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精雕细琢 B . 火烧赤壁 C . 刻舟求剑 D . 滴水成冰
  • 2. (2021九上·长汀期中) 二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植物在阳光下能使空气变好,是因为植物能释放出“活命空气”。他所说的“活命空气”应该是(   )
    A . 空气 B . 氧气 C . 氮气 D . 二氧化碳
  • 3. (2021·广东) 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O3)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 . 纯净物 B . 混合物 C . 氧化物 D . 化合物
  • 4. (2022·福建) 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 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D . 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 5.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中的错误操作与其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读数偏小 B . 腐蚀标签 C . 引起失火 D . 沾污滴管
  • 6.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镁离子:Mg2- B . 3个铝原子:3AL C . 硫化锌的化学式:Zn2S D . 2个三氧化硫分子:2SO3
  •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C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D . 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 8. 蓬华脐橙果肉鲜嫩多汁、甘甜浓郁,富含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维生素C中含有6个碳原子 B .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 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D . 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 9. (2020九上·南安期中)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酒精灯各火焰层的温度

    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

    B

    鉴别厨房中的醋和酱油

    分别闻气味

    C

    区分蒸馏水和食盐水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在酒精灯上灼烧

    D

    分离食盐和蔗糖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14·徐州) 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 .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 . 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二、填空题
  • 11.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从化学的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 (1) 炒菜时能闻到菜香,用分子观点解释其原因
    2. (2) 做红烧肉时加入“加铁酱油”味道更佳,其中“加铁酱油”中的“铁”指(填“元素”、“原子”或“分子”),身体一旦缺铁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3. (3) “测体温、戴口罩、勤消毒”等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重要作用。

      ①水银体温计中的汞是由(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②戴口罩能有效阻隔可吸入颗粒物、细菌、病毒等,其阻隔原理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类似。

      ③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应避开火源,以免引发火灾,说明酒精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12.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 (1) 下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横线上的数字是

      ②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填序号)。

      A核电荷数         B.相对原子质量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 (2) 下图中 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

    3. (3) 化学上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氢原子,常用表示(数字1、2意义如图)。

      ① 这三种原子均属于氢元素的原因是

      ②下图所示模型能正确表示原子结构的是(填标号)。

  • 13. 下图为通电分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分析:

    1. (1) 上图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电池的(填“正极”或“负极”)与试管B中的电极相连。
    2. (2) 通过水电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3. (3) 水通电分解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B管产生5.6mL气体,则A管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约为
    4. (4) 生活离不开水,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净化水。

      ①上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如果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其中的不正确有:(任写1个)。

      ②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③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 14. 在放电的条件下,空气中氮气和氧气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C中,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2. (2) 生成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结合该图示,请你说出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三、综合题
  • 15. A、B、C、D四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D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 (1) 请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下列物质(填化学式):A、D
    2. (2) C的用途有(写一种)。
    3. (3) 写出A→B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 (4) 写出一个符合C→D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6. 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下同)。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请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D装置,原因是
    4. (4) 已知:一氧化氮(NO)是生命体系信息分子之一,在常温下,它是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易与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的气体。

      ①NO与O2反应生成NO2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实验室收集少量NO的装置可用(填字母)。

  • 17.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通过以下方案来探究分子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

    1. (1) 【方案一】如图1是小明按照课本进行的一个实验。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 色。

    2. (2) 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3. (3) 【方案二】如图2是小红设计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大小的品红。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 (4)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有关。
    5. (5) 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本方案2个被控制的量:
    6. (6) 【方案三】如图3是小田设计的实验。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过一会儿后,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

      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的微粒运动速率比较快。

    7. (7) 氨气(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盐酸(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 (8) 实验结论: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分子的运动速率的影响是
四、计算题
  • 18. 合理施用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化学式为NH4HCO3 , 请根据化学式计算。

    1. (1) 碳酸氢铵由种元素组成。
    2. (2) 碳酸氢铵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 (3) 通过计算说明上图标签的不正确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