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05 浏览次数:7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
  • 1. (2022·南山模拟) 我国外交部长陈毅在出访某国时作诗:“高塔巍巍数十寻,八百万方石砌成。艺术光垂数千载,雄哉伟哉古文明。”陈毅部长称赞的是建筑是(    )
    A . 古代埃及金字塔 B . 古代两河流域空中花园 C . 古代雅典帕特农神庙 D . 古代罗马万神庙
  • 2. (2022九下·南海月考) 古埃及人通过尼罗河涨水与太阳、天狼星的关系而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成为后来古罗马“儒略历”的蓝本;又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河水退去后两岸土地而发展了数学。这反映了(    )
    A . 古埃及人具有科学研究的天赋 B . 古埃及人相信科学不迷信神灵 C . 古埃及从农业生产中发展科学 D . 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科学中心
  • 3. 《汉谟拉比法典》第 23 条:如强盗不能捕到,被劫者应于神前发誓,指明其所有失物, 则盗窃发生地点或其周围之公社及长老,应赔偿其所有失物。此内容(   )
    A . 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 明确政府及其官吏要负责保护民众财产 C . 体现了“同态复仇“的原则 D . 有效地解决自由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 4. 编撰于 3000 多年前的《梨俱吠陀》,赞美诸神在世界开创之初创造了四个瓦尔那(社会 等级),使婆罗门和刹帝利成为统领社会的最高贵的群体。这反映的是 (   )
    A . 古代希腊的城邦制度 B . 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 C .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D . 古代埃及法老的无上权威
  • 5. 公元前 6 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 的人入教,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
    A . 尊奉黄帝和老子,吸收神仙方术 B . 解决水源与牧场的资源之争 C . 致力解脱长期遭受苦难的犹太人 D . 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
  • 6. 某一文明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最早 的史诗等。孕育这一文明的是如图中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 7. 世界上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 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以及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这表明古代 文明(   )
    A . 相互学习、多元一体 B . 创立制度、彼此借鉴 C . 依据大河、农耕为主 D . 相对独立、多元发展
  • 8. 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 由的现实基础。”据此可知,希腊文明成就中对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
    A . 古典文化 B . 民主政治 C . 科学成就 D . 体育竞技
  • 9.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 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 . 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内部公民之间的民主 B . 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C . 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权利 D . 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 10. “他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 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他的事业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他 的事业”是指(   )
    A . 灭亡波斯并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B . 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C . 把整个地中海变为帝国的内海 D . 编订《查士丁尼法典》
  • 11.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 . 雅典的征服与扩张 B . 斯巴达克的反抗 C . 罗马的征服与扩张 D . 罗马帝国的壮大
  • 12. 历史学家迈尔斯教授认为,犹太人的宗教、希腊人的法术、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 明里三种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台伯河畔的城市依旧统治着 世界。这里“依旧统治着世界”体现在(   )
    A . 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B .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C . 拜占庭帝国传承希腊文化 D . 罗马帝国版图地跨三大洲
  • 13. 公元前 2 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 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 演员,甚至还有厨师。这种现象会导致(   )
    A . 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 B . 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 C . 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D . 罗马的法治得到完善
  • 14. 下图为欧洲封建庄园示意图。据图可知庄园 (   )

    A . 是城市兴起的基础 B . 有利于王权的巩固 C . 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D . 成为欧洲政治的中心
  • 15. 12-13 世纪,英法的国王都召开过有市民代表参加的等级会议,市民登上政治舞台, 王权也得到一定的壮大,封建割据势力日益萎缩,国家统一的趋势日盛。据此可知,西 欧城市自治(   )
    A . 完全摆脱了领主的控制 B . 冲破了封建神学的枷锁 C . 促进新的经济方式出现 D . 冲击了传统的封建制度
  • 16. 下表为 14-16 世纪欧洲大学学科。这些学科设置(   )

    文 学 、 历 史 、 文 法 、 辩 证 法 、 算 术 、 几 何 学 地 理 学 、 天 文 学 、 力 学 、 音 乐

    A . 深受封建制度的影响 B . 反映了社会发展要求 C . 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D . 与基督神学密切相关
  • 17. 圣索菲亚教堂的结构和建筑形式的设计没有先例,它是当时各种流行因素的集合体, 并且这些流行因素以从未有过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拜占庭鼎盛时期的建筑特色。 这反映拜占庭文化(   )
    A . 对西欧深远影响 B . 兴衰存亡的过程 C . 具有独特的内核 D . 兼收并蓄的特点
  • 18. 《一千零一夜》的第 12 个故事记述道:一位巴格达女郎来到市场,她从一名基督徒手中选购了橄榄,从一位土耳其商人手中买到了埃及地区的蜡烛,还购买了来自阿富汗地区的特产阿月浑子仁以及来自中国的麝香和印尼的香料。这说明阿拉伯人 (   )
    A . 在对外扩张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B . 以融合东西文明为目标 C . 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D . 注重提高女性政治地位
  • 19. 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 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朝野掀起“中国化运动”。材料中的“中国化运动”(   )
    A . 推动日本社会进步 B . 代表日本奴隶主的利益 C . 造成幕府掌握实权 D . 推动封君封臣制度形成
  • 20. 下表反映出中世纪西欧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点是(   )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农场主提供土地和生产工具;农场主雇佣

    农民;农产品面向市场

    工场主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场主雇佣工

    人;手工业品面向市场

    A . 劳动者掌握着生产资料 B . 存在雇佣关系 C . 自给自足的方式 D . 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 21. 文艺复兴的人文学者认为,对于基督徒而言,结婚、建立商务关系和从事公共事务都是 十分荣耀的,他们为那些拒绝修道院生活、推崇在社会中积极生活的人进行了勇敢的辩 护。可见这些人文学者(   )
    A . 破坏了天主教的纯洁 B . 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C . 主张享受世俗的生活 D . 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
  • 22. 下图为米开朗琪罗早期的雕塑作品,现陈列于佛罗伦萨市圣洛伦佐教堂的新圣器室。在陈列方式上,美第奇家族(佛罗伦萨市首富)的洛伦佐·美第奇和朱利亚诺·美第奇两 人的塑像居于中心位置,而象征时间流逝的四座神像 只是陪伴在侧。这些作品可用于印证当时(   )

    A . 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发源地 B . 雕塑陈列理念凸显人文精神 C . 宗教题材是文艺复兴的主流 D . 富豪投资决定艺术发展方向
  • 23. 英国利物浦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在18世纪发展成为重要的港口贸易城市。有人曾愤怒 地指出:“在这魔鬼似的城市里,每块砖都凝结着非洲人的鲜血。”这主要是因为利物浦( )
    A . 存在严重种族歧视 B . 剥削黑人廉价劳力 C . 掠夺非洲工业原料 D . 依靠黑奴贸易兴起
  • 24. 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 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 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 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 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
    A . 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B . 推翻了君主制度 C . 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 . 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 25. 美国《独立宣言》宣称:“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 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是,直到1863 年美国才宣布废除叛乱诸州的奴隶制。这表明美国( )
    A . 人民长期没有享有基本人权 B . 黑人曾经长期无法享有公民权 C . 在人权方面实行双重标准 D . 没有建立真正的代议制
  • 26. “独立战争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制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同时又铲除了殖 民时期旧制度残余的长子继承法、续嗣限定法和代役税,奴隶制契约也基本上被废除。” 材料充分说明独立战争对美国的影响是(   )
    A . 推动民主法治建设 B . 促进经济发展 C . 获得国家民族独立 D . 成为世界霸主
  • 27. 近代西方民主制的确立是反复斗争的结果。下图革命进程是(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德国
  • 28.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1896年)中认为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促使“欧洲忽生动力,因 以革新”。所谓的“革新”指的是(   )
    A .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B . 扩大了法国的疆域范围 C . 侵犯了欧洲国家的主权 D . 巩固了法国革命的成果
  • 29. “1500-1600年,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 进行了重大变革。”这一时期欧洲的发展趋势是(   )
    A . 进入封建社会 B . 走向资本主义 C . 形成凡尔赛体系 D . 出现联合
  • 30. 有学者指出:1688年的英国革命是政治的和宗教的;1776年的美国革命主要是政治的; 而1789年的法国革命则是政治的、社会的、宗教的和经济的。材料中的“政治的”实质 是指(   )
    A . 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 B . 推翻封建贵族统治 C . 反对教会拥有的特权 D . 建立新的统治秩序
  • 31.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 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 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 合。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在一个世界 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 (1) 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 
    2. (2) 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结合 所学知识,列举古希腊取得的文明成就。
    3. (3) 材料中的“远征”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结合材料说明帝国建立的划时代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 32.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主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 协因素……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 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 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 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 享。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材料三:

    由于法国特有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浪漫的文化特征,也由于法国的历史和现实传统, 法国没有选择渐进的现代化方式,而是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极端手段,用激进的方法实施政 治现代化,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称及其确立的标志。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民主制度产生的关键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如何协调“多元利益”?为达到此目的,美国宪 法的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1787 年宪法制定的意义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方法及采取该方法 的“思想基础”。奠定这一“思想基础”的主要思想家有哪些?
    4. (4) 综合上述,欧美国家民主政体确立的过程,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认识?
  • 33. 根据相关材料,回答并论述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哥伦布远航美洲的成功,一方面,以科尔特斯、皮萨罗为代表的一批欧洲殖 民者,以征服性的战争把特诺奇蒂特兰和库斯科等著名古都洗劫一空,在印第安古文明的 废墟上构筑起殖民主义大厦,另一方面,大授地制、大地产制、黑奴制在美洲的推行,加 重了对印第安人的超经济剥削,但却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美洲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殖民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强化了对殖民地人民的民族压迫,但却为拉美走向相对的政 治上的统一创造了前提……。

    ——摘编自洪国起《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考察和思考》

    材料三: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 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 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 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C 航线的开辟者是谁?该航线最终到达哪里?D航线的开辟者(船队)是谁?该次航行完成什么壮举?
    2. (2) 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 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