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11-22 浏览次数:65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0分)
  • 1. 古诗文专题默写。
    1. (1) 用典抒情。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乡后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诗句是:

      《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达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

    2. (2) 借月抒情。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点明时令是秋天,借月思乡怀人的句子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 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极为相似。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提起拳头来就眼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便饶你了!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是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出( )

    2. (2) 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从中可以看出他典型的性格特点是:(填一四字短语)。
    3. (3) 请结合整本书内容按情节发展顺序对下列情节进行排列

      ①智走他乡 ②父女诉苦 ③义赠白银 ④酒楼宴友 ⑤消遣郑屠 ⑥旅店送行

  • 3. 综合性学习。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要求不少于30字。

      [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

    2. (2) 班级要围绕“自强”开展讨论,下面是某同学发言的提纲,请你帮他完成。

      自强的力量

      提出问题

      和平时代的青年要不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

      分析问题

      层次一

      观点一

      自强是一个人身处逆境时奋起的精神动力

      摆事实

      层次二

      观点二

      自强是社会进步民族富强的内在动力

      讲道理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

      得出结论

    3. (3) 下面是某同学活动心得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甲]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者,原因无不是因为自立、自强!作为肩负祖国未来的中学生,我们应当建立远大理想,奋发向上。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乙]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开辟新境界。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发扬光大。

      ①[甲]处画线句子修改意见为:

      ②[乙]处画线句子修改意见为:

二、阅读理解(40分)
  •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面子

    陈振林

    ①年青的判官走进府衙的时候,阳光正好,凤翔府衙门前的梧桐树上几只喜鹊正欢畅地聊天。

    ②进到公堂里,他却看到一张绷着的脸。那脸,长在一个瘦小老头的身上。

    ③“我姓陈。”绷着脸的老头开口说话了。年青的判官知道这位就是自己上司知府陈大人了。年青人想要自我介绍一下,老头摆了摆手:“我知道你,你是新上任的知府判官。”年青人昨晚作了一首诗准备呈给知府大人的,他没有从袖口里拿出来,自个儿站在了一边。

    ④下午卸下了差事,判官随同事们快步走出府衙。快嘴的衙役丁三拉过年青判官:“贤良,你要习惯呢,陈大人就是这样的人,他让你没有面子。”

    ⑤“贤良,你的才华我们早知道了,你本是状元,欧阳大人最初看到你的卷子,因担心是自己的学生中状元,才朱笔将你批成了榜眼。他老人家想不到是你呢。”衙役赵四接过了话。

    ⑥年青人知道,“贤良”这一说法是对读书人赞美性的称呼,自己当初应考时就是“贤良方正”科。他拱了拱手,只是轻轻地一笑,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点好事,居然传到了这儿。

    ⑦又一天的公堂,知府陈大人拍了下惊堂木,叫:“前日里,哪几人称呼府人时用上了‘贤良’一词的?报上名来。”丁三和赵四慌忙站了出来。陈大人又拍了下惊堂木,二人立即被按在长条凳子上,各人被责打了二十板子。

    ⑧年青的判官额头一直在冒汗,他没有想到,几乎中了状元的人也不能被称作“贤良”,他只能眼看着两个喜欢说笑的衙役趴在长条凳子上叫喊。这怪老头子, 太不给人面子了,年青人实在是想不通。

    ⑨转眼到了中元节,按照惯例,府里的大小官员得一起聚会谈心。判官心想,虽说刚来,自己也算是府衙中的一员,自己也应该有个小主张才行。既然这陈大人不给自己一点面子,那这次我也就不响应他的号召,我不去参加中元聚会了,算是我的一个小小的抗议。

    ⑩第二天清早,年青人在府衙门口看到了一张告示,告示上公布了昨天没有参与聚会活动人的姓名,一共有三人,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个,赫然入目。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处以八斤铜的罚款。刚刚履职的年青人,没有领到第一个月的薪俸,却倒被处罚了。

    ⑪知府陈大人似乎没有觉察青年判官的感受,上班了,他照样分配给年青判官不少的事儿。其中重要的一桩事就是,写文章。说回来,写文章对年青的读书人不算什么了,更何况是官府的公文。每每任务到,等不了多长时间,年青的判官就写好了,认认真真地呈到陈大人面前,想着改变一下老头儿对自己的看法,让他多给自己一点面子。不想,每次呈上去的公文,陈老头不是在这儿添加一句话,就是在那儿删除一个词。这让优秀的读书人更是难堪,年青的判官狠狠地捶着自己的书桌。

    ⑫几个月之后,凤翔府修建了一座凌虚台,这次知府陈大人似乎给了年青的判官一点面子,那就是让他写一篇《凌虚台记》。年青人知道机会来了,他想着借写这篇文章,好好地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年青人在文中写道,世事变换,飘浮不定,“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众人一看,知道年青人在文中有特别意思。可意外的是,知府老头儿一个字儿没有修改,让人将全文刻在了一块石碑上。立在凌虚台前。

    ⑬做判官的日子似乎并不长,年青人终于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可以离开这个不给自己一点面子的瘦小的陈老头了。

    ⑭之后的岁月,年青的读书人四处漂泊为官,几次受馋遭贬,又几次出山,他都平平安安,在好些个有月亮的晚上,读书人猛然想起的,居然是那瘦小的陈老头。

    ⑮他太给我面子了。读书人心里说。

    ⑯读书人成了大学士。他从不给当朝人立传:偏偏,他为那瘦小的陈老头写了一属长长的《陈公传》。

    1. (1) 结合文章情节,完成填空。

        不给判官自我介绍的机会——①——处罚没有参加聚会活动的人——添改判官写的文章——②——判官为他写《陈公传》

    2. (2) 分析第①段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
    3. (3) 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⑪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这让优秀的读书人更是难堪,年青的判官狠狠地捶着自己的书桌。

    4. (4) 阅读全文,分析文中判官起什么作用?
    5. (5)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和本文第⑯段划线句,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

      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选自《范进中举》)

      本文第⑯段划线句和链接材料都采用了什么写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好梦何必成真 

    周国平

    ①好梦成真——这是现在流行的一句祝词,人们以此互相慷慨地表达友善之意。每当听见这话,我就不禁思忖:好梦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吗?

    ②有两种不同的梦。

    ③第一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或嫁一个富甲天下的款哥,梦想得诺贝尔奖金等。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未实现不等于不可能实现,世上的确有人升了官发了财,娶了美人或嫁了富翁,得了诺贝尔奖金。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④第二种梦,它的内容与实际无关,因而不能用能否变成现实来衡量它的价值。譬如说,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但丁梦见天堂,或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梦见一片美丽的风景。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

    ⑤所谓好梦成真往往是针对第一种梦发出的祝愿,我承认有其合理性。一则古代故事描绘了一个贫穷的樵夫,说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其富贵梦,奇异的是每晚的梦像连续剧一样向前推进,最后好像是当上了皇帝。这个樵夫因此过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 )把夜晚的梦当成现实,把白天的现实当成梦,他( )是天下最幸福的人。这种自欺的逻辑遭到了当时人的哄笑,我相信我们今天的人也多半会加入哄笑的行列。

    ⑥可是,说到第二种梦,情形就很不同了。我想把这种梦的范围和含义扩大一些,举凡组成一个人的心灵生活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归入其中。这样的梦永远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现实,在此意义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义上成真,因为它们有着与第一种梦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妨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现实,这样的好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真。对真的理解应该宽泛一些,你不能说只有外在的荣华富贵是真实的,内在的智慧教养是虚假的。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与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是在实实在在的意义上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⑦我把第一种梦称做物质的梦,把第二种梦称做精神的梦。不能说做第一种梦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 , 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

    1. (1) 在第⑤段画线句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倘若……就 B . 只要……就 C . 只有……才 D . 无论……都
    2. (2) “好梦何必成真”中的“好梦”指:①;②

      这两种好梦的不同点是:①梦的内容不同:第一种梦的内容是实际的,第二种梦的内容与实际无关;②;③ 。

    3. (3) 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结合全文,揣摩加点词语,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句的理解。

      如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 , 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

  • 6.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金山夜戏

         张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 , 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 , 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注释】①[兖]兖州,位于山东省。 ②[日晡bū]傍晚时分. ③[舣yǐ] 停船. ④[噀xùn] 喷。 ⑤[傒xī]奴仆。 ⑥[韩蕲王]南宋名将。 ⑦[喧阗tián]哄闹声。

    1. (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二鼓矣             转转不 B . 余呼小傒携戏具       此人一一为言所闻 C . 何事何时至       卷石底 D . 定睛               清风来,水波不兴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3.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张岱在文中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出了雪后奇景。 B .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约为晚上八时。 C . “强饮三大白”中的“白”,“觥筹交错”中的“觥”,“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古代的一种酒器。 D .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4. (4) 张岱写景善用手法,用最简练的笔墨几笔勾勒,景物特征就呈现在眼前。如乙文中的“”一句就是使用了该手法。
    5. (5) 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中张岱的率性之举,并从两文中找出描绘舟子、山僧不解之态的词句。
三、写作(40分)
  • 7.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一本书,常读常新,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领悟;每天经历的生活小事,再次审视思考,又会有新的领悟;每次旅行,细品自然之美,感受人文情怀,也会让我们有新的领悟……请以“新的领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