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阶段...

更新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5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46分)
  • 1. 古埃及人因经常测量被尼罗河定期泛滥冲毁田亩的面积的需要,催生了古埃及的数学与几何学。这反映了古埃及(    )
    A . 是世界上最先进文明 B . 农业经济促进文明产生 C . 奠定了西方文明基础 D . 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
  • 2. 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多万块石灰石,每块平均重2300公斤。据估计,大约84000劳力每年工作80天,耗时20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    )
    A . 环境的优越 B . 城市的兴盛 C . 王权的强大 D . 战争的频繁
  • 3.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
    A . 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商业的繁荣 B . 是一部体系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 . 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D . 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4.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于印度而言,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关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国王属于婆罗门,掌控一切 B . 早期的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C . 一吠舍男子迎娶婆罗门女子 D . “不可接触者”属于首陀罗
  • 5. 雅典“公民大会所通过的法令都刻在石碑上,然后公布于广场之上。城邦所有的法令、法律、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这说明雅典民主制注重(    )
    A . 公民的参与 B . 决策的公正 C . 政策的执行 D . 公民的监督
  • 6. 罗马的元老院广场上,一个衣衫褴褛、篷头垢面、声音嘶哑的老人哭诉:“罗马人,你们看呐!”他脱下上衣,袒露出胸前背后的累累伤痕,“这些,除了为国家打仗留下的,就是债主用鞭子抽打的。”受此事件影响,平民们同贵族展开斗争,最终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保民官的职责是(    )
    A . 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B . 主持日常政务人民大会 C . 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D . 负责制定《十二铜表法》
  • 7. 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颁布了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便实施于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由此可见,罗马法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B . 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 C . 民主制度达到鼎盛 D . 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 8. 下图为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开始建造的帕特农神庙的遗址。他执政时期的主要成就有(    )

    A . 建立等级制度 B . 扩大公民权利 C . 灭亡波斯帝国 D . 创立“元首制”
  • 9. (2022·潍坊) 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这说明《荷马史诗》(    )
    A . 包含着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 B . 是古埃及宝贵的文学遗产 C . 奠定了欧洲民主政治的基础 D . 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
  • 10.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据此对罗马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B .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 罗马法与雅典民主制一样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有参政机会 D . 罗马法所维护的政治制度成为后世确立政体的典范
  • 11.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下图的史料可以用来解读(    )

    A . 大学的兴起 B . 庄园的出现 C . 城市的自治 D . 公历的缘起
  • 12.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让自己的士兵全部加入基督教。他这么做是因为(    )
    A . 罗马教会有重要地位 B . 法兰克王国实力强大 C . 已获得部下广泛支持 D . 要挽救基督教的发展
  • 13. “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普待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材料说明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之间是(    )
    A . 契约关系 B . 对立关系 C . 平等关系 D . 雇佣关系
  • 14. 下图为欧洲中世纪庄园领地结构示意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中世纪西欧庄园(    )

    A . 属于自给自足单位 B . 已经出现雇佣关系 C . 具有社会管理功能 D . 经济职能大于政治
  • 15. 法国国王1437年下令取消巴黎大学免税的特权,1445年又免去巴黎大学的司法特权,1449年再取消巴黎大学师生的罢课权。可知中世纪大学(    )
    A . 有相对的独立性 B . 逐渐走向了衰落 C . 受政治因素影响 D . 是城市经济产物
  • 16. 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下图为牛津大学校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

    A . 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大 B . 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 . 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 . 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 17. 《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 .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 .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C . 保证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D . 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 18. 下图中的“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的徽记,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原国王的弟弟逃亡,后将其女儿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双头鹰徽记由此成为莫斯科公国国徽。莫斯科公国使用“双头鹰徽记”的目的是(    )

    A . 印证婚姻的合法地位 B . 彰显国家的正统地位 C . 对封建割据势力镇压 D . 为扩张寻找精神动力
  • 19. 武士和武士集团是日本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社会阶层。武士是(    )
    A . 幕府统治集团培养效忠国家的忠实奴仆 B . 天皇建立保护国家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军队 C . 地方政府建立起来的保护自身利益的武装力量 D . 地方豪强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
  • 20. 麦地那、麦加、耶路撒冷一起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地。与麦加有关的事件是(    )
    A .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B . 伊斯兰教的创立地 C . 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D . 《天方夜谭》的诞生地
  • 21. “由于它所处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使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三个特点——宗教本位、承上启下、连贯东西。”“它”是(    )
    A . 古埃及文化 B . 古印度文化 C . 古希腊文化 D . 阿拉伯文化
  • 22. 从9世纪开始,西欧的经济、人口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增长。自从西方人重新夺回对地中海的控制权后,东方贸易的繁荣为西欧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长途贸易的兴起造就了一批商业中心城市。材料表明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
    A . 推动了西欧人口的快速增长 B . 是由于商业贸易的繁荣 C . 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D . 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
  • 23. (2021·贵港)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但这场反封建运动却采取了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B . 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C .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态度不够坚决 D . 借助古典文化有助于减小斗争阻力
二、材料题(24分)
  • 24. 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具有区域性、多元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是契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四: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大国崛起》

    1. (1) 将材料一图所示文明成果与其在地图中的诞生地对应写下来。

      ;⑥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亚历山大征服战争的影响。
    3. (3) 材料三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持何观点?列举两个史实证实此观点。
    4. (4) 阅读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大化改新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这场改革运动有何影响?
    5. (5)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特点。
  • 25. 从中世纪晚期开始,欧洲社会在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推动了欧洲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一时期,人们取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瑞士)布克哈特

    1. (1) 请根据材料一的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材料二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列举一部可以使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意大利文学作品。
    2. (2) 结合两则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