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德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作业质...

更新时间:2022-11-27 浏览次数: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41分)
  •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阻碍, 歼灭和击溃一切敌人的锐不可dāng的气势;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了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设立的,是为了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仿佛又听到观众那 zhèn 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我们心潮澎湃,豪情万丈,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1. (1) 给语段中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锐不可dāng

      zhèn耳欲聋

    2. (2) 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遗嘱   鼓励   英姿 B . 遗愿   鼓励   雄姿 C . 遗愿   奖励   雄姿 D . 遗嘱   奖励   英姿
  • 2. 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 , 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B . 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 C . 当年那位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如今也已经垂垂老矣,真是岁月不饶人! D . 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间。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如今,中国的许多品牌依靠实力“圈粉”世界,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B . 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改进学生学习方法。 C . 整台晚会围绕“欢乐闹元宵、浓浓中国风”为主题,聚焦北京冬奥、中国航天、中国女足等热点话题。 D . “双减”政策下,许多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参加。
  •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也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要特征。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B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刘桢的《赠从弟(其二)》即为五律。 C . 《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月夜小景,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语言朴素而含义深远。 D . 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如何”“何故”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 5.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看着眼前的白桦林,我领悟了一个道理:正与直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哪棵树在生长中偏离了这个方向,即意味着失去阳光和死亡。 B . 丁香结是解不完的,它年年都有,人生中的结也是解不完的,它时常与我们相伴。可能正因如此,这世界才具有了无穷魅力。 C . 当生命中的厄运不期而至,我们是俯首屈从、自甘沉沦?还是积极面对、勇于挑战? D . 傅庚生认为,欣赏诗歌“首宜求其旨意,次必寻其脉络,然后乃可以探骊得珠也。”
  • 6. 默写古诗
    1. (1) ,将以遗所思。
    2. (2) 柴门何萧条,
    3. (3) ?松柏有本性。
    4. (4) ,猿鸟乱鸣;,沉鳞竞跃。
    5. (5) 《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
    6. (6) 《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柏的刚劲的诗句是:
  • 7. 名著阅读

    【片段一】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到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片段二】我和駐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他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宽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地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的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片段三】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1. (1) 片段一中,“他们”被作者亲切地称为。片段二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2. (2) 片段三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二、阅读(共40分)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这下列和《龟虽寿》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
      A .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B . 《次北固山下》(王湾) C .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D .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2. (2) 诗中的“烈士”指什么?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9. 阅读

    三峡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选自《右溪记》)

    【注释】①欹(qī)嵌盘屈:石头盘来绕去,形状千奇百怪。②洄:水回旋而流。悬: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被石過制而形成急流。注:水急如灌注一般。③逸民退士:退隐的人。④都邑:都市,城市。静者:喜欢安静的人。⑥置州:设置州县。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沿阻绝:

      虽乘奔御

      不可状:

    2. (2)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春冬之时     无案牍之劳形 B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 C . 其间千二百里  择其善者而从之 D . 故渔者歌曰   两狼之并驱如故
    3. (3) 下列对甲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 B . 第3段中,“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特点,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 C . 第4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 D . 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 (5) 甲乙两文都是写水,其中乙文哪句是写水的?甲、乙两文都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 10. 阅读

    成都的卖水人

    何满子

    ①成都有一句谑语,叫作“南门大河没有盖”。那意思是,你要死就请便,往河里跳都行。但是,河不是溺死人的,而是养活人的。

    ②四十年代成都自来水厂的供应面极小,居民绝大部分的吃水用水,不是河水,就是地下水。所有的公馆里,家家有口井;没有井的居民则是用挑来卖的河水。挑河水卖的人一般是穷苦人家靠出卖力气维持生计的男子。

    ③当年没有井的成都住家户,大都是论月向挑河水卖的人包水的,家家都有一只贮水缸,挑水的每天来给倒满。以当时的币值,离河近的城圈周遭的人家,包一月每担河水大概只需块把钱,离河较远的也不过两元钱,通常一家用两担水,每家人买水的支出不过四五元。为了多挣一些钱,挑水卖的人都尽量多揽些生意,每天要挑很多趟水,收入依然微薄。

    ④挑水卖的人摸索出一种以两人为一组的流水作业法。一人从河里装满水挑进城,另一人就接挑上肩,而把自己的空桶担交换给第一人,挑着接过来的满桶水送到包水的人家,如此周而复始。这样既节省了体力又节约了时间。我经常在新南门城门洞一带看到这种空满担的交换,不用歇下担子,两人的肩膀一凑,桶担就换过来了,桶面上放一块小木板,交换时一滴水也不会外溢。

    ⑤挑着满桶水时,卖水人吆喝着一种短促的有节奏的号子,一是为了哼哼着减轻疲劳,一是为了招呼行人让路。一到送水人家门口,则以同一调子提高了声音,用以招呼用水的主人。

    ⑥成都人很讲情义,乐于助人。这种情义不是时下所说的哥们义气,而是一种淳朴的人情味。卖水的和主人家混熟后,主人家央他做点下力活也肯帮忙。我的一位住在南城纯化街的朋友,自己是教书的,家里只有寡母一人。成都烧饭用木柴,买来的是大块的,必须劈成小块才能塞进灶洞。这位寡母劈不动,不曾央请,送水的汉子就主动效劳,只酬谢他一点很少的代价。有时,只请他吃一顿饭,连钱也不肯收。留饭大致是阴历初二、十六打牙祭的日子。之所以规定为初二、十六,是因为不少人家,朔望[注]是茹素的,因此朔望的次日开荤就成了习惯,这打牙祭的日期也就约定俗成了。

    ⑦如果你注意一下,便可发现这些挑水卖的人有一个特点,他们都赤足的,连草鞋也不穿一双。你以为这是为了节约,舍不得买草鞋,故而甘愿用光脚板走路么?不然。这里包含着一种职业道德。他们不在河边舀水,以避开岸边洗菜淘米浣洗衣服的地方;都要涉水走到离河岸有一定距离的水面,两只桶不离肩头,迎流俯身一舀,就是满满两桶水挑着上岸了。这事我亲闻之于一个挑水人,他说:“我们卖的是‘河心水’,没得一丝丝脏的,行有行规嘛,未必担桶水就可以不讲良心?”

    ⑧我相信这一自白的真诚。现在有些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只顾自己方便,不讲职业道德,比起这种人来,被挑水人称之曰“讲良心”的行规,多值得称颂而且推广!我曾将挑水人的话告诉一位熟人,谈时正经过一个门口,被一位看门的大爷听到了,他接茬道:“硬是,不信你早上到南门大桥上去看嘛!”

    ⑨如今当然再也没有以挑水卖为生的人了,自来水已结束了这一职业,而且,现在成都城外的河水早已不复往昔的粼粼清波。

    ⑩每每忆起当年挑水卖的人,他们是大有令人慨叹的理由的。

    [注]朔望: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

    1. (1) 作者“每每忆起当年挑水卖的人”,认为“他们是大有令人慨叹的理由的”,这理由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2. (2) 第⑥段写了打牙祭的内容,与题目关联不大,作者为何写这些内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 (3) 将第⑦段画线句删去并不影响上下文衔接,这句话用在这里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4. (4) 本文选自何满子先生回忆自己上世纪四十年代成都生活的《蓉城忆往》,作者将其放入《蓉城忆往》可能有哪些意图?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作答。
三、 应用(9分)
  • 11. 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此,班级开展“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 (1) 同学们参与国家公祭网网上活动时,发现国家公祭网有以下特点,请概括并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网站介绍

      特点

      由新华网承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负责内容把关

      权威性

      随时发布相关新闻,并对重点新闻进行评论

      搜集整理各类以日军侵华历史、南京大屠杀历史为主题的专家言论、名人观点、学术论著等

      学术性

      设计内容针对全球网民,既有多种文字版本,又按不同地区设立了公祭区域,如港澳台公祭、东南亚公祭、欧洲公祭、非洲公祭等

      设有专门板块介绍何为公祭、为何公祭等国家公祭知识

      知识性

    2. (2)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以作为班级板报的摘要。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 2021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现场庄严肃穆,国旗下半旗。约3000名胸前佩戴白花的各界代表静静肃立。10时整,仪式开始,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南京市拉响防空警报,汽车停驶鸣笛,行人就地默哀。默哀毕,在解放军军乐团演奏的《国家公祭献曲》的旋律中解放军仪仗大队16名礼兵抬起8个花圈,敬献于公祭台上。

    3. (3) 作为当代中学生,请你在祈愿环节为抗战英雄献上对联,以告慰英灵。请根据上联补写下联(不考虑平仄)。

      上联:忆往昔,齐心抗日山河壮下联,

四、写作(60分)<b></b>
  • 12. 同学们,运动会刚刚结束了,一定会有精彩的瞬间定格在你的脑海里,请你用新闻特写的形式记录下来。

    要求:⑴立意准确,积极向上,情感真挚。⑵恰当地运用描写等手法。⑶用规范字书写,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