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

更新时间:2022-11-15 浏览次数: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2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秋风未尽,朔方人便已首企盼那漫天的飞雪了。当然无声的旷野喧腾起如粉、如沙的雪花时,整个世界都被激活了。孩提之童,眼见雪花一“陆”,便生“冬雪洁白稚手红”的向往;而立之人,感受着这份□(péng)勃与激昂,内心就腾起 “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壮志;耳顺之人,则被这□(fèn)飞的姿态所感染,即有“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豪情……芸芸众生,沉浸于这震撼的雪景之中,更多人会立下“舍亲在堂,必有建树”的誓言。 

    1.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péng)勃激昂   ②(fèn)飞 

    2.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首企盼(A.qiào   B.qiáo) 

       ②悄然无声(A. qiǎo  B. qiāo) 

       ③ (A. zháo  B. zhuó) 

    3. (3) 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朔方”在句中是“北方”的意思。 B . “孩提”“而立”“耳顺”都是年龄称谓。 C . 舍亲:谦辞,指自己的父母。 D . 建树:指建立、树立的意思。
  •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2. (2) ,将以遗所思。(古诗十九首之《黄庭中有奇树》) 
    3. (3)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 3. 从下面古诗名句中选三项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形成一组,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④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我选择: 。理由:。 

  • 4. 根据“疾”“旦”两字甲骨文的形、义演变,给下句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1) 疾: 

       A疾,甲骨文=(大,人)+(矢),像一个人被箭矢射中。本义:动词,中箭受伤。 

       B引申义:形容词:快的,迅速的 

       C引申义:动词:憎恨,厌恶 

       D引申义:形容词:疼痛的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  

       ②痛心  

       ③恶如仇 

    2. (2) 旦: 
       A旦,甲骨文 , 上面的四边形指示符号代表天宇空间,下面的四边形指示符号代表大地。本义:动词,世界从黑暗混沌的状态中分离出天地,即天亮。 

       B引申义:名词:舞台上引入注目的女角 

       C引申义:名词:天亮后的时段,早晨。 

       ①每至晴初霜 

       ②通宵达 

       ③舞台花 

二、阅读(52分) 
  • 5. 请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积累,分别写出相应的人物。(填人名) 
    1. (1) 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蒋介石曾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又曾悬赏8万元要他的首级。   “他”是。 
    2. (2)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头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颧骨高出。南京虽然悬赏25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他”是。 
    3. (3) 他曾是湘军著名的“自由派”军官,曾在湖南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南征北战多年,他只受过一次皮外伤。9岁时,因踹了祖母吸鸦片的烟盘,被赶出家门。因被出卖遭到逮捕,被严刑拷打一个月不招供。   “他”是。 
  • 6. 班级图书推介会上,你想向大家推介《红星照耀中国》。你会建议大家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呢?请结合此书特点和相关内容进行具体阐述。 
  • 7.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父亲的长笛 

     赵文静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有删改) 

    1. (1) 围绕“长笛”,写了她和父亲之间的四件事,请补充下面的空格。 

       小时候,因父亲吹长笛受到邻居的崇拜,她很骄傲。→   →    →有了孩子后,因儿子触动,买了长笛送父亲并道歉。 

    2. (2) 结合语境,完成下面两个同学的对话。 

       “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文中两处写了这个细节。但父亲前后的心理不一样。你能给我讲一下吗? 

       :第一处写出了▲的心理;第二处写出了▲的心理。 

    3. (3)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父亲吹长笛的技艺精湛的?请简要概括。 
    4. (4) 本文与鲁迅的《藤野先生》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 8. 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 

     用实力说话才是对霍顿们最好的告诫 

     默城 

     7月23日,在光州游泳世锦赛上,孙杨夺得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在颁奖仪式中,又上演了丑陋一幕——获得铜牌的英国选手斯科特·邓肯拒绝和孙杨以及亚军合影。而孙杨则发出怒吼,回应了斯科特·邓肯的不尊重行为。随后,国际泳联向斯科特和孙杨发出警告信:两人所作所为不恰当。 

     霍顿们用自以为是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不满和抗议,却不知如此行径难掩恶意,尽显无礼姿态,更给世人一种“输不起”的感觉。 

     他们所谓的不满和抗议,依据都是孙杨在一次飞行尿检中“拒绝药检”,且将药检血样毁掉。但是,孙杨实际上拒绝的原因在于,在执行飞行药检时,检查人员没有提供合法的兴奋剂检查官证件和护士执业证,违反了国际泳联反兴奋剂规则及相关国际标准。而且,反兴奋剂法庭已认定孙杨并无过错。 

     虽然世界反兴奋组织对于此事已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上诉,但最后结果还未明确。在此之前,霍顿们对于孙杨“欺骗”“不干净”,以及“不尊重游泳运动”的评价,都是缺乏充分依据的。 

     体育竞技场上有一句名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霍顿们怕是很难理解这句话。任何选手都有质疑对手的权利,但质疑需要证据和事实支撑,而不是无端揣测。情绪化地表达不屑,缺乏对对手的尊重和对比赛的敬畏,就是陷入了自我执拗,给比赛徒添丑陋一幕。 

     体育场上需要顽强的体育精神,而不是猜测、诽谤、傲慢和无理挑衅。真正的体育精神要靠实力来说话,需要公正、平等、竞争的支撑,也需要彼此尊重与敬畏。若运动员都喜欢充当“道德审判者”,又何谈公正、平等、竞争?输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输赢,不会反思自身实力问题。 

     当然,呼吁霍顿们收起自己恶意的同时,也希望孙杨和国内网友“有理有利有节”地回应。辱骂攻击对方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有理”变成“没理”;用实力说话,才是对霍顿们最好的告诫。愿孙杨能用宽容自信的心态延续泳池王者之路。输与赢,不仅体现在赛场上,希望每个人都能主动拥抱光明,而不是跌入深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7月25日02 版) 

     【注】霍顿:男子400米自决赛获得银牌的澳大利亚选手。7月21日霍顿拒绝上台与孙杨同台领奖。  

    1. (1) ​ 阅读上文,概括新闻背景材料,并结合整篇新闻,揣摩作者的用意。 

       小贴士:背景材料,又叫做“新闻背景”,即“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 

    2. (2) 结合新闻内容,写出此新闻标题的作用。 
    3. (3) 新闻是客观报道,但也难免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请在新闻中选择一处带有作者主观倾向的语句,写出你的理解。 
    4. (4) 国际泳联向斯科特和孙杨都发出了警告信 ,结合以下链接材料,请说出你对孙杨接到警告信的看法。 

       【材料1】 

       孙杨200米自由泳夺冠后,获得铜牌的英国选手斯科特·邓肯拒绝和孙杨合影。这次孙杨不再沉默。他用““I'm winner,you are loser(我是冠军,你是个失败者)”回应了斯科特·邓肯的不尊重行为,现场观众也向斯科特报以嘘声!          央视体育的微博视频 

       (2019年07月24日20:57 人民日报  标题《学谁不好学霍顿?这一次,孙杨没有沉默》) 

       【材料2】 

       针对孙杨在本届光州游泳世锦赛上遭遇的“领奖台风波”,国际泳联已经两次发出警告。不过,警告让不少孙杨的支持者“觉得委屈”,因为受到警告的不仅有拒绝合影的英国选手斯科特,还有对他这一行为予以回应的孙杨。但从国际泳联的章程来看,两次警告均“有章可循”。对于孙杨而言,在即将举行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听证会上证明清白,才是摆脱纠缠和困扰的最有力“武器”。  

       (2019年07月25日08:32新京报 标题《孙杨、霍顿、斯科特 被警告已是最轻处罚》)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西陵峡 

     江水又东,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 , 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 , 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鳄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 , 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  

     【注】①三峡,包括西陵峡、瞿塘峡、巫峡。②鳄è:山崖 

    1. (1) 下面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的是(   ) 
      A . 西陵峡 B . 书记及口传 C . 形容多所像类 D . 不觉忘
    2. (2)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3. (3) 结合上下文,请用自己的话具体写出作者“欣然”的原因。 
    4. (4) 西陵峡是三峡之一。请默写以下各句所对应的《三峡》中的句子。  

       ①两岸高山重障——。 

       ②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③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5. (5) 这篇文章需选入一个栏目中,最有可能被选入的栏目是(   ) 
      A . 《国家宝藏》 B . 《地理·中国》 C . 《文涛拍案》 D . 《我爱发明》
三、写作(48分) 
  • 10. 请你以跳水姑娘吕伟好朋友的身份向全班同学讲述她在印度第九届亚运会获得跳水比赛夺冠的事,请写出你的讲述内容,150字左右。 

     要求:关注对象立场;突出重点;注意讲述的语气语调。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有些东西可以丢,有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 

     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请以“丢”为话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 

     ⑴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⑵不得抄袭、套作; 

     ⑶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