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仿真模拟卷六

更新时间:2022-11-08 浏览次数:43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大汶口发掘的133座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多者三五个,最多达14个。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葬中,有的没有随葬品,而有的陪葬品却达58件之多,有座墓中死者还头枕一支大象牙。材料反映的史学信息有( )

    ①社会产生了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  

    ②社会已经有了明显阶级分化  

    ③部落中已产生了权贵阶层  

    ④私有制已经产生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 《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
    A . 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 B . 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C . 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 D . 科举考试成为选官的标准
  • 3. 清代诗人黄遵宪曾写道:“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诗中描述的情形,主要是源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 )
    A . 割让香港岛 B . 赔款2 100万银元 C . 接受协定关税 D . 开放五口通商
  • 4. (这次行动)由广东出师,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先进军湖南、湖北,又开辟江西、福建,后分兵东进浙皖苏三省,十个月的时间里攻占了近半个中国,歼敌数十万人,取得重大胜利。这次行动( )
    A . 推动了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 B .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C .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 使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
  • 5. 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敌人占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文中所述的历史事件( )
    A . 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B . 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C .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 D .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6. (2022高一下·高台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重大事件中,使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民众信任的是(    )
    A .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B . 土地改革 C . 剿灭土匪和镇压反革命 D . 社会主义改造
  • 7. 有学者认为:“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雅典民主制具有其独特性 B . 雅典民主制有其内在弊端 C . 雅典的文化成果繁荣昌盛 D . 雅典民主制存在时期短暂
  • 8. 有学者列出了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项目

    经好望角

    经地中海

    胡椒

    100万—200万磅

    300万—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35万—65万磅

    70万—100万磅

    A . 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B .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地中海 C . 商业革命引发交易商品改变 D . 欧洲与亚洲经贸联系更加紧密
  • 9.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
    A . 珍妮纺纱机 B . 使用蒸汽动力的 C . 斯托克顿—达灵顿铁工厂(绘画作品) D . 贝尔试用电话路开通(绘画作品)
  • 10. 非洲、亚洲等地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格局的出现( )
    A . 表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B . 促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C . 使东方落后于西方的格局开始出现 D .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1. 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所谓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所以商朝实际上是( )
    A . 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 B . 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C . 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 D . 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
  • 12. 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关于孝文帝改革说法正确的有( )

    ①4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②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  

    ③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全部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  

    ④孝文帝改革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三省,皇帝颁布政令,需要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副署才算合法。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 . 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B . 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 C .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D . 扩大了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
  • 14. 与汉唐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特点是( )

    ①中国开始受到西方侵略势力的骚扰  

    ②对外政策由开放走向保守  

    ③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到非洲 

    ④外来宗教传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5. 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图中人物所说的这些“洋玩意”的含义是( )

    A . 西方洋枪队 B . 外商企业 C . 西方近代科技 D . 西方政治制度
  • 16. 下图是“同盟会的党员证”,下列关于该图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的檀香山  

    ②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③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④该图属于直接史料,对辛亥革命研究有较高的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有首歌这样唱道:“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 . 准备北上抗击日寇 B . 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 C . 红军实施战略战术 D . 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 18. 有学者认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关键是如何处置蒋介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蒋介石的个人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首倡者无疑应该是发动事变的当事人。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 )

    ①张学良、杨虎城的立场  

    ②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斡旋  

    ③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④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形成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 19.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抢先摆出要“谈判求和平”的姿态,后来,蒋介石又连续发出两封电报,要求毛泽东到重庆“共定大计”,且“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 )
    A . 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B . 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 C . 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 D . 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
  • 20. (2020高三上·洛阳月考) 从1987年开始,我国将出口商品计划从1000多种减少到100多种,其中指令性计划只占30%左右;并开始尝试运用税收、价格、汇率等经济杠杆和健全进出口许可证、配额、商标等管理手段,来调节对外贸易。这一变化(   )
    A . 说明我国开始摆脱计划经济体制 B . 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 . 表明我国外贸机制发生根本改变 D . 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 21. (2021高一下·长白月考) 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说明(    )
    A . 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 .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 C . 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 . 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 22. 下图为近代三角贸易示意图,据图可知三角贸易( )

    A . 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B . 是工业革命时期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 C . 是欧洲资本输出表现   D . 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 23. 西方国家不断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 )
    A . 18世纪中后期 B . 18世纪末19世纪初 C . 19世纪中后期 D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24. 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由此看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的特点是( )
    A . 两极格局 B . 全球化趋势 C . 由政治对峙向经济竞争过渡 D . 多极化趋势
  • 25.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应邀而来。“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
    A . 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 B . 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C . 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 . 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小题17分,第27小题18分,共35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不会忘记,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当时留日中国学生等为骨干组建中国同盟会,毅然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点燃了振兴中华的希望。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1. (1)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材料二:1945-1949年,民族独立浪潮在亚洲兴起,90%以上的亚洲地区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1950-1959年,这一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1960-1975年,非洲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战场,亚洲的独立国家体系进一步扩大。至20世纪末,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殖民掠夺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