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清远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

更新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6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24分)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2. (2)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 (3) 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4. (4) 《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5. (5) 默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1. (1) 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 (2) 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了。
    3. (3)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4. (4) 趁着这个机会,我páo gēn wèn dǐ,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日我跟随妈妈到她朋友家花场参观,进门就见到飞舞的蝴蝶与五彩缤纷的鲜花相映成趣,百花争艳,花枝招展的,真是美不胜收。 B . 辩论会上,正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反方连连失误。 C .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奉献。 D . 这篇文章作得花团锦簇 , 不唯辞采动人,意念更是宏富。
  • 4.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
    A . 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 . 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C . 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D . 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 5. 和谐校园需要美丽的校园环境,花草树木需要同学们一起呵护,但校园有些绿化区经常被部分同学随意踩踏,同学们觉得需要立一块牌子,以提醒同学们爱护花草。所以,学校决定开展一次征集宣传标语活动!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 (2) 请你为告示牌写一个宣传语,告诫同学们爱护花草树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二、阅读(共46分)  
  • 6. 课内文言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1)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谢太傅寒雪内集/锄禾当午            B . 俄而雪骤/ 俄而日出   C . 撒盐空中差可/衡乃班固《两都》 D . 未若柳絮风起/后伐木,始见此山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 (3) 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 7. 课外文言文阅读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①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 坐:因为。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仕于南方(官,做官 ) B . 或曰:“食菱须去壳。”(或者 ) C . 其人自护其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D . 席上啖菱(吃)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曰 我 非 不 知 并 壳 者 欲 以 去 热 也

    3. (3) 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 8. 实用类文本阅读

    梯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爸爸喊了:一二三!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扑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笑着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 (1) 请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

      笑    →     →      →  

    2. (2) 赏析句子: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
    3. (3) 两个爸爸,两种教育,你赞赏哪一种?简要说说理由。
  • 9. 文学类文本阅读

    放牛

    大约六岁的时候,生产队分配给我家一头牛,父亲就让我去放牛。记得那头牛是黑色的,性子慢,身体较瘦,却很高,大家叫它“老黑”。

    父亲把牛牵出来,把牛缰绳递到我手中,指了指远处的山,说:“就到那里去放牛吧。”

    我望了望牛,又望了望远处的山。那山我可从未去过呀。我有些害怕,说:“我怎么认得路呢?”

    父亲说:“跟着老黑走吧,老黑经常到山里去吃草,它认得路。”

    父亲又说:“太阳离西边的山还剩一竹竿高的时候,就跟着牛下山回家。”

    现在想来仍觉得后怕,把一个六岁的小孩交给一头牛,交给荒蛮的野山,父亲竟那样放心。

    我跟着老黑向远处的山走去。上山的时候,我人小爬得慢,远远地落在老黑后面。我怕追不上它我会迷路,很着急,汗很快就湿透了衣服。

    老黑在山路转弯的地方把头转向后面,见我离它很远,就停下来等我。

    这时候我发现老黑对我这个小孩是体贴的。我有点喜欢和信任它了。

    听大人说,牛生气的时候,会用蹄子踢人。可我觉得老黑待我似乎很忠厚,它的行动和神色慢悠悠的,倒好像生怕惹我生气,生怕吓着了我。我的小脑袋就想:大概牛也知道大小的,在它面前,我是小小的。它大概觉得我就是一个还没有学会四蹄走路的小牛儿,需要大牛的照顾,它会可怜我这个小牛儿的吧。

    在上陡坡的时候,我试着抓住牛尾巴借助牛的力气爬坡。牛没有拒绝我,我看得出它多用了些力气。它显然是帮助我,拉着我爬坡。

    很快地,我与老黑就熟了,有了感情。

    牛去的地方,总是草色鲜美的地方,即使在一片荒凉中,牛也能找到隐藏在岩石和土包后面的草丛。我发现牛的鼻子最熟悉土地的气味,牛是跟着鼻子走的。

    牛很会走路,很会选择路。在陡的地方,牛一步就能踩到最合适、最安全的路;在几条路交叉在一起的时候,牛选择的那条路,一定是到达目的地最近的。我心里暗暗佩服牛的本领。

    有一次我不小心在一个梁上摔了一跤,膝盖流血,很痛。我趴在地上,看着快要落山的夕阳,哭出了声。这时候,牛走过来,站在我面前,低下头用鼻子嗅了嗅我,然后走下土坎,后腿弯曲下来,牛背刚刚够着我。我明白了:牛要背我回家。

    (A)我骑在老黑背上,看夕阳缓缓落山,看月亮慢慢出来,慢慢走向我。我觉得月亮想贴近我,又怕吓着了牛和牛背上的我,月亮就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整个天空都在牛背上起伏,星星越来越稠密。牛驮着我行走在山的波浪里,又像漂浮在高高的星空里。不时有一颗流星,从头顶滑落。前面的星星好像离我们很近,我担心会被牛角挑下几颗。

    牛把我驮回家,天已经黑了多时。母亲看见牛背上的我,不住地流泪。当晚,母亲给老黑特意喂了一些麸皮,表示对它的感激。

    秋天,我上了小学,两个月的放牛娃生活结束了。老黑又交给了别的人家。

    半年后,老黑死了,据说是摔死的。听到这个消息,我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人们都觉得好笑,他们不理解一个小孩和一头牛的感情。

    前年初夏我回到家乡,专门到童年放牛的山上走了一趟,在一个陡坡上,我找到了我第一次拉着牛尾巴爬坡的大石阶,上面有两处深深凹下去,是两个牛蹄的形状,那是由无数头牛无数次地踩踏成的,肯定,在三十多年前,老黑也是踩着这两个凹处一次次领着我上坡下坡的。

    (B)我凝望着这两个深深的牛蹄窝。我嗅着微微飘出的泥土的气息和牛的气息。我在记忆里仔细捕捉老黑的气息。我似乎呼吸到了老黑吹进我生命的气息。

    我忽然明白,我放过牛,其实是牛放牧了我呀。我放了两个月的牛。那牛却放了我几十年。

    也许,我这一辈子,都被一头牛隐隐约约牵在手里。

    有时,它驮着我,行走在夜的群山,飘游在稠密的星光里……

    1. (1) 请你从文中筛选或概括能够体现出这一过程的关键词语,补充“我”对老黑感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感激→→怀念

    2. (2) 第15自然段“我暗暗佩服牛的本领”,联系上文概括,牛有哪些本领?
    3. (3) 从文中的A、B两句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赏析,走近人物的内心。

      句子:(   )赏析:

    4. (4) 结合全文谈谈对25段这句话的理解。
三、作文(50分)
  • 10. 写作

    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⑤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⑥不得抄袭。

四、附加题(10分)
  •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A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A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1. (1) 选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篇目名),作者是,选段中的A是
    2. (2) 你是怎样理解“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这句话的?
    3. (3) 从整部作品看,选段所在的篇目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