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同步)复习:拜占庭...

更新时间:2022-10-10 浏览次数:3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 《查士丁尼法典》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利之下,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但其中又规定,主人是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的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材料说明《查士丁尼法典》( )
    A . 废除了奴隶制 B .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 . 维护皇帝的专制权力 D .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 2. (2022九上·上杭开学考) 下面是《罗马民法大全》体系结构图,其中①应该是( )

    A . 《和平法令》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查士丁尼法典》 D . 《十二铜表法》
  • 3. (2022九上·阳谷开学考) 拜占庭帝国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和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这个帝国的“黄金时代”是(    )
    A . 克洛维统治时期 B .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C . 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 D . 查理大帝统治时期
  • 4. (2021九上·朝阳期末) 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篆为(    ) 
    A . 《查士丁尼法典》 B . 《法学汇察》和《医典》 C . 《罗马民法大全》 D . 《新法典》
  • 5. (2021九上·江油期末)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对该帝国的史实描述中,准确的是(   )
    A . 《罗马民法大全》编撰于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B . 西欧封建主通过十字军东征恢复了帝国强盛 C . 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奥斯曼帝国军事进攻 D . 是跨欧亚的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 6. (2021九上·乐昌期中) 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下列法律将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撰而成的是( )
    A . 《查士丁尼法典》 B . 《拿破仑法典》 C . 《汉谟拉比法典》 D . 《十二铜表法》
  • 7. (2021九上·大埔期中) 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了,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 . 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 B . 初步具有“契约”思想 C . 留下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 . 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
  • 8. (2021九上·中山期中)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 . 皇帝的地位高于法律的地位 B .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C . 皇帝的权威来自法律 D . 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 9. (2021九上·新吴期中) 《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于他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的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
    A . 法典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 . 法典是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万民法 C . 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D . 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 10. (2022九上·江西月考) 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中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这表明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
    A . 独具特色 B . 保守狭隘 C . 兼收并蓄 D . 缺乏创新
  • 11. (2021九上·澄海期末) 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双头鹰标识(见下组图)。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

       拜占庭徽章        俄罗斯国徽   黑山共和国国徽  塞尔维亚国徽

    A . 对俄罗斯和东欧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B . 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 C . 孕育了阿拉伯文化 D . 为西欧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 12. (2021九上·吉林月考) 帝国文化保存下来古希腊和古罗马古籍,为后来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
    A . 拜占庭文化 B . 古希腊罗马文化 C . 阿拉伯文化 D . 伊斯兰文化
  • 13. (2021九上·紫金期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

    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根据材料,拜占庭帝国灭亡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骄傲自满使国家落后 B . 穷兵黩武耗尽财力 C . 故步自封,缺乏创新使国家落后 D . 一个国家必须保持过去的势力和荣誉
  • 14. (2021九上·大埔期中) 拜占庭极大地影响了中世纪地中海沿岸各民族文化和西欧文化的发展,因而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主要缘于拜占庭(   )
    A . 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B . 皇帝重视法律建设 C . 对古典文化的兼收并蓄 D . 传教士的积极传播
  • 15. (2021九上·中山期中) 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世纪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拜占庭文化的作用表现在( )
    A . 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B . 拜占庭的建筑结构和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 C . 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D . 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 16. (2021九上·蓬江期中) 春秋时期,晋国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结果晋国灭掉虢国后顺手牵羊灭掉虞国。11-13世纪,某帝国试图借助外部势力抵抗外来入侵,结果反被该势力差点灭亡。“某帝国”和“外部势力”分别是( )
    A . 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B . 西罗马帝国、十字军 C . 拜占庭帝国、十字军 D . 西罗马帝国、压力山大帝国
二、材料分析题
  • 17. (2022九上·汉源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该法典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法律上的统一,以便更好地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提升军事实力,稳定社会秩序,从而保障帝国的统一。作为一部公开的成文法,它废止了执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根据形势的需要、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摒弃或从重从快,或法外开恩的陋习;开创了人类法制管理的先河。

    ——马来平《通俗科技发展史》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于公元前451一前450年颁布,以文字的形式将法律公布于众,大大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跋扈,使平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取得了同贵族平等的权益,为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朱海峰、朱明、王悦《世界通史》

    材料三:这4个部分合称《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总结和最高成就,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律文献汇编。罗马法以民法为主要内容,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包括契约、债务、婚姻、所有权与继承权等,对12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法典核心在于强化君权,显示出浓烈的东方专制主义特色。

    ——朱海峰、朱明、王悦《世界通史》

    请回答:

    1. (1) 写出材料一法典的名称,据材料一归纳制定该法典”的初衷,结合所学,说明“该法典”的地位。
    2. (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两部法律文献的共同作用。
    3. (3) 据材料三指出《民法大全》的地位及核心,并结合所学,说明它的进步性。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法制建设历史的认识。
  • 18. (2021九上·来宾月考) 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民主法治的发展彰显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1 年12月-1902年2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下面刻着法典铭文,共3500行,垂直书写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材料二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迫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此这个成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

    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它是哪一文明古国的哪一部法典?法典铭文应该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它维护了谁的利益?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哪一部法律?简要概括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该法典的进步意义。
    3. (3) 材料三中的《罗马民法大全》这一文献在欧洲法制史上有何地位?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对后世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4. (4) 通过以上学习,你对人类的法制史有了怎样的认识?
  • 19. (2021九上·江油期末)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有如此壮丽的城市倍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

    材料二: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材料三: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城市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但论结果,是革命的。

    ——摘编自[美]汤普逊著,徐家玲译《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1. (1) 结合材料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什么能够“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它们显得十分独特”的“独特”之处。
    4. (4) 如何理解材料四中的“城市的兴起……论结果,是革命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