌中的秋色各有韵味。《天净沙·秋思》中“”一句描绘出一派秋的悲凉;而曹操笔下的“,洪波涌起”,则别具雄浑苍劲的风格。请你再写出与秋相关的一句古诗:。(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 6.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大雁是候鸟,秋天南去,春天北归。诗人身在江南,他想托大雁,这表达出他的之情。
    2. (2)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从两处画线诗句中任选其一 , 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赏析。
  • 7. 阅读《狼》,完成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1) 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有剩骨”中“止”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狼得骨 B . 增笑耳 C . 望梅 D . 适可而
    2. (2) 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骨头已经没有了,两只狼却依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理解:骨头都扔完了,屠户还是没能甩掉狼。一个“矣”字,拉长了屠户内心的恐惧。

      【乙】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翻译:屠户于是奔过去躲藏在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理解:屠户这时已经识破两只狼相互配合来诱惑他的诡计,于是他果断地丢掉幻想,决定抵抗。

    3. (3)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生动刻画形象的同时,还能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请结合对《狼》及【链接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将表格填写完整。

      【链接材料】

      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 , 鼠恣啮 , 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越人溺鼠》)

      注:①[粟]谷子,小米。②[盎]古代一种腹大口小的器皿。③[恣啮] (zì niè)放肆地咬。④[咸]全,都。

      篇目

      文中形象及其特点

      原文关键语句摘录

      阅读启示

      《狼》

      屠户: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再狡诈的禽兽也会被人的智慧所战胜。

      狼:贪婪、狡诈

       “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越人溺鼠》

      鼠:贪得无厌

      “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

      越人:善用智计

       “

三、名著阅读(共6分)
  • 8. 语文老师组织《朝花夕拾》《西游记》读书交流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个环节的任务。
    1. (1) 在“名著人物我品评”环节中,有四位同学发言,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可以用对比的方式来读人物、辨善恶。比如长妈妈和衍太太,前者虽有缺点,却是鲁迅热爱的;后者表面温和,实则阴险,令人心生憎恶。 B . 读《朝花夕拾》,一定不能忽略鲁迅本人的形象。了解他童年生活的趣味、青年时期的苦闷压抑与历尽艰辛的奋斗求索,才能读懂鲁迅的初心。 C . 猪八戒是个典型的喜剧形象,猪性、人性、神性在他身上并存。贪婪自私的心计、憨厚率直的言行、斩妖除魔的本领,神奇地融合在这个形象里。 D . 铁扇公主很令人同情,她本是贤妻良母,却因性格刁蛮高傲而被牛魔王抛弃;最终她不计前嫌借芭蕉扇给孙悟空,这又体现出她大度的一面。
    2. (2) 阅读交流活动的另一环节是“童心童眼看奇趣”,请从《朝花夕拾》或《西游记》中选择一个你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跟同学分享你的感受。(不超过100字)
四、现代文阅读(共18分)<u></u>
  • 9. 阅读《提着杆秤看人间》,完成各题。

    提着杆秤看人间

    方蕾

    暮云慵懒,晚风细细吹过,晚市的摊位上,有人卖菜,有人卖花。就地而卧的菜摊,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一一摆着,有田园野气。我蹲下来挑拣了一把,卖菜的老人接过,拿起一杆秤。

    “很久没看到有人用杆秤了。”看到儿时记忆里的老物件,我不由得感慨一句。

    “是哦,这个带着方便。”老人一提秤杆,拨了下秤砣,眯眼看一看,送到我面前,“喏,姑娘,你看下。”

    “我看不懂啊。”

    “没事,你就看秤杆平不平就行了。”

    “是平的。”

    经过了我的“审视”,老人放下秤:“平了就行。”他又加了一把小葱放进袋子:“一斤四两。这辣椒有点辣,要是不能吃辣,炒菜时放一个就行了。”

    说话间,他又提起杆秤,为其他人称起了另一份人间烟火。

    这个傍晚,一只古老的木杆秤,在悠悠古意中慢慢拉开了我的回忆。

    很久未曾见到的杆秤,它老得像老家的时光。

    记忆里的杆秤,挂在孩童总爱流连的小卖部里。儿时,只要我紧紧拽住母亲的衣角,磨蹭着不肯往外走,她便知晓了我的心意。见母亲从货柜上抓一把糖果或拿两个橘子放进秤盘,店家老板提起秤杆,我就笑了。杆秤拨一拨,如同一道庄重的仪式,确保这份童年的甜蜜足斤足两地交付到我手里。

    童年终是随着杆秤尘封在时间里。后来的酸甜苦辣,都在闪动的电子屏上定格,简单、精确、鲜明,却似乎缺了些市井气息,少了些人情味道。

    在皖西南一个小镇上,我曾路过一家杆秤店,门匾下悬着一条粗麻绳,几十杆秤钩挂在绳上,冷冽如兵器,颇有古风。秤砣垂坠着,稳如座座黑色小丘。这家店似乎没有什么当地的顾客光顾,只陆陆续续有游客进来转一圈。秤匠也不在意,自顾自做着秤。

    关于杆秤的制作工艺,也许是询问的人多了,秤匠不想反复费口舌,所以干脆写了一个牌子详细解说。我从中得知,做成一杆秤需要经历选料、刨圆、套铜帽、配砣、装钩、木杆刻度、做秤星等二十多道工序。秤盘放置物品,移动秤砣直到秤平衡,秤砣所对应的秤星处,就是物品重量。

    传说范蠡从星辰中获得灵感,制定十六颗秤星。古时一斤为十六两,秤杆上十六颗星,分别为象征“天”的南斗六星、象征“地”的北斗七星和象征“福、禄、寿”的三星。缺一两,就缺了福,少二两,就少了禄。中国文化里的福祉深意,始终校正着偏颇的人心。

    如今,杆秤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        。当心里的那杆秤被提起,记得擦亮秤星,去衡量人情冷暖,世道沉浮。

    (有删改)

    1. (1) 作者认为电子秤虽然精确鲜明,但与杆秤相比,却少了些人情味道。这“人情味道” 体现在路边晚市菜摊上,;体现在,店家老板足斤足两地为我称量糖果、橘子。由此可以看出,店家亲手称量、亲手交付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
    2. (2) 文章画线句中“庄重”“足斤足两”这两个修饰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3. (3) 下面两句中,哪一句最适合填入最后一段横线处?请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意图两方面简要说明理由。

      【甲】人们想留住的不仅仅是平心衡量、诚心做人的杆秤精神,更是独特的手工工艺。

      【乙】人们想留住的不仅仅是独特的手工工艺,更是平心衡量、诚心做人的杆秤精神。

      答:我选【▲】句。理由:▲

  • 10. 阅读《仙人掌的任务》,完成各题。

    仙人掌的任务

    薛小玲

    仙人掌被年轻人带回家的那天,刚下了一阵春雨。

    年轻人把袋子往篱笆旁一扔,冲着屋里喊道:“妈,您把这仙人掌种下,就种在篱笆边上。我马上就得走。”走出两步,他又回头:“这东西特别能长,随便截一片插土里,很快又是一大棵。它能帮您看门,有了它,外人不敢靠近,小孩儿也不敢来偷树上的果子了。”

    老妇人走到院子门口,目送年轻人消失在小路的转角处。

    一只白色的小狗颠颠跑来,围着她的脚转了几圈。“小白,你哥要用仙人掌帮咱们看门,他是没把你放眼里呢!”小白跑到仙人掌边,用力嗅了嗅。

    他们都不相信一棵仙人掌会看大门吧?仙人掌想,我现在缩在袋子里,他们看不见我的刺,它们是我的武器。

    老妇人套上厚厚的手套,在篱笆边挖了个坑,把仙人掌种进去。仙人掌说:“奶奶,我能看家,我会证明的。”

    仙人掌确实长得快。短短两个月,原先矮矮的身体上长出了新的茎,圆巴掌似的,风一来,它便霸气地挥挥手。

    奶奶提着洒水壶为院子里的花草浇水,走到仙人掌跟前,在它根部也洒了点儿水。仙人掌张开胳膊,用力地摇晃脑袋。阳光打在它身上,像给它披了一件毛衣。它听见自己咯吱咯吱生长的声音。“【甲】我一定要快点儿长 , 长大了为奶奶看门。”仙人掌大声说。

    篱笆上的木槿瞅了它一眼,摇摇头:“我觉得,奶奶也许并不需要谁帮她看门……”仙人掌追问为什么,木槿说这是它的直觉,它也说不清楚。

    “这棵仙人掌长得真快呀,薇薇,它都快赶上跟你一样高啦!”邻居家李阿婆牵着小外孙女走过来。

    仙人掌想,再过几个月,我会长得比现在更高。只要有合适的光照和一点点水分,它很快就能长到两三米高。从它身上随便取一片茎插在地上,就又能长出新的仙人掌。这样用不了几年,它们就能牢牢围住篱笆。它们的刺在阳光底下亮晶晶、硬邦邦,完全可以保护奶奶的院子。

    薇薇伸出手去触摸尖刺。“不可以……”李阿婆还没来得及把薇薇拖开,她已经哇地哭出了声,一颗血珠子从她细嫩的手指尖冒出来。

    奶奶听见哭声,连忙找出药水和棉球,小心地为薇薇上药。

    “仙人掌坏蛋……大坏蛋……”薇薇的眼泪扑簌簌滚下来,“讨厌仙人掌……”

    仙人掌靠着篱笆站着。正是四月份的天气,阳光暖暖的,但它仍然觉得有点儿凉。我错了,它想,我只知道刺能保护奶奶的院子,不知道刺还会把小朋友扎疼。可我该怎么办呢?在它以前生活的地方,人类对它和它的同伴们都保持距离,不会用手去触碰尖刺。

    “仙人掌的刺其实是它的叶子,”奶奶的声音很轻柔,“不小心扎到你啦,我想,它一定也很难过……”

    仙人掌的身体一震,它努力地把脑袋转向奶奶。

    “可是它浑身都是刺,”薇薇说,“我就不能和它交朋友啦!”

    仙人掌叹了口气。它看着薇薇和李阿婆离开。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薇薇每次经过这儿,都远远地绕着走。不知怎么回事,别的小朋友好像也不乐意经过这儿了。

    仙人掌还是一个劲儿地长,它又长出了好些茎,身材渐渐魁梧。它想,如果小朋友们都不来,那么也就没有小孩儿偷摘奶奶种的果子了。可是我为什么不开心呢?

    五月,院子里的樱桃树上结满了樱桃。奶奶一个人架起梯子一边摘果子,一边自言自语:“唉,现在都没人过来摘樱桃吃啦……”

    仙人掌想,都是因为我。它把头深深地低下,几乎要垂到胸口。

    天一天比一天热,蝉在树梢大声歌唱。木槿忽然说:“仙人掌,你背上长出了什么?”仙人掌努力转过头,却什么也看不见。“你开花了呀!”木槿拍着叶子说。

    “哦……开花嘛,多简单的事,我们都会开花。可我常常觉得花朵是累赘,”它耸耸肩,“我们生来是要看家护院的,花朵降低了我们的威慑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仙人掌的花越开越多。重瓣的、金灿灿的花朵,在一根根尖刺里若隐若现。薇薇也跟着李阿婆一起来看仙人掌的花。她慢慢靠近,小声地数:“……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我脚脖子上还有一朵呢!”仙人掌喊。

    “我家的仙人掌其实很温柔的。”奶奶对薇薇说。温柔?天哪!仙人掌想,我讨厌这个词儿。但是薇薇好像很喜欢。临走时她朝它挥挥手:“我不怕你啦,再见!”

    仙人掌觉得心里好受了一些:“花开得这么多,我大概再也看不了门了。”

    “也许你本来就不是看门的。”木槿说,“没有谁生来必须干什么的道理。”仙人掌琢磨了一会儿木槿的话,觉得有点儿明白,又有点儿迷糊。

    转眼秋天来了,院子里的桂花树绽出了点点碎金。奶奶端了个塑料盆,戴起厚厚的手套,把紫红色的仙人掌果实摘下来。

    “真羡慕你能结出这么大个儿的果子。”木槿说。

    “又是开花又是结果的,”仙人掌说,“浪费我一身的好刺儿。”

    孩子们都围拢来,眼巴巴地看着奶奶手中的塑料盆。奶奶拣起一个仙人掌果,确定没有带着尖刺,才放进一个孩子的手里。薇薇得到了一个最大的仙人掌果。她舍不得吃,说要放在专门装宝贝的盒子里。

    奶奶家里热闹极了。她答应孩子们,来年,等仙人掌再长大些,分几片茎给他们带回家种去。

    仙人掌说:“【乙】我一定要快点儿长!

    小狗小白跑过来,绕着它转了几圈,抬起腿在篱笆边上撒了泡尿。木槿大声笑起来,仙人掌也笑了。

    (有删改)

    1. (1)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仙人掌在奶奶家的经历。请填写下面的表格,梳理在仙人掌身上发生的变化。

      时间

      仙人掌的经历和变化

      二月

      矮矮的,刚被奶奶种在篱笆边,急于证明自己有看家的本领。

      四月

      长得很快,却误扎了邻居家小女孩薇薇的手指,它为此

      五月

      虽然,但这并不令它开心。

      夏天

      它开了很多花,令薇薇,它觉得心里好受了些。

      秋天

      结出硕大的果实,被奶奶摘下送给孩子们,它决心要长得更快。

    2. (2) 文中【甲】【乙】两处,仙人掌都表示“我一定要快点儿长”,这两处的含义相同吗?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解说。
    3. (3) 年轻人将仙人掌带回家,原本是希望它完成的任务;但仙人掌竟然在无意中完成了另一个任务——,这才是奶奶所希望和需要的。这个童话故事启示我们:
五、作文(40分)
  • 1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 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发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有“破防”一词。破防,就是破除防御,一般指我们被某件事情或某个场景深深触动,保持心理平静的防线被突破,情绪掀起波澜。进入初中以来,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破防”的瞬间?请以“那一次,我破防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生活中,总有一个物件是你离不开的。它和你的学习、兴趣爱好或某种经历密切相关,默默地陪伴着你。如果有一天它能开口说话,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交流呢?请将“对我诉心声”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⑴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⑵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⑶字数在600-800之间。

    ⑷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