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12-08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6分)
  • 1. “听口音是老乡,你家住何方,你太行我吕梁,相亲又相望……”歌曲《老乡》表达老乡之间的深厚情谊。老乡关系属于(   )
    A . 血缘关系 B . 业缘关系 C . 地缘关系 D . 亲属关系
  • 2.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遍神州大地,其中有句歌词:“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从个人与社会关系角度看,表明(   )
    A . 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B .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 . 个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 D . 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丰富多彩
  • 3. (2018·襄阳) “如果你爱他,就请他上网;如果你害他,就请他上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网络可学习,可交往,有益无害 B . 网络可虚拟,可隐蔽,无所谓利弊 C . 网络有欺诈,有伤害,有害无益 D . 网络是把锋利的双刃剑,有利有弊
  • 4. 对漫画《哪里逃》理解正确的是(   )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网络的应用能杜绝一切腐败行为

    ④通过网络形式进行监督,是行使监督权的唯一有效途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5. 如果说社会规则是堤坝,自由则是堤坝中的水。没有了堤坝的约束,堤坝中的水不仅会泛滥成灾,而且最终也将干涸于广袤的田野中不复存在。这说明(   )
    A . 社会规则限制了人们自由    B . 有社会规则人们就享受不到充分的自由 C .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D . 身边社会规则太多,我们不必太在意
  • 6. (2021八上·朝阳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下调为八周岁以上;增加保护虚拟财产规定;诉讼时效由两年延长为三年……从这些亮点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②规则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③维护规则要从其他人做起    
    ④规则的改进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7. 央视主持人董卿在采访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时,为了让老先生能听得更清楚,三次跪下来和许老交流,在提问的时候,她还靠近老爷子的耳边,缓慢地说话。董卿的行为告诉我们(   )
    A . 对社会地位高的人要给予更多尊重 B .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C . 尊重他人就应该做到事事迁就他人 D . 尊重他人首先应该做到自我尊重
  • 8. 《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体现了(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礼貌是社会中的最重要的行为规范

    ③文明有礼体现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④只要做到文明有礼就可以获得成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9. 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下列做法能体现诚信品质的是(   )
    A . 约好了朋友见面却总不能守时 B . 考试时偷偷将答案告诉给同桌 C . 遇到有困难的人总能及时相助 D . 拾到他人的物品积极主动归还
  • 10. 青少年践行诚信的做法是(   )

    ①树立诚信意识

    ②运用诚信智慧

    ③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④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21八上·普宁期中)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A . 不违规 B . 不违纪 C . 不违法 D . 不犯罪
  • 12. 某区人民检察院以徐某涉嫌投毒罪,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魏某与税务局干部赵某

    发生个人财产纠纷,于是向法院起诉赵某。上述两个案例,诉讼的类型分别是(   )

    A . 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B .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C . 刑事诉讼、行政诉讼 D .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
  • 13. 校园欺凌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颗毒瘤,它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不仅要靠外力的打击制裁,更重要的是被欺凌者敢于说“不”。当你受到校园欺凌时,应该(   )
    A . 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B . 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C . 以牙还牙,打击报复 D . 机智应对,依法维权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4月7日,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致信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下面选自部分内容。

    亲爱的志愿者们:

    你们为奥运会奉献了真情与激情,你们的表现和行为真正暖人心灵。你们同样向全世界展现,只有大家团结在一起,我们才能跑得更快、瞄得更高、变得更强!

    你们的一张张笑脸温暖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1. (1) 志愿者活动说明亲社会行为在什么中养成的?
    2. (2) 志愿者们做各种服务工作,让我们感受到参与社会的过程是怎样的过程?
    3. (3) 请你列举两例亲社会行为。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强调要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

    材料二: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丰富了日常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而且推动了社会进步,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丰富多样。

    1. (1) 材料一启示我们在网络生活中应遵循怎样的基本准则?
    2. (2)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3. (3) 请从经济角度写出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的作用。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庆假期,全省公安机关启动高等级勤务,采取有力举措织密安全风险防控网,全力营造安全祥和的节日氛围。节日期间,全省社会大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各旅游景区秩序井然,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重点旅游路线平安畅通。

    1. (1) 在全省公安机关的全力维护下,社会秩序良好,请回答什么是社会秩序?
    2. (2) 社会秩序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3. (3) 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材料表明尊重他人我们要学会什么?除此之外,尊重他人还需要怎么做?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材料体现出做文明有礼的人应注意哪一方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这句话表明什么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3月,吉林市疫情封控期间,关某以牟利为目的,伪造通行证用于非法载客营运。关某多次使用伪造的车辆通行证件通行于吉林市市区内防疫卡点、丰满区万科旅游度假区防疫卡点,拉送多名乘客往返于吉林、长春两地,非法获利人民币9038元。2022年9月1日,丰满法院公开宣判了此案,对被告人关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 , 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1. (1) 材料中关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性质的违法行为?
    2. (2) 材料中的违法行为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3. (3) 丰满法院主要依据哪部法律对关某进行宣判?写出这部法律的重要作用。
    4. (4) 材料中划线部分属于哪一类刑罚?
    5. (5) 材料中关某的行为,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警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