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

更新时间:2022-12-09 浏览次数:9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化改新”“查理曼帝国”等关键词共同探究的主题是(   )
    A . 亚欧早期文明 B . 政教合一的体制 C . 奴隶制的形成 D . 中世纪封建进程
  • 2.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探索宇宙苍穹的脚步从未停止。据此回答问题。

    1. (1) 【浪漫飞天】长沙马王堆古墓(西汉初年)中出土了一幅包含“嫦娥奔月”的帛画(图1),据此可知,在当时(   )
      A . 丝帛是主要的书写材料 B . 帛画最早记录了嫦娥奔月的神话 C . 绘画创作崇尚风骨精神 D . 人们宇宙观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
    2. (2) 【实干逐梦】14世纪末,明朝陶成道曾命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企图利用固体燃料爆炸产生的推力将人载到空中去(图2),被称之为“世界航天第一人”。这里的“固体燃料”(   )
      A . 发明于宋金元时期 B . 详细记载于《齐民要术》 C . 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D . 推动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 3. 作为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颁布后,平民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意在说明(   )
    A .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B . 罗马共和制度确立的背景 C . 《十二铜表法》的进步性 D . 罗马帝国元首制的局限性
  • 4.  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正值重阳节,他发现女真人在当天举行祭天仪式,还邀请使臣们登高、赏菊。从中可知,此时的女真人(   )
    A . 抛弃游牧生活方式 B . 重视本民族的节日 C . 推动澶渊之盟签订 D . 积极吸收中原文化
  • 5.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的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不包括(   )

    ①“兼爱”“非攻”    ②“法与时移”    ③“贫贱不能移”    ④“仁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汉书•盖宽饶传》记载:宽饶被擢为司隶,侦查揭发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来到长安的各国诸侯,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这段记载中涉及到的政治制度或机构有(   )

    ①司隶校尉    ②刺史制度    ③郡国制    ④三省六部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比较12世纪的巴黎和杭州,两座城市都是(   )

    ①国家政治中心    ②商业活动繁荣    ③市民有自治权    ④坊市界限分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地理环境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进程。下列搭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

    选项

    地理环境

    历史进程

    尼罗河河水的定期涨落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魏晋江南酷热气候缓解

    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11世纪-13世纪寒冷期 

    蒙古政权大规模扩张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9. 写好历史“剧”:在历史书写中加深历史认知,提升历史素养。

    1. (1) 下列主题中,与该历史剧最为契合的是(    )
      A . 巩固统一 B . 民族团结 C . 文明交往 D . 开疆拓土
    2. (2) “送别”一幕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从资料A、B中选择相应的史料进行佐证。
    3. (3) 对于同一时期的描述,资料B、C之间是否存在矛盾?请结合材料及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 10. 厘清楚“制”变:任何一项制度创立,必然有其外在需要和内在用意。

    材料一:伯里克利认为人们在政治机会和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在他执政期间,将政治生活向全体公民开放......。

    ——翟月玲

    中国古代这项制度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是一种直接的民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

    ——钱 穆

    材料二: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如夏商西周确立了分封制下的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而后又是对诸侯纷争的否定,并确立新的体制,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反—合阶段。……而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反—合阶段。

    ——李治安

    1. (1) 材料一中的两个“开放”分别依托于哪一制度?
    2. (2) 依据材料二,你是如何理解“第一个正—反—合阶段”中的“合”?
    3. (3) 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为“第三个正—反—合阶段”搭建史实证据链。
  • 11. 做好“水”文章:中华文明从大河走来,数千年里,中华民族与大河相守相望。

    【地以水兴】

    【水以证地】

    1. (1)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图应为(填“春秋”或“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分布图。“注1”描述的是图中的工程(填数字),“注2”中扬州的兴盛得益于工程(填名称),该工程的重要河段(填名称)就是在图中工程(填数字)的基础上进一步疏通、扩建而成。
    2. (2) 根据链接1,推测《水经》创作于哪一时期?
    3. (3) 依据链接2、3,试从政治角度分析《水经注》“南方诸水多纰缪”的客观限制和“以西汉版图为基础”的主观愿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