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计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的古代文明是(    )
    A . 古埃及 B . 古巴比伦 C . 古印度 D . 古希腊
  • 2. 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呈角锥体状的陵墓,中国人称它为(    )
    A . 金字塔 B . 万神庙 C . 帕特农神庙 D . 空中花园
  • 3.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见下图),这种文字是(    )

    A . 象形文字 B . 楔形文字 C . 甲骨文 D . 字母文字
  •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写道:“由于雅利安人有着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所以他们极力避免与受其鄙视的臣民混合,并为此专门发展起划分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这一现象出现在(    )
    A . 非洲大陆 B .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C . 南亚次大陆 D . 意大利半岛
  • 5. 下图所示为骑在战马上的亚历山大。下列对亚历山大东征表述正确的是(    )

    A . 于公元前331年灭亡波斯帝国 B . 东征的足迹最远到达两河流域 C . 东征后建立了地跨欧亚的大帝国 D . 东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 6.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确立的标志是(    )
    A .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B . 凯撒迫使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 C . 斯巴达克奴隶起义爆发 D . 屋大维首创”元首制"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 7.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宙斯像

    《掷铁饼者》

    帕特农神庙

    大竞技场

    A . 世界古代建筑成就 B . 古代亚非文明遗址 C .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D .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 8. 下列选项构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是(    )
    A . 庄园与法庭 B . 教会与大学 C . 封君与封臣 D . 富农与市民
  • 9.   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以此为雏形形成的国家有(    )

    ①德意志    ②英格兰    ③法兰西    ④意大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0.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等用品。庄园有铁匠、金银匠、鞋匠等各类工匠,可以制造不同的物品,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上述材料主要说明西欧庄园(    )
    A . 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 . 以农业生产为主 C . 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D . 领主的特权受限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2分,计10分)
  • 11.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人物)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人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 12. 公元前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人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人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 13. 《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中①处是(地名);(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中②处是(地名)。

    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

    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 14. 查理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西欧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
  • 15.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上广泛应用的“”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德谟克利特提出了“”,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三、问答题(7分)(以下两道试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16题计分)
四、材料解析题(共2道小题,计23分)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的印度时期,统治者通过种姓制度的手段,达到有效地统治当地印度人民的目的,而且防止普通的老百姓有机会去接触财富、权力与地位,并逐渐把这种制度严格地做出许多不合理的规则。时至今日,虽然科技迅速发达,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但是印度当地的社会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种姓制度,继而引发起一大堆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困境,尤其是底层人民难以有晋升机会或空间,对未来不抱有太多的希望和期待,最终使整个印度社会充斥着动荡与不安。

    ——摘编自颜刚威《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

    图A古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图B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

    1. (1) 指出图A所示种姓制度的特点。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2. (2) 简述图B所示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这些区域的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古代亚非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 19.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古代西方文明”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文明源头】

    材料一:岛山多平原少,夏季雨少,土壤不甚肥沃,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粮食自给常有困难,地少人多被迫导致海外移民……殖民活动大大促进了希腊世界的商品经济和外贸市场,……据估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些“袖珍”国家的规模还不如今日中国一个中等乡镇。所以,在如此特殊的国情下产生的政治制度具有某些空前绝后的特殊性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摘编自米辰峰《世界古代史》

    【传承发展】

    材料二:西欧中世纪是多元的政治体制,在王权和其他社会力量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契约关系或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仅这种关系发生在教权与王权之间,而且国王与贵族诸侯一直有“约”,且约定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在社会的下层,领主与佃户之间领主与农奴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农奴有条件地坚持某些个人权利,从而获得某种程度的保护,这从根本上削弱着封建制度的统治基础。

    ——克洛维(约466-511)

    【重要成果】

    材料三: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十二铜表法》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政治文明的影响。
    2. (2) 简述克洛维稳固法兰克王国政权的措施。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政治体制的特点,并分析该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两位历史人物均在哪一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在法学方面对人类的贡献。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文明和法治精神方面谈谈你对西方文明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