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

更新时间:2022-11-16 浏览次数:5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问天实验舱顺利送入太空,7月25日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组合体在轨完成交汇对接,对接完成后一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指的是时间 B . 研究航天员乘组进入问天实验舱的过程可以将问天实验舱视为质点 C . 对接瞬间以天和核心舱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问天实验舱处于静止状态 D . 研究组合体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不能将组合体视为质点
  • 2. 如图甲,家住郫都区的李老师每天开车从家出发到彭州中学上班,导航给出了1号、2号两条路线供选择,李老师根据导航给出的路线信息最终上下班都选择了1号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号路线的位移大小小于2号路线 B . 上班从家到学校和下班从学校回家的位移相同 C . 如图乙,途中看到的限速标志限制的是平均速率 D . 两条路线各自的位移大小都小于路程
  • 3. 某天李老师从郫都区的家中出发开车到彭州中学上班的平均速率为 , 到学校后发现空无一人,原来今天是周末,同学们都回家了,于是立刻以平均速率从彭州中学沿原路返回郫都区的家中,忽略在学校停留的时间,则此次从郫都区的家中出发到返回郸都区的家中的平均速率为(   )
    A . B . C . 0 D .
  • 4. 将某物体(可视为质点)以大小为1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 , 则(   )
    A . 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m B . 该物体上升到最高点后加速度反向 C . 该物体从抛出到上升至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1s D . 该物体落回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5m/s
  • 5. 一质点以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也沿x轴正方向,加速度大小先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此后不再变化,则质点在此过程中(   )
    A .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后不再变化 B . 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后不再变化 C . 先沿x轴正方向运动,再沿x轴负方向运动,最后静止 D . 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直到加速度等于零后不再运动
  • 6. 某物体运动的x-t图像为如图所示的一条抛物线,则其所对应的v-t图像为(   )

    A . B . C . D .
  • 7. 如图,四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它们的上端受到大小均为F的拉力作用,而下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弹簧的下端挂物体静止在空中;②弹簧的下端挂物体在空中匀速下降;③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④弹簧的下端施以同样大小的拉力F。以依次表示四根弹簧的伸长量,则( )

    ①      ②        ③      ④

    A . B . C . D .
  • 8.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采用了先“转换变通”再“合理外推”的巧妙方法。模型如图所示,让一个黄铜小球(可视为质点)从阻力很小、倾角为θ的斜槽上的最高点A由静止流下,若在斜槽上取A、B、C、D、E五个等间距的点,则(   )

    A . 小球通过B,C,D,E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3:4 B . 小球通过B,C,D,E点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4:9:16 C . 小球通过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E段的平均速度 D . A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与C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二、多选题
  • 9. 如图为仰韶文化时期的某款尖底双耳汲水瓶,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在双耳处用轻绳将瓶子竖直悬挂,重心的位置随着瓶中的水位改变而发生改变,出现“虚则欹(“欹”通“倚”,斜倚,斜靠)、中则正、满则覆”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重心概念的建立用到了“等效替代”的物理方法 B . 瓶子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瓶中的水 C . 轻绳对瓶子的拉力沿轻绳的收缩方向 D . 从空瓶到装满水后倾覆的过程中,瓶子重心的位置一定不断上升
  • 10. 甲、乙两物体在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全程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 乙在时距出发点最远 B . 甲在内做单向直线运动 C . 时,甲、乙的速度方向相同 D . 甲、乙在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 11. 如图,95式自动步枪是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8研究所研制的一款突击步枪,该步枪口径5.8毫米,为无托式结构,稳定性好,精确度高,枪身较短,平衡性优良,携带方便,使其可全天候作战,5.8毫米弹药可在100米内击穿8毫米钢板,杀伤力大。在其某次射程测试中,子弹在水平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水平位移大小为840m,第8s内的水平位移大小为15m,则(   )

    A . 子弹的水平加速度大小为m/s2 B . 子弹的水平初速度大小为900m/s C . 子弹的水平初速度大小为m/s D . 子弹全程的水平位移大小为3375m
三、实验题
  • 12.           
    1. (1) 如图,在某次光电门测速的实验中,滑块在沙桶的作用下加速运动,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时间为 ,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时间为。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cm,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m/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m/s。(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 (2) 为使测量值更接近瞬时速度,以下两个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 .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B .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远离光电门
  • 13.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实验中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取计数点1、2、3、4、5、6、7,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测得

    1. (1)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s。
    2. (2) 打下计数点2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v2=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3) 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4. (4) 若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 ,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
  • 14. 据伽利略的学生记载: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的塔顶,让一个重10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自由下落,两个铁球出人意料地几乎同时落到地上。这个实验证明,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坠落,它们将同时着地,用实践检验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假设在该次实验中,小球从塔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从放手到落地的时间间隔为3.3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 求:
    1. (1) 比萨斜塔的高度;
    2. (2) 小球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 15. 近年来无人机的应用领域日趋多样化,应用场景日趋多元化。某次运动会开幕式,学校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无人机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先以加速度a1沿竖直方向匀加速上升,2s后达到最大速度,再以最大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7.5s,然后以加速度a2沿竖直方向匀减速上升,3s后速度减为0,最后悬停于离地60m的高度进行航拍,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 求:
    1. (1) 无人机上升阶段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2. (2) 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1的大小和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a2的大小;
    3. (3) 某时刻正在悬停拍摄的无人机突然信号完全丢失,丢失信号后无人机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恢复信号后在竖直方向匀减速运动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仍为a2 , 要使无人机能安全着地(着地速度近似为0),则无人机必须在信号丢失后多长时间以内恢复信号。
  • 16.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并涌现出很多高质量的车型,其中比亚迪汉EV表现不凡,其0~100km/h加速测试时的加速时间仅需3.9s,因此跻身全球量产车零百加速“3秒俱乐部”,遥遥领先于同级别的车型甚至一些跑车(如下表)。而其100km/h~0刹车测试时的刹车距离也仅需32.56m。凭借自身卓越的性能,比亚迪汉EV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所有性能测试均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100km/h=27.8m/s。求:

    车型

    比亚迪汉EV

    奥迪RS6

    奥迪RS4

    奔驰C6354

    奔驰C43

    4MATIC

    宝马M3四门

    宝马M4敞篷

    0~100km/h加速时间(s)

    3.9

    3.9

    4.1

    4.0

    4.8

    4.1

    4.3

    (比亚迪汉EV与知名跑车0~100km/h的加速时间对比)

    1. (1) 比亚迪汉EV0~100km/h加速测试时的加速度大小及100km/h~0刹车测试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 (2) 某次性能比较测试中,比亚迪汉EV与奔驰C43 4MATIC在两根直线赛道的起点同时沿同方向出发,利用表中数据和(1)问的结果,试计算,当3.9s后比亚迪汉EV完成0~100km/h加速测试时奔驰C43 4MATIC与它的距离(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3) 该次性能比较测试中,比亚迪汉EV用3.9s完成0~100km/h加速测试后立马完成了32.56m的100km/h~0刹车测试,而奔驰C43 4MATIC完成0~100km/h加速测试后立即以100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试通过计算判断二者相遇时各处于什么样的运动阶段(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的哪一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