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

更新时间:2022-10-30 浏览次数:42 类型:开学考试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3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piāo悍    戏xuè    yán席    咬文jiáo字 B . jiàn或    记diàn     诡juě    不jīnɡ而走 C . jī    雷tínɡ    首qí    孜孜不倦zhī D . 刻qǐnɡ    拘ní    情yí    自惭形秽suì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仁立    暮霭    肆无忌惮    千均之力 B . 怯懦    帐簿    取义成仁    芒刺在背 C . 伶俐    惋惜    不屑置辩    哗众取宠 D . 闲遐    取缔    吹毛求疵    无精打彩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 , 长期观察。 B . 每逢佳节,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 是坚守岗位的人们的一种奢望。 C . 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 , 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D . 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苏炳添首当其冲 , 率先跑过终点,夺得国际田联百米大战的冠军。
  • 4.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是转折复句。 B . 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C .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他的诗歌创作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 D .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南宋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9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韩青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提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己。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领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 , 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文有删改)

    1. (1) 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坚定的重要性 B .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C . 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 D . 坚定让生命会变得更美好
    2.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梅山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 . 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 . 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旨在阐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 . 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3. (3) 下列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战国时期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 B . 《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C . 文天祥被俘后,抵制各种诱惑,在《正气歌》中写下“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的句子,以表明心志。 D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三、古诗文阅读(共27分)
  • 6.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范仲淹)

    (乙)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①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②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③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④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⑤敛棺椁⑥皆所未具。公怃⑦然,即彻⑧宴席,厚赒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范仲淹罢宴》)

    【注释】①僚属:部属。②缞绖:(cuī dié),丧服。③亟:(jī),急迫地。④寓居士人:寄居在外地的读书人。⑤赗:(fèng),送给丧者助葬的车马、束帛等物。⑥棺椁(guǒ):下葬的物品。⑦怃:(wǔ),失意。⑧彻:通“撤”。⑨赒:(zhōu),救济。

    1.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则有去怀乡 国:国家 B . 异二者之为 或:也许 C . 未举    觞:酒杯 D . 于邠    卒:死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属予作文以记               厚赒给 B . 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使毕 C . 重修岳阳楼                寓居士人卒于邠 D . 满目萧                  公怃
    3. (3)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记”是一种文体,属于散文的范畴.甲文是一篇融叙事、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体的优美散文. B . 甲文将”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览物之情进行对比,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不屑。 C . 乙文“公亟令询之”中,一个“亟”字表现了范仲淹体恤百姓、关爱百姓的急切心情。 D . 乙文最后坐客感叹泣下,既是被范仲淹的行为感动,又是对客死者的同情。
    4. (4) 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 B . 颔联寓意深刻,以形象化的勾画,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C . 颈联虚实结合,以山雨将至时眼前实景叠加秦苑、汉宫等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D . 尾联是对行人的嘱托,是劝告友人不要沉溺往事,要学眼前东流的渭水,顺其自然。
    2. (2) 开篇之“愁”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请简要概括诗中写到了哪些“愁”。
  • 8. 默写填空。
    1. (1) 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我爱这土地》艾青)
    2. (2) 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李商隐)
    3. (3)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4. (4)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
    5.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四、现代文阅读(共28分)
  • 9.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贫困户

    郑俊甫

    ①去年年初的时候,单位在扶贫驻点村开展了一项“一对一帮扶”活动。我接到了任务,帮扶对象是一个女孩。

    ②女孩从小父母就不在了,她是跟着姑妈长大的。女孩很懂事,也知道用功,高中毕业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学,学医。她说,她这些年里遇到了太多的好人,觉着只有学医,才能报答于万一。

    ③女孩的扶贫项目很简单,我只需要帮她准备资料,申请扶助资金就可以了。但是领导不这么认为,领导觉得扶贫不单单是物质上的,精神层面的也很重要。于是,我加了女孩的微信。女孩很腼腆,很内向,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她才同意每天晚上八点以后,跟我在微信上聊聊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兼而发上一条朋友圈,算是给过去的一天画上一个句号。

    ④女孩的朋友圈和她的生活一样,清汤寡水,每次都是两张图,一句话。图片的拍摄地点大都是在教室或者图书馆,作为主角的女孩,短发、圆脸,一身非黑即白的运动装,眼睛永远盯着书本,像是书本上藏着她所有的远方和希望。

    ⑤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学生嘛,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大家也许都这样吧。久了,又觉得不解,大学的生活难道不是斑斓多彩、摇曳多姿的吗?为什么要把日子过成素描的样子?

    ⑥那天,我很随意地问了一句:“每天都是这样学习到很晚吗?”

    ⑦她“嗯”一声,又在微信里发出一个摇头的表情包,说:“也不是,有时候……嗯……也跟同学出去玩儿。”

    ⑧“可我从来没见你在微信里发过。下次跟同学一起出去的时候,也发个朋友圈好吗?”我提醒道。

    ⑨女孩不吭声儿,半天,才小心地回了一个字:“嗯。”像是躲在街角,怕被人撞见的一只猫咪。

    ⑩可是一连几天,我还是在朋友圈里见到她清心寡欲静坐读书的样子。困在我的朋友们发布的关于一顿美食、一场电影、一件华服抑或一段诗与远方的旅行的动态中间,她的朋友圈动态像是闯进鹤群的一只小鸡,格格不入。

    ⑪我觉得有必要跟她认真谈一谈了,这样压抑的生活,会让一个人的心理出现问题的。于是,我就问了,很郑重很严肃地问了。我问她为什么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哪怕是点点滴滴的快乐,也是生活的调料和颜料啊!

    ⑫女孩又一次沉吟良久,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说:“我是贫困户,我花的钱都是助学金和扶贫资金,怎么可以在朋友图晒美食晒旅行?那不是太不懂事了吗?”

    ⑬原来如此。我觉得自己太大意也太失职了。一对一帮扶了这么长时间,每天自以为很贴心地嘘寒问暖,竟然不知道对面的那个人在想什么,不知道她的内心背负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⑭我把女孩的情况向局领导做了汇报。领导是个有点儿文艺情结的中年男人,他叹了口气,说:“多善良的女孩呀!心地善良才会背负这么大的心理包袱,总觉得欠了别人什么。以后要做的,就是打消她的心理负担。”顿了一下,领导又盯着我,挥着手强调说:“我说的是打消她的心理负担,不是打消她心底的那份善良。明白吗?”

    ⑮我点了点头,然后上网淘了两本心理学方面的书,一边临时抱佛脚,一边寻找着突破口。为了改变她的观念,我花了相当大的精力、相当长的时间,跟她聊生活的本质和扶贫的意义。聊到最后,我总结了一句话:“除了个别好吃懒做的寄生虫特质的人,大部分人的贫困都不是自身的错,而让他们和正常人一样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这个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权利站在阳光下笑,站在草地上歌唱,也有权利把笑声和歌声传达给更多的人。”

    ⑯女孩显然认可了我的观点,慢慢地,她开始在朋友圈分享她的快乐了。她坐在校园的餐厅里,开心地啃着一只鸡腿;她走在那个城市的小巷,用心地拿镜头捕捉着经年的建筑和爬满高墙的青藤;她跟朋友骑着单车,穿行在城市自由的风里;她举着一张电影票,瞪大着一双美丽的写满倾诉欲望的眼睛。

    ⑰我每次都在下面点赞,顺便听她分享一些快乐背后的故事。那些故事很小,很不起眼儿,但却洒满了阳光,让人在冬日里每每念及,心生温暖。

    ⑱帮扶任务结束那天,我给她留言说: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方向,把生活过成雨后彩虹的样子。”她很快就回复了,三个字:“谢谢您!”她的话后面,跟着两个可爱的表情,一个是“加油”,一个是“微笑”。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改动)

    1. (1) 选文中女孩的“善良”有哪些表现?
    2. (2) 第⑯段画波浪线句子能否删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3. (3) 选文标题换为“不一样的帮扶”更好,请谈谈你的意见和理由。
    4. (4) 文中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5. (5) 谈谈你对⑱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 10.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

    ①每次疫情发生,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疫苗。作为消灭疫病的终极武器,疫苗有最低的成本,更有先发制敌的优势,无疑成了公众的希望。

    ②人类第一次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怎样诞生的呢?据专家介绍,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而且是我国首创。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3000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30%。在18世纪末,每年大约有40万欧洲人被天花病毒夺走生命。天花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汉代,古人称之为“痘疮”。晋代的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在与天花的长期斗争中,人们发现了一些规律:感染了天花的人,不一定都会死,一旦活下来,就不会再感染天花。在“以毒攻毒”的观念引导下,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③那么疫苗是靠什么开展工作的呢?专家认为,“狼来了”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当细菌或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它们会攻击细胞并试图无限繁殖。这种入侵被称为感染,而感染是导致疾病的原因。当然,人体也不会对敌人的侵扰坐视不理,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调动多种武器来对抗感染。人体第一次接触到细菌或病毒时,也许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有需要的杀敌工具,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过抗体来克服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如何保护身体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如果身体再次遇到同样的敌人,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

    ④如何在不让自己感染的情况下,又能让免疫系统记住那些可能会登门拜访的细菌和病毒?于是科学家设计出可以模拟细菌或病毒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性“硬核”的疫苗。将其注射到人体中,让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大敌当前,展开战备动员,并且牢牢记住这种细菌或病毒的面目,下次如果真正的敌人来袭,免疫系统就可以立即被激活,并全力投入成斗。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疫苗对免疫系统喊了一声“狼来了”,免疫系统开始筹备弹药,下次狼真的来了,免疫系统就可以马上给予充分回击。

    ⑤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可以设计出疫苗呢?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外界微生物入侵导致的疾病,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都可以设计疫苗来抵御,但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比如艾滋病,其病毒有极其特殊的逃避免疫系统机制,很难设计疫苗;有些病毒变异速度很快,广泛传播,也没有必要专门研发疫苗和大量免疫接种。

    (选文有改动)

    1. (1) 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疫苗。 B . “人痘”为我国首创,也是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 C . 疫苗设计针对细菌或病毒,模拟其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硬核”。 D . 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也许”去掉后不影响表意的准确性。
    2. (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在人类社会肆虐了3000年的时间 B . 人们发现了一些规律:感染了天花的人,都会死,一旦活下来,就不会再感染天花。 C . 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D . 对于能逃避免疫系统的病毒和变异速度很快的病毒,人类完全不能设计疫苗。
    3. (3)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疫苗是怎样阻遏病毒感染的?
五、语言运用(共8分)
  • 1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1. (1)

      如图是2022北京冬奥会的会徽。阅读下面文字,用说明性的语言简要介绍会徽的主要内容。(不少于70字)

      会徽名为“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主题图案把汉字与滑冰运动员、滑雪运动员的形象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

    2. (2)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引导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六、名著阅读(共6分)
  • 12. (2021·南充) 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逵道:“叵耐这厮无礼,却在这里夺人的包裹行李,却坏我的名目,学使我两把板斧,且教他先吃我一斧!”劈手夺过一把斧来便砍。

    材料二:大众听他两张口一样声,俱说一遍,众亦莫辨。惟如来则通知之,正欲道破,忽见南下彩云之间,来了观音,参拜我佛。我佛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

    1. (1) 李逵口中“这厮”是(填名字),如来佛祖所说的“假行者”指的是(填名字),从所填二人中任选一人,谈谈其这样做的目的

    2. (2) 针对上题所填二人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七、表达与写作(共60分)
  • 13. 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装点着我们的世界,也装点着我们的人生。在你的生命历程中,哪一种色彩曾讲述你人生的故事,哪一种色彩曾带给你感动与启迪,哪一种色彩又给予你前行的力量?

    请以“那一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①任选一种颜色(可在所选颜色前添加适当修饰语)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