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

更新时间:2022-10-11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 1.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

    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③编织好自己的梦想,就等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④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困难,也有几乎离梦想更近一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青春,所以,一定要慢慢走,慢慢欣赏,莫辜负,做一个心中

    有爱和美好的人。”这段话对于正处于中学阶段的我们的启示有(    )

    ①中学阶段是一个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的阶段

    ②珍视当下,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

    ③中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机会和可能,我们要尽情玩乐、好好享受

    ④要激发自身的潜能,塑造一个更好的“我”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3. 杨绛先生曾回忆,年少时受父母影响,非常爱读书,中英文都爱。后来她有了女儿钱瑗,

    仍每日读书,引来女儿猴儿似的学她,照模照样地拿本书来读,居然也渐渐入道。如此,世上才有了相知相爱、伟大契合的“我们”。这启示我们(     )

    ①学习助人成长,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家是成长的乐园,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

    ③积极学习家人好习惯,让生命更加充实

    ④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不能与父母有差异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4.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名人、伟人也

    不例外。孙膑腿有残疾,林肯外貌丑陋,贝多芬旺年双耳失聪,海伦凯勒双目失明,洛克菲勒有学习障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我们要悦纳自己,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足或缺陷

    ②我们要适当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长处

    ③我们要学会全面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完善自己

    ④有重大缺点的人才能成功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5.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每个人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创造全新的未来。面对刚刚

    开启的中学生活,我们对未来无限憧憬,希望自己能飞得更高、更远,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要求我们(    )

    ①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做到扬长避短

    ②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主动改正缺点,完善自己

    ③掌握激发潜能的方法,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远离社会和集体,学会独立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初中生小强以前不爱运动,但自从和班里的体育委员小林成为朋友后,也逐渐喜欢上运动,

    他们还经常一起晨跑。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

    A . 朋友之间需要真诚与豁达 B . 友谊需要互相信任和真诚 C . 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D . 友谊需要共同分担
  • 7. “这里有鲜花,也有温柔的陷阱;这里有温情脉脉、乐于助人的侠客,也有吃人的魔鬼;

    这里有善良可爱的小白兔,也有披着外衣的大灰狼。”这段话形象地说明(     )

    ①网络有利有弊,需要我们学会自我保护

    ②网络具有自主性、不确定性,无法把握

    ③网络具有虚拟性,应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网络交友不可靠,拒绝网络最明智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③
  • 8. 青少年正处于向成年人迈进的过渡时期,社会经验不多,身心发育还不全,辨别是非的能

    力不强。在互联网交往中,充满了许多的陷阱,需要我们理性结交网友。做到(    )

    ①在互联网中,同样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要求

    ②沉迷于虚拟的互联网,享受网上交友的轻松与愉快

    ③可以随意把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

    ④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9. 在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地位并没有分别。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

    畅所欲言。这表明(    )

    ①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平等交往的平台

    ②网络交往突破现实交友的角色限制

    ③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领域和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④人们在网上可以做任何事情,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努力就有改变,对“努力”理解正确的是(    )

    ①努力需要立志,更需要坚持   

    ②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③不努力,梦想就是空想     

    ④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考研奶奶”仝正国初中毕业38年后重返校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还三次考研。“考研奶奶”的经历告诉我们(   )
    A . 学习没有终点,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B . 步入社会后,就不应该再学习 C . 只有在社会中的学习才是足有成就的 D . 学习只发生在校园之中。
  • 12. “当你带着微笑,带着温馨,自然坦诚地伸出你热情的手时一定会有一双和你一样真挚的手向你伸来。”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有事不要麻烦别人,要憋在心里

    ②热情待人,以开朗的性格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敞开心扉,主动伸出友谊之手

    ④以礼相待,主动交流,关心他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64分)
  • 13. 筑梦前行

    七(1)班准备开展以“梦想”为主题的讨论会,小林认为:我们还是学生,树立梦想太早了。

    1. (1) 请你对小林的观点进行评析。
    2. (2) 你认为少年应该怎样确立梦想?
    3. (3) 你认为少年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 14. 我来帮帮他

    七(1)班学生小何聪明、能干,学习成绩好,但就是瞧不起人。同学做作业遇到难题向他请教,他不屑一顾;有一位同学长得胖些,小何给他取绰号,取笑他;小组讨论时,小何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渐渐地,同学们不太愿意与他交往了。小何感到十分苦恼。

    1. (1) 你认为小何产生苦恼的原因有哪些?
    2. (2) 为帮助小何摆脱苦恼,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提两点合理建议。
  • 15. 情境再现
    1. (1) 情境一:小明结交了一个网友,最近网友经常约小明见面。

      小明应该

      理由是

    2. (2) 情境二:小美想参加班长竞选,但是她的好朋友也准备参加竞选,小美担心好朋友会不

      高兴就想放弃竞选。

      小美应该

      理由是

    3. (3) 情境三:小林想报名参加志愿者行动,妈妈却认为会耽误学习。

      小林应该

      理由是

  • 16. 自我反思进步快

    自上生物课的第一天开始,墙壁上就挂了幅人体解剖图,上面标注了重要的人体骨骼、肌肉等部位,整个学期那幅图都挂在那里,不过老师从来没有提起它。最近一次测验,学生们一进教室,发现那幅图不见了,而上面写了一道题:“列举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提出抗议:“我们从来没学过这个。”“这不是理由,”老师说:“那些知识已经挂在墙上好几个月了。”学生们勉强回答了一会儿,老师告诚学生:“永远记住,学习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

    1. (1) 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一下同学们没有记住那幅图的原因。
    2. (2) 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你是怎么学习的?
    3. (3) 你觉得你有没有学会学习?你认为学会学习应该怎么做?
  • 17. 材料分析

    材料一:现如今的孩子,生活被电脑、电视、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填满,孩子们不论是走着、坐着,还是躺着,都能电子产品不离手,使得本该在户外自由玩耍的孩童,就这样被电子产品吸引,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宅孩”“小屏奴”,调查显示,有26.8%的孩子认为上网使自己变得不想出门了。

    材料二: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一系列针对青少年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半数以上的少年儿童经常在网上交流的好友是现实生活中原本就认识的;71.2%的少年儿童与网上认识的新朋友仅仅是保持网络联系,同时有32.6%的少年儿童认为网络使他们与现实中的朋友增强了交往。

    1. (1) 材料一中的现象会对孩子们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表明了什么?给我们哪些启示?
    3. (3) 面对互联网信息时代,请你为青少年交往提出合理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