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2-10-28 浏览次数:5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下列对废光盘的处理方式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 . 泼上汽油焚烧 B . 倾倒入江河中 C . 深埋于土壤中 D . 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
  •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铜做导线 B . 铁制炊具 C . 黄金压成金箔 D . 木材用作燃料
  • 3. (2018九上·雁塔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照明用的白炽灯灯泡内不能有氧气存在,否则通电时容易被氧化而烧坏,因此要在灯泡中充入氮气或氩气并且密封。为了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有些白炽灯灯泡中灯丝的支架上附着少量的某种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可能是(   )
    A . 红色油漆 B . 红磷 C . 氧化汞 D . 高锰酸钾
  • 5. (2021九上·南海期中) 化学实验室中的仪器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以下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 . 量筒 B . 烧杯 C . 试管 D . 集气瓶
  • 6. 要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 燃着的木条 B . 闻气味 C . 带火星的木条 D . 澄清的石灰水
  • 7. 蜡烛燃烧时,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石蜡受热先熔化 B . 产生的火焰分三层 C .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 . 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 8. (2020九上·榆阳月考) 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 . 大于10mL B . 小于10mL C . 等于10mL D . 无法确定
  • 9.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的变化得出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化物,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某同学用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加热制取氧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1.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分析下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1. (1) 食品包装袋内可充入以防腐,这是利用了其的性质。
    2. (2) 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体现了氧气的性,动植物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事例还有(填一种)。氧气用于炼钢利用了其(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 (3)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城市夜晚的霓虹灯),原因是;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稀有气体属于。氦气可用于填充气球,原因是
    4. (4) 空气污染会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较多,请举一例:。为了使天空更蓝,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有(写一种)。
  • 12. 同学们在化学实验课上完成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 (1) 图1:仪器a的名称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停止加热时,先,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2. (2) 图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3. (3) 图3:为检验木炭的燃烧产物,可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
三、综合题
  • 13. 以空气等物质为原料可合成氨气、尿素,以下是简易生产流程的一部分。

    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 (1)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原理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不同。
    2. (2) 写出合成塔①中合成氨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 (3) 写出合成塔②中合成尿素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四、科普阅读题
  • 14. 科普阅读题

    空气“充电宝”

    电,是当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为阻止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再生能源开始逐渐替代燃煤用来发电。然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受到天气变化影响,非常不稳定,直接用这些不可控的能源来并网供电,将给人们的用电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安全并网,中国科研人员想到了利用空气做成“充电宝”,来储存和控制这些不可控的新能源。建在河北张家口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是全球第一台百兆瓦级别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规模可以达到400兆瓦时。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中,我国实现了从追赶到领先的跨越。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能量存储技术。储电的时候,电力驱动压缩机压缩空气,电能转换成压缩空气的势能,这些压缩后的空气被输送到地下密封存储起来,也就完成了能量的存储。在需要供电的时候,释放出压缩空气,高压的空气经过加热,进入膨胀机,变成常压的空气,在此过程中带动发电机发电,空气的压缩势能也就转化成了电能。

    从2016年至2021年,我国一座座自主研发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陆续建成。如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供电系统,利用废弃了的千年古盐穴来储存压缩空气,年发电量达1亿千瓦时,全年可节约标准煤(煤主要含有碳元素)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8万吨。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 (1) 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存在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2. (2) 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煤燃烧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写出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3. (3) 请写出空气压缩储电时,能量的转化形式。
    4. (4)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电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5. (5)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有利于缓解哪种环境问题?
五、综合题
  • 15.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纯净物,A与B在常温下均为液体,C能供给呼吸,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物质B的名称是  。
    2. (2) 由A生成B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3. (3) 若E为黄色固体,则E在C中反应的现象是  。
    4. (4) 若C与D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白烟,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 16.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和再认识。

    1. (1) 【经典赏析】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填物质名称)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 (2) 【实验探究】同学们按照图2所示装置,进行了分组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中空气体积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进入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

    3. (3)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出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写1条)。
    4. (4) 【实验改进】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图3所示装置,选用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在20mL刻度处,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

      实验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向左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5. (5) 开始实验时,先将弹簧夹松开,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红磷燃烧后,一开始活塞的运动方向为,反应完全并冷却至室温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填整数)mL刻度处。
  • 17. 某小组同学在完成实践作业时,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刚刚切好的土豆片上,发现土豆片上立即冒气泡,他们对产生的气体、土豆片是否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以及土豆片为什么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1. (1) 任务一:检验产生的气体

      同学们先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后加入一定量的新鲜土豆片,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有产生。

    2. (2) 任务二:探究土豆片是否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假设】土豆片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同学们设计并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方案

      ①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极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

      土豆片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另取5mL水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新鲜的土豆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土豆片不能使水分解产生氧气

      ③另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新鲜的土豆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 (3) 【反思评价】

      在上述探究实验中,“实验步骤①”和“实验步骤②”起的作用是

    4. (4) 小萌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在步骤③前后,各对土豆片进行一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个实验:利用步骤③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分别是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最终得出土豆片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5. (5) 任务三:了解土豆片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原因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表达交流】

      写出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