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韩城市新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11-07 浏览次数:3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均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你选出来。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 1. 进入现代社会,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以下社会生活场景对青少年可以起到积极影响的是(    )

    ①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②航天员在空间站为中学生授课

    ③一些孩子每天聚集在一起玩网络游戏   

    ④网民热切关注美国国务卿窜访台湾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以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以下各项中社会关系属于同类的是(    )

    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舅舅   

    ②哥哥姐姐、姥姥姥爷、网络好友

    ③同班同学、合作伙伴、革命战友   

    ④陕西老乡、事业伙伴、经理助理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3. 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敏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9:00——旁听社区居民议事会日常议事

    14:00——组织绘画社团的集体写生,然后与社员们一起野炊

    18:00——观看新闻联播,了解近日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

    这启示我们(    )

    ① 个人的社会生活空间随着成长不断延展   

    ② ②要学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③探索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④要关心国家发展,并准备为之分忧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4. 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等等。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暑期报名参加研学旅行活动   

    ③ 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④ 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⑤ ④封闭自我,凡事都闷在心里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5. 近年来,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兴起,视频制作、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方式孕育而生,互联网灵活就业人员已多达上亿。这折射出(    )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互联网成为了社会生产的新工具

    ③互联网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④互联网代替了落后的传统行业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名画书法、陶瓷玉雕不再是玻璃展柜内冷冰冰的“藏品”,而是以高清的面貌出现在多款有温度、有情怀的数字产品之中。“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等产品上线后,零距离观赏唤起了更多年轻人关注文化遗产、守护中华文明的热情。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互联网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   

    ②互联网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③互联网上的文化交流会受到地域限制   

    ④互联网拥抱传统文化,也丰富了自身传播内容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7. 2022年5月17日,第十届“共享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正式启动。大赛自开创以来,秉承“共享科技资源、成就创新梦想”主题,通过互联网及开源技术平台,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元素的互动。这(    )

    ①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所需要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

    ②可以加速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③印证了互联网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④将不可避免的降低科技领域从业者的原创积极性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8. “刷微博,浏览新闻,看微信朋友圈,一天不更新,就感觉跟不上时代了!但关了手机、合上电脑却又想不起来刚才到底看了什么,说不出所以然。”这是因为(    )

    ①互联网上的信息都是虚假、不良的   

    ②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了人们的选择

    ③碎片化信息影响了人们的思考深度   

    ④虚拟交往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9. 网络媒介素养是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以下场景中人物没有具备这种能力的是(    )

    ①某主播诱导直播间网友冲动打赏

    ②小秦通过“网信办”举报中心投诉一名“键盘侠”

    ③某自媒体编造低俗、恶趣味的短视频调侃农村

    ④李某随手将看到的“唐山被打女子已去世”消息转发至朋友圈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0.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八年级某班举行网络谣言识别大赛,以下素材中你认为属于谣言的是(    )

    ①今年七月有五个周五,五个周六和五个周日,这种现象823年才发生一次,叫做“钱袋子”,转发此消息,四天内钱会来找你!祝你发大财!

    ②国家卫健委通报,8月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7例。

    ③2022年8月1日,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南海、渤海部分海域以8海里为半径范围进行实弹射击。所有船只禁止驶人。

    ④我们城市据说有几千个病例,已经控制不住了。明天起要实行封城,大家快出门抢购生活物资。紧急!紧急!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22年9月,为了迎接秋季开学,某地交警积极对学生接送车辆进行疏导,并对违停的车辆进行清理,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实现了校门前的安全畅通。这充分体现了(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社会管理成本   

    ④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2. 对下图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

    ① 社会规则有利于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   

    ② ②违反社会规则的处罚都是强制性的

    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④社会规则促使人们各尽其责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3. 北京218号新冠肺炎感染者张先生得知自己是密接后,立即向社区报备,并选择独自在车内隔离10多个小时,期间未与任何人接触,也未进小区。他的行为启示我们(    )

    ①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要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③遵守规则就要牺牲个人利益   

    ④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4. 近年来,全国各地交通条例中都增加了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的规范标准:不礼让行人罚款200元,扣3分……这说明(    )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遵守交规是每位驾驶员都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③监督、奖惩等外在约束有助于规则的落实

    ④调节行为的规则有很多,但不包括交通条例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5. 在校园生活中,当你看到有人乱扔垃圾、乱倒饭菜时,下列劝导方式恰当的是(    )

    ①严厉批评教育,不服气就对其加大惩罚力度

    ②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③适可而止,无效时向学校管理人员及时反映

    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确告诉不该做的原因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
  • 16. 社会生活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社会,在社会中成长,某班准备开展一次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1. (1) 【活动设计】

      为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以及两种活动形式。

    2. (2) 【观点提炼】

      小敏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认为,鲁滨趾能在孤岛生活28年,说明社会对个人也不是那么重要。对此小磊讲述了一个故事来表达不同观点:

      俄罗斯发现有一位7岁的“鸟孩”,从小在家中被母亲当鸟儿一样饲养,家人不与他说话、交流,他也从未外出与人交往,使得他直到七岁还和小鸟一样只会叽叽喳喳地说话。

      请你结合所学,提炼小磊想要表达的观点。

    3. (3) 【意义阐述】“双减”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下面是陕西某中学给八年级学生设计的“十一”假期作业清单:

      作业清单

      作业1: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业2:参加一次农业生产劳动

      作业3:到兵马俑、华山观光

      作业4: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宣传

      以上这份“特殊”的假期作业有何积极意义?

  • 17. 网络空间
    1. (1) 【资料透视】小卫为了解互联网的发展,特意整理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数据时代2025》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互联网将产生175ZB数据总量。(以25MB/s速率计算,需要10亿年才能下载完成)。

      资料二:近年来,网络信息检索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搜索引擎、智能浏览器、一站式信息检索服务蓬勃发展。网民轻点鼠标便可迅速找到心中所需。

      资料三:某机构调查显示,约70%的网民微信好友数量超过50人,且好友分布极广,不仅包括身边的家人,同学,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

      请你运用所学,分别解读上述资料。

    2. (2) 【栏目点击】人民网依托“领导留言板”推出《人民建议》栏目,长期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征集良言益策。从“我给两会捎句话”到“全民健身拥抱冰雪”,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建言征集”到“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问题与建议征集”,栏目上线以来,已收到近5万件群众建议,不少“金点子”获得了相关部门回应与采纳。

      《人民建议》栏目的成果反映了互联网的哪一优势?请简要阐述。

    3. (3) 【知识探究】2022年3·15晚会上,央视报道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免费WIFI”类APP不断自动启动,读取用户信息,一天之内访问位置信息高达6万余次;一些儿童智能手表被诱导下载恶意程序,后台获取用户的位置、声音、影像等信息……这些报道引起一片轩然大波,消费者对此怨声载道。

      上述材料印证了哪些教材知识?

  • 18. 合理用网
    1. (1) 【数据阅览】以下是一组关于中国青少年网瘾状况的数据:

      请分析以上数据,说明其反映的问题。

    2. (2) 【警示诉说】小刚本想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却被小窗口处的短视频打了岔;浏览了一会短视频后,目光又停留在网页弹出的游戏画面上……两个小时后,小刚猛然警觉自己原本是要查找学习资料的。

      结合小刚的“学习过程”,谈谈我们应如何看待网络信息。

    3. (3) 【观点陈述】据统计,我国未成年网民参加粉丝应援的比例达到8%,其中初中生群体是主要参与者,粉丝群体呈现低龄化趋势。同时“饭圈”乱象愈演愈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恶意营销等现象不绝于耳,破坏网络生态,人民群众反响强烈。基于此,某校特组织了一次“网络生活有界限”专题讲座。

      如果请你在此次讲座上发言,你会说些什么?

  • 19. 规则意识
    1. (1) 【补充笔记】在预习《社会生活有秩序》一节内容时,小秦收集了一组图片:

      根据上述图片,小秦整理了以下预习笔记: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状态。

      ②以上场景说明社会秩序的内容较为广泛,比如有:秩序、秩序、秩序,等等。

      请你根据所学,帮助小秦完成笔记内容。

    2. (2) 【阐释关系】古语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2022年夏季,兰州市疫情暴发后,各级政府果断对一些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人员停止流动。尽管广大市民积极配合,仍有极少数"犟总"为追求自由或拒做核酸检测、或聚众娱乐、或随意走动。对此,政府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或强制隔离,使疫情得到快速控制。

      结合“犟总”们的行为,阐述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3. (3) 【研读条例】某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沿用十余年之久,近年来该条例在处理社会纠纷乱象时频频出现问题,引发公众质疑。基于此,2022年该地着手修改条例,并印发修改稿草案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①结合材料,探究修改规则的必要性。

      ②助力该条例的修改,该地市民应怎样积极行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