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高州市十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2-10-17 浏览次数:5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写上答案。(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2022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了中国古语:“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一古语启示我们(   )
    A . 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                B . 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实现梦想 C . 人人都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D . 实现梦想要从难事做起
  • 2. 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麻雀看见了,非常羡慕,也学鹰的样子,猛扑到公羊身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牧羊人见了,便跑过去捉住了它。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
    A . 鹰是很强大的 B . 正确认识自己很重要 C . 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D . 要积极向他人学习
  • 3. (2021·苏州)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启示我们( )
    A . 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 B . 他人的评价至关重要 C .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 D . 不必改正自己的缺点
  • 4. (2022七下·定远开学考)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在认识自我问题上启示我们(    )
    A . 要善于倾听他人的评价 B . 别人的批评都是正确的 C . 只需要倾听他人的批评 D . 不能盲从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 5.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这要求我们(   )
    A . 做更好的自己,不断成长     B . 做更好的自己,主动改正缺点 C . 做更好的自己,学会扬长避短     D . 做更好的自己,不要与他人比较
  • 6. 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

    ①体现了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②有利于打开学生生命的视窗,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

    ③只要有学习的心态,生活处处是学习  

    ④说明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过时,不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2022·龙东) 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学习方法。以下做法可取的是( )
    A . 甲同学每天学习到很晚 B . 乙同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C . 丙同学每天大量地刷题 D . 丁同学从此回家后不再完成作业
  • 8. 在怀远县某村,不少学生都利用假期的闲暇时间结伴来到村上的农家书屋阅读各类书籍。同学们表示,通过在农家书屋学习,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可见(   ) 

    ①学习让人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能满足人的一切需求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④学习能时刻给人带来快乐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1七上·番禺期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会学习需要(   )
    A . 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B .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C . 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D .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 10. 下列选项中,关于接纳与欣赏自己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②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③欣赏自己的努力                        

    ④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1. (2021七上·柯桥月考)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    )
    A . 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B . 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 C .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D . 正确认识学习的苦与乐
  • 12.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这告诉我们(   )
    A . 学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B . 学习非常辛苦,体验不到学习的美好 C . 学习带不来成就感 D . 学习时,要保持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 13. 进入初中后,很多同学认为数学题太难、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一问题,观察下图,下列观点中你认同的是(   )

    A . 给他人讲题不仅浪费时间,对自己也没有太大帮助 B . 上课只要注意听讲就能学习好 C . 遇到问题及时向他人请教,不要浪费时间 D . 懂得做题方法后还要多实践,给他人讲题也是一种加深印象、自我提高的好方法
  • 14. (2021·吉林)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这个“器”对于学习来说就是(   )
    A . 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B . 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C .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D .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 15. 从如图漫画(作者:林帝浣)中,我们可以汲取的人生智慧有(   )

    ①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②懂得预防网络沉迷

    ③理性面对他人评价            

    ④学会接纳欣赏自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小俊看到自己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班里充满了赞许的声音。慢慢地,小俊变得骄傲自大,瞧不起成绩比他差的同学。小俊变得高傲自大的原因(   )

    ①小俊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②小俊懂得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和优势

    ③小俊没有以理性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评价

    ④小俊懂得扬长避短,施展自己的才华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7. 下面漫画提醒家长(   )

    A . 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足,改正缺点 B . 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 C . 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D . 积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勇争第一
  • 18. 道格拉斯·马拉赫在《做一个最好的你》这首诗中写到: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香獐,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是(   )

    ①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②要不断完善自己,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③改正所有缺点,做一个完美的人      

    ④面对生活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下列行为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体现的认识自我的途径相一致的是( )

    ①时政播报后,听取老师意见

    ②时政播报前,对着镜子演练

    ③经常请同学指出自己的缺点

    ④坚持自我反省,完善自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0. 在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中,某同学描绘了他的“自画像”。

    我心中的我

    父母心中的我

    同学心中的我

    老师心中的我

    个子矮、皮肤黑、自尊自信、爱好书法

    健康、调皮、好动、孝顺

    诚实守信、热情开朗、乐于助人

    尊敬师长、学习勤奋、关心班集体

    由此可知(   )

    ①探索自己、认识自己是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

    ②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③他人评价有助于人们形成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自我认识

    ④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 21. 【学习之窗】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社会调查活动。

    调查组的同学对本校七年级100名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类型

    不用父母和老师监督,会自主学习

    认为学习只是知识的获取,经常不参加社会实践

    平时从不复习,临近考试才复习

    学习有方法、有计划

    百分比

    20%

    20%

    42%

    18%

    1. (1)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一些同学在学习上存在哪些问题?
    2. (2) 联系材料,请你说说初中阶段我们应该怎样学习?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小明的老师对他的评价:热心帮助同学,主动关心集体的建设,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学习方面容易马虎,作业比较粗糙,最近学习成绩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

    材料二:小明的对他自己的评价: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如同学病时,主动帮助同学;容易与人相处,如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比较容易原谅对方;做事效率高,如在学习中,写作业总是很快。

    1. (1) 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小明分别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自己的?
    2. (2) 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
    3. (3)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人的评价?
  • 23. 【少年有梦】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执行三个月太空飞行任务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再次实现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飞天梦。队长聂海胜曾说,“如今我已年过半百,但为航天事业拼搏的心态依旧年轻,当有人问我是否还要起飞时,我的答案只有一个,继续努力,刻苦训练,时刻准备,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勇往直前。”承载儿时的梦想,在追梦的路上,他从未停止过攀登的脚步。

    1. (1) 请你谈谈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的原因。
    2. (2) 向宇航员学习,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实现梦想?
    3. (3) 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