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

更新时间:2022-11-11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yǒng       怪 chèn      缥miǎo        大相径 tíng B . wù        罚 chěng      禁 gù         人听闻 hài C . lǎng      惰lǎn        蹒shān        随声附 D . ài         伏 quán       羞qiè        怪不惊dàn
  • 2.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 老谋深算的她知道时机还未成熟,于是装出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 B . 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C .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多妙手偶得 , 自然纯朴毫无雕琢痕迹。 D . 最近几年,美国芝加哥发生了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怪事:大量的货物列车在这里失踪了。
  •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周边国家发生禽流感疫情后,中国便严阵以待,加强防范;在疫病进入国门后,沉着应战,以果断的措施顽强_________。

    ②近日,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公安局普集街派出所民警马忠年勇斗持刀歹徒、血染警服的感人事迹在后稷故里广为_________。

    ③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是一大批敢于率先冲破思想____的人们,吴敬琏便是其中之一。

    ④中国航天战略蓝图:2010年前,实现登月,______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太空综合网”;而后将大型空间站发展成为空间航天基地。

    A . 狙击 传颂 樊篱 既而 B . 狙击 传诵 藩篱 继而 C . 阻击 传颂 樊篱 继而 D . 阻击 传诵 藩篱 既而
  • 4. 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生活离不开自律。自律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人生的必修课。自律使人高尚。自律要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 从一言一行开始,吾日三省吾身。唐朝人吴叔达说:“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浩瀚的中华文化给我们留下许多廉洁自律的故事,这些故事象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撞击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心灵和品德得到了一次次洗涤和升华。②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不论是帝王将相、巨贾商人,就是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人们都需要自律。自律使人高尚,自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A . “境界”“ 珍珠”是名词, “做起”“告诉”是动词。“这些”“我们”是代词。 B . “自律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人生的必修课。”一句的缩句是“自律是必修课”。 C . 文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 . 文中句子②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不论……就是”改为“不论……还是”。
  • 5.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 (1)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B .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C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家君”与“尊君”,前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后者尊称对方的父亲。 D . 郭沫若,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2. (2) 阅读下面名著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①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②“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③“可以抄一点。”

      ④“拿来我看!”

      ⑤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上面语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请简要说说语段中“他”的性格特点       。

  • 6. 语文综合实践

    请给出下面的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不含标点)

    警报凄鸣,举城哀悼,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周边的公共娱乐活动全部停止……,2012年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此次出台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将“默哀一分钟”明确列入法规当中。

  • 7. 古诗文默写
    1. (1)   ,   洪波涌起。
    2. (2) 杨花落尽子规啼, 。
    3. (3) ,   尚思为国戍轮台。
    4. (4) 晴空一鹤排云上 ,   。
    5. (5) 《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  ,
    6. (6)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之景,流露出诗人漂泊羁旅之情的句子是 。
    7. (7) 《诫子书》中有两句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 8.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苏轼《黠鼠赋》

    【注释】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其一坐于前        犬: ②狼亦矣         黠:

      ③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有敏者         虽: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3. (3) 用“/”划分句子朗读节奏

      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4. (4) 甲文中“一狼径去”和另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5. (5) 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 9. 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②临圻:临近曲岸的地方。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1. (1) 诗的首句中“”一词不仅写现成之景,而且暗示了离别,而另一字“”则点染出当时渡口的凄清。
    2. (2)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45分)
  • 1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①五跳中跳出三跳满分,总分高达466.20分,她以最无可争议的方式锁定了女子单人十米跳台的金牌。年仅14岁130天的全红婵,成为了仅次于伏明霞的第二年轻的跳水奥运冠军。

    ②“冲劲儿大,爆发力强”,这是早期指导全红婵的广东省教练对她的评价。到了国家队,全红婵的优势也被进一步加强——极好的动作技术和控制能力,再加上原本就非常优秀的身材条件,造就了跳台上的完美发挥。

    ③但与此同时,全红婵自己旺盛的斗志和对训练的专注力也不可或缺,就像她此前对澎湃新闻记者所说:“中间也会觉得害怕,一两天不跳的话,再次站上10米台就会怕,感觉怕摔,所以每天都需要去练习跳。”

    【材料二】①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的成绩时,国人沸腾了。虽然百米决赛只拿到第六名,但观众和网友仍然给予苏炳添最大的鼓励和认可,认为他配得上“亚洲飞人”的头衔,“没站上领奖台你也是最棒的”。

    ②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中国选手芦玉菲发生失误脱手从杠上掉落,站起来后芦玉菲第一句话是“可以再翻吗?” 之后,芦玉菲迅速调整状态高质量完成了后面的比赛。

    ③“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中国女排3:0完胜阿根廷队后,现场响起了这首歌。中国女排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奥运之旅。虽然,志在东京奥运会卫冕的中国女排小组出局。但“女排精神”再一次被提起,“我们永不言败,却也输得起,不怕输。”

    ④与此同时,“老飞人”刘翔的社交媒体评论数量持续走高,几万人留言表示,自己欠刘翔一个道歉,全牌并没有那么重要。

    【材料三】

    ①00后大学生刘欣怡一直在关注奥运会的进程,比赛中有很多时刻都让她印象深刻,“比如杨倩射落首金,苏炳添百米跑突破历史等。印象深刻是因为深受感动,中国力量太强大了!”这届奥运会上,我国派出了很多00后运动员,刘欣怡觉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坚韧与勇气,很值得自己学习。

    ②在北京上班的刘昕,最近经常会和同事、朋友聊奥运会赛程,她觉得在这届奥运会上,有许多年轻小将表现很亮眼,“像跳水、射击都有不少00后年轻运动员参赛,赛场上他们沉着应战,下了场又恢复活泼可爱的一面。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年轻人的自信,即便面对强大的对手,依然稳定发挥,这种心理素质是很令人佩服的。”

    ③有两个瞬间让李铠滃印象深刻,一是马龙蝉联乒乓男单冠军,二是吕小军取得举重男子81公斤级冠军。“作为37岁的老将,吕小军拼尽全力举起杠铃的那一刻,我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刻在骨子里的坚毅。”他觉得,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不仅在传统优势项目上取得了令人骄做的成绩,在其他领域也有值得庆祝的突破。

    ④数据显示,永不言弃力挽狂澜,多次上演“惊天逆转”(60.0%),多项比赛破世界纪录,展现绝对实力(54.3%),面对判罚争议,严格遵守竞赛要求,体现体育精神(49.5%),以及传统优势项目屡次夺金,延续竞争力(47.5%),是让受访者深受鼓舞的地方。

    【材料四】其实,成功者注定了只是极少数,我们绝大多数人如那些“失败”的运动员一样,也努力过,也奋斗过,但是,一时没有收获别人眼里的成功,因此难以被别人铭记。但是,这些“失败者”同样给了我们某种动力,他们让我们明白:勇敢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的项目,刻苦训练几年甚至十几年,不问最终能否成功……然后,通过严格的国内选拔,来到世界最高舞台,他们出现在奥运赛场上,本身就已经践行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这些“失败者”,吞下失利的苦涩,突破自己的心魔,然后继续坚持,只为下一次有机会更进一步。他们全力突破自己的坚持,恰恰是我们每个人平凡日子的舞台,他们出现在奥运赛场上,本身就已经践行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这些“失败者”,吞下失利的苦涩突破自己的心魔,然后继续坚持,只为下一次有机会更进一步。他们全力突破自己的坚持,恰恰是我们每个人平凡日子的最真实写照。这些“失败者”,有的在奥运会后退役或转岗,然后开始另一段生活和努力。他们不畏将来、用心生活的精神,不也是我们每一个面临选择、彷徨的个体的榜样吗?一想起这些,我们得对那些“失败者”致敬,他们的经历和精神,折射着我们每个平凡个体的坚持和奋斗。

    1. (1)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14岁的全红婵能在跳台上完美发挥,与她优秀的身材条件、极好的动作技术和控制能力密不可分。 B . 从苏炳添、芦玉菲、中国女排等未能夺金的事实可以看出,观众对金牌的固有观念未曾改变。 C . 00后年轻运动员们在赛场上面对强大的对手所表现出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令刘昕很是佩服。 D . 奥运会中“失败者”的经历和精神既践行了奥运精神,也折射着我们每个平凡个体的坚持和奋斗。
    2. (2) 东京奥运会上,运动员身上展现了哪些精神?请结合前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 1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一碗人间烟火

    王国梁

    ①汪曾祺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这话说得太好了,人间烟火最可亲,人生情味是最真。

    ②人间烟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我觉得应该是普通的,平民的,世俗的,热闹的,繁荣的,有生活气息的,总之是具体真实的,可感可触的,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感觉。人间烟火不讲究所谓的“高大上”,有着最亲民的特质,最朴素的面貌。另外还有喧嚣的味道,太安静了便缺乏了人间烟火味。所以有人说菜市场是最具有人间烟火味的。而千家万户的厨房与菜市场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喧嚣的菜市场采购回来的新鲜食材,被人们精心炮制成一碗人间烟火——有一碗香喷喷的饭菜来慰藉肠胃,也慰藉心灵,人间值得!

    ③家常味道最有烟火味,甚至能够救赎人的心灵。

    ④记得那年,哥哥遭遇了人生中重大的挫折,每天萎靡不振,一句话也不肯说。我看到他

    痛不欲生的眼神,不知该如何是好。母亲不说什么,冒着小雨去小菜园里割了几刀韭菜,再把攒起来的鸡蛋一只只打到碗里,然后招呼一家人包饺子。我剁馅,姐姐和面,母亲热热闹闹摆开场面,开始包饺子。父亲偷偷冲母亲嘀咕:“啥时候了,还有心思吃!”母亲说:“你别管,让你干啥就干啥,别多嘴!”

    ⑤包饺子的场面很像过年,屋子里弥漫着香香的饺子馅的味道,特别有烟火气息。母亲的手左右翻飞,饺子们便都镶上了一圈漂亮的花边。捏好花边,再用手箍一下,一朵朵郁金香花苞形状的饺子就做好了。母亲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摆到撒好薄薄面粉的案板上。转身,就去烧水了。只一会儿功夫,她就把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了餐桌,然后再把筷子递给哥哥。哥哥二话不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一口一只饺子,把腮帮子都鼓圆了。他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饺子,终于开口说话了:“妈,好吃不过饺子,这饺子真好吃,今天真跟过年似的!”说完咧开大嘴笑了。母亲也跟着笑了,母亲笑着笑着,眼泪却出来了,她赶紧悄悄擦掉。听说过一句话,深夜的烈酒,不如清晨的一碗粥。一碗母亲包的饺子,胜过千言万语,所有的滋味全都在这一碗人间烟火中了。无论如何,人生还有饺子可吃,就是最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⑥一碗人间烟火,里面有最简单也最深奥的人生滋味。爱上这人间烟火,才能留住最温情的生活。

    ⑦有几年的时间,我东奔西走,不知此生该落脚何方。有一次我走了很远的路,终于又回到了家乡。下车后我饥肠辘辘,直奔小吃一条街而去。小吃摊各种香味不时飘过来,在鼻尖缭绕着,我恨不得尝遍所有熟悉的味道。豆浆油条,煎饼果子,小笼包子,炒饼炒面,板面拉面,驴肉火烧,炸鸡烤鸭……滋味各异的小吃,碗碗都是家乡的味道。一碗米粉上来,汤色厚重,汪汪的红油,大块的牛肉,翠绿的香葱,切碎的酸豆角,洁白粗壮的米粉浸润其中。嗦一口,香辣的味道迅速撞进食客的味蕾。我坐在小吃摊的长凳上,跟老乡一起吃饭。又听到熟悉的乡音,又吃到熟悉的味道,我忽然有种想流泪的冲动。喧闹的小吃摊,让我看到了生活本该有的样子。一碗人间烟火,足以让一颗躁动的心安稳下来。

    ⑧后来,我选择永远留在故乡——没有什么比故乡的味道更有吸引力的了。

    ⑨一碗人间烟火,里面藏着生活的种种味道,有踏实和充实,有幸福和安慰,有希望和憧憬,还有温情和诗意。人生在世,夫复何求?一碗人间烟火,足以慰平生。

    1. (1) 概括选文中与“一碗人间烟火”相关的事件。
    2. (2)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3. (3) 如何理解第⑤段中“母亲也跟着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却出来了”这句话?
    4. (4) 第⑦段中“我忽然有种想流泪的冲动,”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想流泪的冲动”吗?
    5. (5) 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给母亲梳头发

    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深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让头发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与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

    ⑥近年来,目前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科手术。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起初,我们两个人都有些忸怩。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练的手法,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没想到,他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己觉得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信,当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姣宠的婴儿。

    ⑦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母亲背对着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1. (1) 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
    2. (2) 第②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 (3) 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4. (4) 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四、写作(40分)
  • 13.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作文

    题目一: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生活、校园学习、社会交往,都给你带来了一些难忘的体验与感受。回顾曾经的岁月,有些经历定会让你感到骄傲。

    请你以《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快乐是一种优雅的心态,快乐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快乐是心灵绽放的花朵。物质的满足未必能带来快乐,而快乐却能带来人生的满足……

    请以“之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题目二时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迹工整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