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

更新时间:2022-11-16 浏览次数:5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基。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 B . 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 C . 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D .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 2.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 )
    A . 佛教 B . 基督教 C . 道教 D . 伊斯兰教
  • 3. (2020九上·蚌埠月考)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积极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人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人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 )
    A .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 .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C .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 .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正义性的战争
  • 4. (2019九上·襄汾月考)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
    A . “自由是天赐的” B .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D .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 5. 下图反映了西欧中世纪的( )

    A . 雅典民主政治 B . 骑士阶级 C . 大学兴起 D . 庄园制度
  • 6. 对中古时代的欧洲所呈现的特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西欧封建贵族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B . 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C . 罗马教廷的权力至高无上 D . 城市的繁荣贯穿始终
  • 7. 下列有关世界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B . 法兰克王国是由苏美尔人建立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 C . 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为英吉利、法兰西和德意志 D . 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源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 8. “中世纪的骑士,很少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肿物品的情形,因为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满足家人需要的一切生活物品。”据此可知,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 . 商品经济发达 B . 严格禁止竞争 C . 基本自给自足 D . 自耕农为主体
  • 9. (2022·金昌) 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指的是(   )
    A . 幕府统治 B . 倒幕运动 C . 大化改新 D . 明治维新
  • 10.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地方豪强不断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庄园内逐步组成了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逐渐形成日本古代社会的( )
    A . 市民阶层 B . 武士阶层 C . 倒幕力量 D . 封建庄园主
  • 11. (2022·湘西) 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作品属于阿拉伯文学瑰宝的是(    )
    A . 《荷马史诗》 B . 《神曲》 C . 《天方夜谭》 D . 《人间喜剧》
  • 12. 托尔斯泰说:“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下列事件中与穆罕默德有关的是( )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622年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③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④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3.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 . 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 .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C .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 . 种植园经济和工商业经济的存在
  • 14. 14、15世纪,被教会禁止的双人舞蹈开始盛行,舞蹈活动是如此地普及与频繁,以至于教会不得不承认舞蹈的作用。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人文主义思潮的流行 B . 民主自由思想的启蒙 C . 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 . 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 15.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和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严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
    A . 新航路的开辟时期 B . 文艺复兴时期 C .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 . 工业革命时期
  • 16. 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
    A . 意大利最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发源地 C . 宗教在意大利处于领导地位 D . 意大利与同盟国之间有矛盾
  • 17. 与欧洲人的扩张相伴随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130万。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
    A . 给美洲带来了西方文明 B . 使欧洲各国力量发生变化 C . 给美洲带来非常严重的灾难 D . 带动了跨区域和跨文化的交流
  • 18. “欧洲人开始对美洲等进行政治的控制、经济的刺削和掠夺、宗教和文化的渗透、大量殖民,使该大陆原住民的土地丧失,成为宗主国的殖民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消亡。”这一切始于( )
    A . 文艺复兴运动 B . 新航路的开辟 C . “三角贸易" D . “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 19. 17-18世纪欧洲商人把廉价工业品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原材料,制成商品再运回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它反映的是( )
    A . “三角贸易"的出现 B . 工业革命的冲击 C . 美洲人口的膨胀 D . 殖民体系的确立
  • 20. 如下表为1650-1750年欧洲、非洲美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 )的变化(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一时段三大洲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1650年

    18.3%

    18.3%

    2.4%

    1750年

    19.2%

    13.1%

    1.6%

    A . 资本原始积累,早期殖民扩张 B . 高产农作物品种的传播 C . 工业革命向全球的扩展 D . 非洲美洲经济极度落后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 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1. (1)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三次改革的内容?
    2. (2) 材料二的改革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次改革效仿的是我国什么朝代的制度?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扩大了各民族已知的世界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

    材料三:阿拉伯人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译成阿拉伯文。

    ——摘编自《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帝国在文化和经济上具有的“划时代的意义”。
    2. (2) 材料二中的“帝国”指的是什么?其建立者是谁?
    3. (3) 据材料三,分析阿拉伯文化灿烂的原因。简要说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向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 ,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另一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在文艺复兴精神的鼓舞下,航海家们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们远渡重洋,开辟航路,发现新大陆,寻找黄金,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因此,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和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 (1) 据材料一,指出“复生"和“新生”的具体含义分别是什么。“新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是谁。据材料二,分析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
    3. (3) 据材料二,概括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也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三圃制的广泛推行,导致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封建主的领地内……成批的手艺人出走,到适合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居住。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社会分工逐渐加强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发展。

    ——《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新的农作物也传到 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烟草、西红柿、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

    ——《大历史》

    材料三: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特使卡里巴塔说:“中国很好地管理好了自己的粮食库存,不仅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粮食供给,也为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在马达加斯加,中国提供的杂交水稻技术让很多当地人“再也没有饿过肚子” ……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中国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把当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很大一步。

    ——《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中国贡献》(《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10月17日)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
    2. (2) 指出与材料二中农作物交流相关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归纳农作物交流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为粮食安全作出的贡献。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提高世界粮食产量出谋划策。
  • 25. 阅读下列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①文艺复兴

    ②新航路开辟

    ③三角贸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