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

更新时间:2022-10-28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香水挥发 B . 蜡烛燃烧 C . 花瓶破碎 D . 铁丝弯曲
  • 2. (2018九上·郑州期中) 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 . 核外电子    B . 原子    C . 分子    D . 离子
  •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净化后的空气 B . 澄清石灰水 C . 汽水 D . 冰水混合物
  • 4. (2021·贵港)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B . 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 . 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 .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 5. 下列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无色 B . 无味 C . 医疗急救 D . 食品防腐
  • 6. (2021九上·章丘期中) 我国饮用矿泉水的基本类别是碳酸水、硅酸水和锶水。此外还有锌、锂、溴、碘及硒矿泉水等,这里的锌、锂、溴、碘、硒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 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18·兰州) 下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 . 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 . 气体可以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 .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9.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明矾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B . 自来水厂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 C . 我市自来水厂的水,经检验达到饮用标准,是纯净物 D . 食盐水中混有泥沙,利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泥沙
  • 10. 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 . 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B . 将灼热的铁丝分别伸入瓶中 C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 . 分别加入蒸馏水
  • 11. 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变成臭氧,这个变化可表示为:氧气臭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这是分解反应 B . 这是物理变化 C . 这是化学变化 D . 这是化合反应
  • 12. 将红磷置于一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下列图像所示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容器总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 . 容器中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 . 容器中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 . 红磷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
  • 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2. (2)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14. 把下列正确要求的物质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过氧化氢溶液、④氧气、⑤五氧化二磷、⑥稀有气体。

    1. (1) 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2. (2) 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
    3. (3)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4. (4) 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
  • 15. 水者,万物之本。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若收集到b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a气体是mL。

  • 16. 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 (1) 图1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 (2) 如图2所示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2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填序号)。
      A . 元素种类 B . 原子种类 C . 分子数目 D . 原子数目
  • 17. 软水、硬水、酒精都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它们的外观非常相似,其中:
    1. (1) 具有特殊气味的是
    2. (2) 硬水和软水的本质区别是含量的多少不同。家庭生活中可以用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 (3) 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最常用的方法是
  • 18.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
      A . 质子数不同 B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 中子数不同 D . 电子数
    2. (2) 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镁原子失去个电子形成镁离子。
    3. (3) 从上表中你能发现该周期有什么特点(回答一个即可)?
  • 19.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如图所示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A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2. (2) 用B操作量取40mL的水,读数量取的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0mL;
    3. (3) C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写出一条即可)。
三、综合题
  • 20.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C组成元素相同,B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请回答:

    1. (1) A是,D是
    2. (2) B在反应1中的作用是作用。
    3. (3) 反应2的文字表达式为
  • 21. 小林同学在实验室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
    2. (2) 装置中有一处不正确,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当观察到导管口时,开始收集氧气。
    4. (4) 停止加热时,应,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实验准备]连接好如图1的装置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捂住容器壁,观察到,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2) [进行实验]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瓶中迅速塞紧塞子,观察到,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瓶中的量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 (3) [质疑猜想]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是什么?小组同学依据猜想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活动一:小红猜想可能是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于是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将燃烧匙内剩余物质加热,观察到由此判断红磷过量。

      活动二:小明认为瓶内可能还有氧气残留。资料显示:红色的铜粉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于是他设计如图3所示的实验:

      将集气瓶内残余气体通入装置后开始加热,观察到红色的铜粉变黑,结论是

      [交流研讨]当瓶内的氧气浓度过低时就不能支持红磷持续燃烧,无法将氧气耗尽。

  • 23. 【2019济南槐荫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小文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 (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 (2)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 (3)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

    4. (4) 蜡烛燃烧后有白烟产生,白烟能够点燃。

      结论:白烟是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