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综合复习阶段检测卷二中国近代史

更新时间:2022-11-08 浏览次数:35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林则徐指出:“烟不禁绝,国日贫,民日弱,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这句话的用意是( )
    A . 说明鸦片危害,主张禁烟 B . 抨击军备匮乏,要求扩军 C . 指出钱粮匮乏,建议收税 D . 阐释西方先进,从而学习
  • 2.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美国人与中国人及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
    A . 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 . 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 . 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 . 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 3. 1843年,洪秀全在第四次秀才应试落榜后,创立拜上帝会,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拜上帝会创立后迅速发展,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 . 宗教信仰盛行 B . 阶级矛盾尖锐 C . 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D . 民族危机严重
  • 4. 晚清一著名人士认为:“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该言论最早出现于( )
    A . 19世纪40年代 B . 19世纪60年代 C . 19世纪80年代 D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5. 意大利随军记者巴尔齐尼在天津火车站作现场报道:“我们离他们大约三百码。他们的头上裹着红布条,让人联想起一个行进中的法国士兵团。他们的红腰带在阳光下闪耀,大刀在头上挥舞,红缨枪在飞动。”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
  • 6. 在孙中山等人发动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于1915年废弃了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国歌,启用《中华雄立宇宙间》为国歌。在他称帝后,很快又将歌词中的“共和五族开尧天”改为“勋华揖让开尧天”。“勋华”是尧、舜的别称,“尧天”可以指太平盛世,也可指帝王盛德。袁世凯修改歌词的主要意图是( )
    A . 为消灭南京临时政府提供舆论准备 B . 营造民主共和开创太平盛世的氛围 C . 抹杀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的功绩 D . 通过赞颂清帝退位来缓和满汉矛盾
  • 7. 扫除了中国旧官僚讲排场、摆架子的恶风,也减少了一些官僚式的繁文缛节,无论官阶大小都着同样制服,在南京开创了一种新的时代风气。上述情形出现于(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维新时期 C . 清末新政时期 D . 辛亥革命时期
  • 8. (2020·天津) 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   )
    A . 以史为鉴呼吁和平 B . 借助时事鼓动变革 C . 抵制战争避免惨剧 D . 激励民众共御外侮
  • 9. 1937年,英国记者贝特兰在书中写道:“‘特区’和以前的‘苏区’相比,发生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在政治上,这种变化体现为各个阶层现在都有权选举并参加政府……不再歧视地主,也不没收他们的财产。”当时“特区”实行的政策( )
    A . 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B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 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D . 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力量
  • 10. 下表中的数据最能说明( )

    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的攻防数据表

    进攻比率

    武汉会战前

    日方

    94%

    中方

    6%

    武汉会战后至1939年

    日方

    56%

    中方

    44%

    日军每日前

    进千米数

    武汉会战前

    40千米

    1939年底

    200米

    1940年底

    不进反退

    A . 日本速战速决的企图被打破 B . 日本攻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 . 百团大战的效果显著 D . 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不下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1. 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有西方学者认为,因为傲慢的清政府不肯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与英国建立贸易关系,拒绝平等交往,故只有让英国来承担终结中国排外政策之使命。该观点( )
    A .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 . 指出了清朝士大夫阶层的傲慢与无知 C . 抹杀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 D . 旨在说明中英不平等贸易责任方在英国
  • 12. 下面是《海国图志》的部分目录,这反映了( )

    卷一    筹海篇一  议守上

               筹海篇二  议守下

    卷二    筹海篇三  议战

               筹海篇四  议款

    卷三    海国沿革各图

               东南洋各国沿革图

               大西洋欧罗巴各国沿革

    ①部分知识分子对当时世界的认识   

    ②民众都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③皇帝对学习西方先进武器的决心  

    ④魏源对如何应对西方侵略的思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陈旭麓认为,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当时中国最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但在当时,它是游离于农民斗争之外的东西。下列属于“游离于农民斗争之外的东西”的措施是( )
    A . 鼓励发展工商业 B . 产品收归国库 C . 平均分配土地 D . 废除封建制度
  • 14. (2020高二下·鹤岗期末) 除了“天父天子”的口号外,太平天国所宣传的思想内涵,与中国历史上传统民间宗教的思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平均主义”的部分,也只见于文字号召,并未付诸实施。材料表明(   )
    A . 洪秀全融合了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 B . 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在中国缺乏实施条件 C . 太平天国革命实践与革命理想出现背离 D . 太平天国的思想很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 15. 下图中的内容节选自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人物年表。该人物是( )

    ·1865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88年,主持组建的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1895年,与日本代表签订《马关条约》

    A . 曾国藩 B . 李鸿章 C . 张之洞 D . 左宗棠
  • 16. 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 . 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 B . 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 C . 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 D . 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
  • 17.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 )

    选项

    史料

    历史解释

    A

    《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鸦片战争中英国损失共计二千一百万银元

    B

    《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

    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

    C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

    《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目的是报复义和团运动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 )
    A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 .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D .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19. 下表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些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关于下表的说法准确的是( )

    行业

    1913年

    1921年

    增长量

    发展速度(%)

    年均增长率(%)

    棉纺织

    1 423

    9 842

    8 419

    691.6

    73.95

    面粉

    885

    3 257

    2 372

    368.0

    33.50

    缫丝

    1 603

    2 253

    650

    140.5

    5.06

    卷烟

    138

    1 680

    1 542

    1 217.4

    139.67

    水泥

    285

    880

    595

    308.8

    26.10

    火柴

    294

    746

    452

    253.1

    19.22

    合计

    4 628

    18 658

    14 030

    403.2

    37.9

    A . 民国初年的重工业发展最迅速 B . 民族工业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C . 工业分布上西部地区多于东部地区 D . 北洋政府的政策阻碍工业发展
  • 20. 近代有人指出:“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吾人最后之觉悟”指文化的觉悟,为此,先进中国人提出的口号是( )
    A . “自强”和“求富” B . “扶清灭洋” C . “民主”和“科学” D .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 21. 1919年5月10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蔡元培辞职声明:“我欲小休矣!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已正式辞去;其他向有关系之各学校、各集会,自五月九日起,一切脱离关系。”与蔡元培辞职相关的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护国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国民革命
  • 22.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 确定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 . 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 . 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 .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 23. 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由此,中国共产党( )
    A . 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 B .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C . 批判“左”的错误的危害性 D . 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 24. 下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

    A .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 . 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C . 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D . 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 25. 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这个“转折点”( )
    A . 使得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消灭 B . 确保渡江战役顺利开展 C . 成为促成重庆谈判的重要因素 D .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小题17分,第27小题18分,共35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强行挑起争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不应忘记,英国人到19世纪中叶几乎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应该受到谴责的。

    材料二: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此外,第二年缔结了一个补充条约,承认英国人在刑事案件方面的治外法权;条约还包括一项最惠国条款,保证英国人享有中国在将来准予其他国家享受的附加特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怎样的经济政策?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及其影响。
  • 27.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磨难,逐渐崛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追求梦想的道路艰难曲折。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亿万人魂牵梦萦,几代人上下求索,奋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直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材料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1. (1) 结合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实,概述中国共产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进行的不懈奋斗的主要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简述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后,中央采取的主要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