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2-11-23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5题,共计30分。) 
  • 1. 某同学画了一幅北京人日常生活想象图(如图), 并配了文字说明,其文字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B . 北京人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 C . 北京人会人工取火促进了身体发展 D . 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过着群居生活
  • 2.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可能享受到米饭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 3. 所有的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 
    A . 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 B . 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C . 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 D . 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 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句话里的“天下为家”是指(  ) 
    A .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 . 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C . 确立了分封制 D . 王位按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
  • 5.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单位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之中。早在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墨子 C . 孙武 D . 韩非子
  • 6. 如图是战国七雄位置示意图,其中①②④⑥所示位置分别是(   ) 

     

    A . 齐、楚、秦、燕 B . 齐、秦、楚、韩 C . 燕、齐、秦、魏 D . 齐、楚、赵、韩
  • 7.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①约法三章    ②巨鹿之战     ③垓下之围     ④建立张楚政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8. 文献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这里的“此渠”是指( )
    A . 郑国渠 B . 都江堰 C . 灵渠 D . 白渠
  • 9. 廉政和反腐败是政权维护自身生存的基本手段。我国封建王朝第一次在中央专门设置的具有廉政作用的监察官职是(   ) 
    A . 丞相 B . 剌史 C . 御史大夫 D . 太尉
  • 10.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 . 郡县制 B .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 . 推恩令 D . 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 11. 下图为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汉武帝把这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据此可知,汉武帝时(   ) 

     

    A . 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 . 奉行“无为而治”政策 C . 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D . 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 12. 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 
    A . 官僚机构腑肿 B . 宦官把持朝政 C . 外戚势力膨胀 D . 豪强地主横行
  • 13. 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一定因果关系。下列各项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 . 光武中兴——黄巾起义 B . 汉初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C . 楚汉之争——西汉建立 D . 秦末暴政——大泽乡起义
  • 14. 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的重大贡献(   ) 
    A . 张仲景 B . 王祯 C . 华佗 D . 蔡伦
  • 15.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统的中医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   ) 
    A . 华佗 B . 扁鹊 C . 张仲景 D . 李时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16题9分,17题11分,共20分。) 
  • 16. 政治制度创新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他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封建领主制”是指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打扫除”指什么? 
    2. (2) 材料二所示制度的首创者是谁?秦在地方上推行的哪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3. (3) 材料三中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结果如何? 
    4. (4) 以上三则材料的政治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 
  • 17.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链接亚洲、欧洲、非洲的古代商业贸易线路。学完丝绸之路后,701班历史小组开展主题为“丝绸之路的古与今”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探讨。 

     材料一 

     

     材料二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_①_传》 

     材料三   踏看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看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材料四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沿线国家和大洲通过无数的节点联结起来,这些节点促成了一个松散的经济和安全共同体的形成……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间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摘编自狄伯杰《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2. (2) 请写出①处应填写的人名。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联系?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4. (4) 鉴古知今,说说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畅通和今天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我们对外交往有何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