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3-02-21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轮胎变形 B . 玻璃破裂 C . 燃油燃烧 D . 行李掉落
  • 2. 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古代炼丹术违背了自然规律,对化学的发展毫无作用 B .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C .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D . “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 3.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氢气能用于填充气球 B . 冬天清晨枯草上会结霜,说明空气中含水蒸气 C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 D . 稀有气体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 4.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符合环保主题的做法是(   )
    A . 为保护环境,把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B . 焚烧落叶,爱护环境 C . 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 . 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 5. (2017·西青模拟)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 . Si B . Fe C . Al D . O
  • 6. 下列图示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过滤 D . 检查气密性
  • 7. 2020牛5月5日,用液氢作推进剂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液氢(H2)属于(   )
    A . 氧化物 B . 单质 C . 混合物 D . 化合物
  • 8. 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 “点石成金”一一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会发生变化 B . “花香四溢”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热胀冷缩”一一分子间间隔发生了改变 D . “釜底抽薪”一一清除可燃物
  •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
  • 10.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2 C . +4 D . +6
  • 11. 右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B . 氮的元素符号是Ne C .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g D . 碳、氮、氧三种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 12.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高楼层发生火灾,乘电梯离开 B .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利用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遇到森林着火时应该顺风逃跑
  • 13.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分子的运动

    探究燃烧的条件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从而导致酸雨 B .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 C . 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可减小灶具进风口 D . 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 15.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很多人试图把二氧化氯加入加湿器中对空气进行消毒,但专家并不认可这种做法。下列是制取二氧化氯的方法: , X的化学式为(   )
    A . NaCl B . H2 C . Cl2 D . HClO
  • 16. 羟氯喹(C18H28ClN3O)具有抗病毒活性功效,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疯狂带货”,在美国被抢购一空。关于羟氯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羟氯喹由18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 . 羟氯喹中碳、氢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28 C . 羟氯喹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羟氯喹不属于氧化物
  • 17.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 ”、“”、“ ”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属于分解反应 B . 可能是氧气与一氧化碳的反应 C . ”可能是催化剂 D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
  • 18. 小刚有一天复习化学时,发现自己归纳总结的内容有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
    A . 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硫酸铜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B .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C . 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 .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 19. 在实验室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酒精和食醋

    尝味道

    B

    氮气和二氧化碳

    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C

    硬水和软水

    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氢气和甲烷

    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木炭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 B .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  一定量的镁条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二、填空题
  • 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氩气

      ②氢氧根离子

      ③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④标出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2. (2) 写出符号“2SO3”中数字的含义。

      ①“2”表示

      ②“3”表示

  • 2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现有下列三种物质,请用适当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A.干冰          B.氮气           C.石墨

      ①能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

      ②能用作电极的是

      ③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 (2) 今年两会上,能源,环境和安全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碳达峰、碳中和也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化石燃料仍然是当今的主要能源,它包括煤、天然气和,属于(“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②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新能源的是(填字母)。

      A.氢能源汽车          B.太阳能路灯          C.燃煤发电

  • 23.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 (1) 第2周期ⅡA族的元素名称是
    2. (2) 图1中A、B、C、D粒子共表示种元素,其中粒子C在化学反应中是通过(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的,其化学符号为

    3. (3) 碘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其化学性质与题目给出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相似(填元素符号,写出一个即可),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
    4. (4) 第9号氟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雕刻玻璃,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 水是生命之源,但人类能利用的淡水约为水的总储量的0.7%。“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 (1) 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b试管连接电源的极(填“正”或着“负”),在水中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反应的方程式为:
    2. (2) 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3. (3) 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 . 用洗菜水浇花 B . 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C . 农业常采用喷灌、滴灌 D . 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
    4. (4)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实验室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三、综合题
  • 25. 已知A、B的组成元素相同,其在常温下均为液体,E在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它们相互转化如图所示(→表示反应物转化成另外的物质)请推断: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2. (2)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所属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是
  • 26.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某同学将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有
    4. (4) 与装置B比较,指出C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27. 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 , 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多少种可能?”

    【猜想与假设】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②只有CO2 ;③既有CO,又有CO2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会立即变成蓝色。

    1. (1)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根据小雨的设想,请你完成填空:

      ①若试纸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只有CO2

      ②若,则只有CO。

      ③若,则既有CO2 , 又有CO。

    2. (2) 【实验验证】经过思考,小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氮气。

      ②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A处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

    3. (3) 【反思与评价】

      ①该实验开始时通一会氮气的目的

      ②实验过程中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金属网罩,其作用是:

      ③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四、计算题
  • 28. 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称取12.5g珍珠粉样品,进行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g(杂质不参加反应),试计算:
    1. (1) 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g。
    2. (2) 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和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温馨提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