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蜡炬成灰 B . 死灰复燃 C . 滴水成冰 D . 火上浇油
  • 2. (2020九上·防城期末) 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10 B . 34 C . 44 D . 78
  • 3.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为了全民的身体健康,我国卫生部推广使用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
    A . 铁单质 B . 铁原子 C . 铁元素 D . 四氧化三铁
  • 5.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 . 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
  • 6. (2018九上·海港期中) 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 . 液氮用于医疗上冷冻麻醉 B . 氮气可用于食品包装填充气 C . 氧气可供给呼吸 D . 二氧化碳可用于植物光合作用
  • 7.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甘蔗甜,苦瓜苦——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B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一滴水中约含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 . 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 8.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某中药的有效成分是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下列对异绿原酸(化学式为C25H24O12)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异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 异绿原酸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1 C . 异绿原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D . 一个异绿原酸分子由25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构成
  • 9. 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2 B . 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 . 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 10. (2021九上·凤翔期中)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 固体的质量 B . 生成氧气的质量 C . 氯酸钾固体的质量 D . 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二、填空题
  • 11. 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 (2) 2个氧原子
    3. (3) 2个氢分子
    4. (4) 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
    5. (5) 硫酸钠
    6. (6)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12. 2021年12月9日和2022年3月23日,宇航员进行了两次太空授课,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凸显了我国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
    1. (1) 宇航员所用的“再生水”是收集的尿液和舱内冷凝水经净化系统处理后形成的蒸馏水。在日常生活中净化水时常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色素和异味,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 (2) 宇航员需要的氧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的,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3. (3) 王亚平老师将一片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球内迅速产生气泡,并闻到了阵阵香气。从分子的角度分析“闻到香气”的原因是
  • 13. 如下图图所示,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 (1) 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B,C三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序号);
    2. (2) A粒子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3. (3) D原子中X=,属于结构;
    4. (4) E中C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属于元素。
  • 14.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中某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

    1. (1) 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2. (2) 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
    3. (3) D物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 (4) 写出上图所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5. (5) 从上图分析,你还能获取的信息是(答一条)。
三、综合题
  • 15.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

    1. (1) 实验I中瓶底的水的作用是,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2. (2) 实验II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其装置优点为;若白磷量足够,实验结束,冷却到室温,左侧水面上升到“1”刻度,得到的结论是。写出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 16.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 (1) 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开始收集。
    3. (3) 图A装置中,试管口处放棉花的作用是
    4. (4) 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5. (5) 实验室通过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要收集较纯净的甲烷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6. (6) 如图所示的装置也可用于收集气体。

      ①若用“图1”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字母)端导入;

      ②若用“图2”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字母)端导入。

  •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广口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作出猜想】①有氧气剩余;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 (1) 激光笔的作用是
    2. (2) 红磷燃烧产物与瓶底的热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磷酸,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猜想正确。

    4. (4) 【拓展延伸】

      如图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

      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

    5. (5) 在图2中(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燃烧结束对应的曲线为段(用字母表示)。
    6. (6) 【反思与评价】

      兴趣小组分析对比曲线BC段和DE段,得出了“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不一样”的结论。同学们由此联想到课本上的一个实验:(填物质名称)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

四、计算题
  • 18. 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如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

    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 (1) 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 (2) CaCO3中Ca、C、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3. (3) 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 (4) 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