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

更新时间:2022-11-29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 1. (2022九下·和平月考) 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而干旱,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药典,等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是(    )
    A . 尼罗河流域 B . 两河流域 C . 印度河流域 D . 黄河流域
  • 2. (2020九上·马鞍山期末)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组成,第四种姓留给达塞人(土著)。”材料表明古代印度种姓等级划分的最主要依据是(   )
    A . 职业 B . 财产 C . 种族 D . 信仰
  • 3. (2018九下·广东模拟) 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公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如果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
    A .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 . 实施残暴的统治 C . 统治遭到公民的反抗 D .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 4.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是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 . 《荷马史诗》 B . 《十二铜表法》 C . 《汉谟拉比法典》 D . 《拉孔奥》
  • 5. 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受尽灾难,为此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建立种宗教。最后被罗马统治者接受并定为国教。这里的宗教指的是(    )
    A . 佛教 B . 伊斯兰教 C . 基督教 D . 道教
  • 6. (2018九上·宜兴期中) 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 . 商品经济发达 B . 基本自给自足 C . 严格禁止竞争 D . 自耕农为主体
  • 7. 有一幅画描绘了人类求知过程的“知识山”,一路逐级而上,分别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在顶峰的则是神学。这种概念最可能出现在(    )
    A . 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 B . 3世纪的印度 C . 13世纪的巴黎 D . 19世纪的英国
  • 8. “阿拉伯文化中心一直在不断转移、变动。最初的阿拉伯文化中心应推麦加和麦地那,倭马亚王朝时期转入大马士革,到阿拔斯王朝时期巴格达成为阿拉伯文化中心,以后开罗取代了巴格达的地位,成为阿拉伯文化中心。”麦加和麦地那能成为最初的阿拉伯文化中心的原因是( )
    A . 佛教的创立和传播 B . 基督教的创立和传播 C .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 D .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 9. 12世纪晚期,击败平氏武士集团,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建立镰仓幕府统治的是(    )
    A . 孝德天皇 B . 源赖朝 C . 迪亚士 D . 麦哲伦
  • 10. 中世纪欧洲的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市民阶层。这表明欧洲(    )
    A . 社会结构发生改变 B . 庄园制度解体 C . 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D . 封建经济瓦解
  • 11. 但丁说:“人之高贵超过天使的高贵。”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之光荣已经足够;我是凡人,只求凡人之幸福。”两则材料都强调了(    )
    A . 神权至上 B . 人文主义 C . 苦行禁欲 D . 封建道德
  • 12. 如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序号①为火器、机械制品等,那么序号②和③可能是(    )

    A . 黑奴、烟草 B . 黑奴、火器  C . 黄金、枪支 D . 烟草、丝绸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 13. 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 14.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经过10年征战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国王的东征和帝国的建立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这位国王是
  • 15. 拜占庭帝国的《罗马民法大全》由《》《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4部法律文献组成,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 16.   830年,由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的是:
  • 17. 进入17世纪,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加入殖民掠夺者行列,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并一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1.0分)
  •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该法典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法律上的统一,以便更好地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提升军事实力,稳定社会秩序,从而保障帝国的统一。作为一部公开的成文法,它废止了执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根据形势的需要、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摒弃或从重从快,或法外开恩的陋习;开创了人类法制管理的先河。

    ——马来平《通俗科技发展史》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于公元前451-前450年颁布,以文字的形式将法律公布于众,大大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跋扈,使平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取得了同贵族平等的权益,为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朱海峰、朱明、王悦《世界通史》

    材料三:这4个部分合称《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总结和最高成就,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律文献汇编。罗马法以民法为主要内容,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包括契约、债务、婚姻、所有权与继承权等,对12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法典核心在于强化君权,显示出浓烈的东方专制主义特色。

    ——朱海峰、朱明、三悦《世界通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归纳制定“该法典”的初衷,结合所学,说明“该法典”的地位。
    2. (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两部法律文献的共同作用。
    3. (3) 据材料三指出《民法大全》的地位及核心,并结合所学,说明它的进步性。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法制建设历史的认识。
  • 19. 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世界各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方式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某国家改革主要内容:

    (一)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二)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设置职官。

    (三)造户籍、记账(赋税等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

    (四)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材料三:6-7世纪,阿拉伯半岛正处在社会激烈动荡和变革时期,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各氏族部落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只有把分裂的阿拉伯半岛统一起来,才能抵御外族入侵,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废除阿拉伯半岛部落的多神崇拜。……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非洲北岸及西班牙等地,并深入中亚、西亚,占领了阿富汗、印度西北部。8世纪中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伴随着帝国的扩大,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地区广泛传播。

    材料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1. (1) 材料一所示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西欧形成的这种制度的特点。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给该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6-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使用材料原文说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必要性。
    4. (4) 人类进入封建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归纳推动当时各国能先后进入封建社会的因素。
  •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900多千米的小西班牙岛屿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三: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1. (1) 材料一中“共同的纱幕”是什么?导致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事件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说出哥伦布所发现的土地的名称,并概括王上派其进行航行活动的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宗主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
    4. (4) 综合以上材料,总结中世纪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