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涡阳县高炉镇普九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1-14 浏览次数:5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分,12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 1.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1921到2021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锐意革新的10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图片蕴涵的意思与站起来、富起来直接相关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 44年时间,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经济发展的奇迹,GDP从3600多亿,上涨到2020年的100万多亿。现如今产业结构更合理,我国的第三产业规模已经占据半壁江山,而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六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下列各项理解有误的是(    )
    A . 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B .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C . 改革开放应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D . 经济发展的成就离不开全体劳动者的艰苦奋斗
  • 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迈入新发展阶段,更加需要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以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表述正确的是(    )
    A .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决定着世界 B . 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我国工作的中心 C .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D .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扶择
  • 4.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下列关于“共享发展”的讨论正确的有(    )

    ①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②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③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④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5. 漫画《一个都不能少》说明了我国(    )

    ①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②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从此有了法治保障

    ③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补齐民生短板

    ④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优诱的古诗句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下列四句古诗中,体现创新的是(    )
    A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 .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C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7. 小闯平时总喜欢搞点小发明,做点小制作,在学校举行的创意大赛上还得了一等奖,学校还帮助小闯申请了专利。小闯的行为体现了(    )的理念深入人心。
    A . 共享 B . 开放 C . 同步富裕 D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8. 某市交通局同市发展改革委在调研和成本监审及测算基础上,拟定了新建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率定价方案。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价格听证会,俊颖的爸爸作为高速公路使用者代表与相关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和有关部门济济一堂,围绕车辆通行费率定价提出意见。人民的诉求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    )的民主。
    A . 人人当家作主 B . 最优越的 C . 最广泛 D . 最真实
  • 9. 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些养猪和养鸡农户造成的空气和饮用水污染现象,某村民就农村养殖问题给县人大代表写了一封名为“谁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信。
    1. (1) 材料体现了公民可以通过(    )行使民主权利。
      A . 民主选举 B . 民主决策 C . 民主监督 D . 民主管理
    2. (2) 对村民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 . 公民应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 B . 是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的体现 C . 有利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 通过社情民意制度行使监督权
  • 10.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102万条意见和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典,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进入全新时代。民法典草案编纂的过程体现法治要求(    )
    A . 法治与人治相结合 B . 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 C . 依法行政 D . 公正司法
  • 11.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是国家治理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②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

    ③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④德治与法治能一蹴而就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2. 观察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上图反映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是?并谈谈你的认识。

  • 13. “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2020年,共有33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使更多人由立法的旁观者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人的智慧在立法中闪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请列举两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
    2. (2) 生活在法治社会,青少年怎样与法同行?
  • 14. 【情境探究明理践行】
    1. (1) 情境一:小明在参观校史馆后发现:44年前,学校设施异常简陋,如今各种现代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①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②这一变化证明的道理是:

    2. (2) 情境二:我国每一项重大的决策,都要经过“党委提出→政协协商→政府起草→人大审议通过→政府执行”的法定程序,这可谓是“中国式的决策过程”。小明说:“这一决策过程体现了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坚持依法行政。”

      ①小明的观点是(正确或错误)的;

      ②理由是

    3. (3) 情境三:学校团委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法治宣传进社区活动,小康说:“法治与我们中学生没有多大关系,我不想参加这次活动。”

      ①你认为小康应该:

      ②你劝说他的理由是:

  • 15.
    1. (1) 材料一:2022年1月9日,CapitaonTap发布了《2021年全球最具创新性科技企业排名》,华为手握9739项专利申请数拿下第一名,研发投入在全球企业中排名第二。美国花了31个月的时间,依然没有彻底击垮华为,技术过硬是华为最大的底气。

       “华为底气”给我们哪些启示?

    2. (2) 材料二: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8年,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3. (3) 材料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巨大胜利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重大历史战略。

      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4. (4)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思考青少年应如何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 16.
    1. (1) 材料一:“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744127亿元

      增长6.7%

      820754亿元

      增长6.8%

      919281亿元

      增长6.6%

      990865亿元

      增长6.1%

      1015986亿元

      增长2.3%

      结合图表信息,理解我国经济发展发展的新常态。

    2. (2)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让我们倍感自豪,但仍然有专家指出,中国应当客观看待自身的发展现状,做到“自己心中有底”。

      这里的“底”指的是?

    3. (3) 某市“全媒问政”活动举行,广大市民参与并反映身边问题。

      市民一:老小区交通堵、停车难,如何缓解?市民二:老旧小区失修,是物业还是职能部门缺位?等

      ⑴关于“全媒问政”活动,有同学认为要积极参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对此看法简要评析。

      ⑵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学校要开展“以宣传大使的名义,争当知识产权小卫士”的活动,请你写个倡议书的要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