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11-04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鄂城模拟)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石蜡受热熔化 C . 粮食酿酒 D . 分离液态空气
  • 2.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验满氧气 D . 闻药品的味道 
  • 3.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氦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氯化钠
  • 4. 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称量物质时发现天平指针右偏应移动螺母 B . 生活中可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C .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D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做燃料 B . 拉瓦锡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C . 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通常可用于灭火 D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CO、
  • 7.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要先匀热 B .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C . 排水法制取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 D . 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都是分解反应
  • 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辨识错误的是(   )
    A . 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B . 中都含有氧分子 C . 氧化汞受热分解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 . 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 9. 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③ ④

    A . 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 ③表示 C . ①③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D . ②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 10.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花中含有的丁香油酚(化学式为)等物质,因而具有特殊的香味。关于丁香油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香油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 B . 丁香油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6 C . 丁香油酚含有24个原子 D . 丁香油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1.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锑等九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下图是锑元素的部分信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锑是金属元素 B . 该原子的中子数是51 C .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1 D . 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
  • 12. 下列符号表达错误的是(   )
    A . 氦气—He B . 1个亚铁离子— C . 2个氮原子— D . 3个氢氧根离子—
  • 13.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 14. 等质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 2:1 B . 1:2 C . 11:14 D . 14:11
二、填空题
  • 15.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用符号表示:
    1. (1) 最清洁的燃料是
    2. (2) 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
    3. (3) 3个硫酸根离子
    4.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16. 如图是氢气燃烧的微观过程:

    1. (1) 由图可获得的微观信息是
    2. (2) 根据图示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17. 有一种氮的氧化物常用作火箭的推进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其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16 ,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18.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水”。

    1. (1) 宏观角度:①下列各种水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字母)。

      A 冰水混合物 B.蒸馏水 C.汽水 D.水

      ②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如图所示,水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该实验说明,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 (2) 微观角度:在电解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选填字母)。“”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a. b. c. d. e. 

    3. (3) 水的净化与检验:

      ①二氧化氯()是自来水厂常用的消毒剂之一,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目前很多学校饮用直饮水,其处理步骤如图所示。图中“炭罐”的作用是

      ③用检验该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4. (4) 水的应用:水的应用很多,解答下列两种应用的相关问题:

      ①如图:甲、乙集气瓶中都有水,甲中水的作用是:

      ②中国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可以让航天员长时间驻存。空间站上的氧气来源之一是通过电解水的方式获得,1升水完全电解,能够满足一名宇航员使用一天。若将180千克水完全电解,理论上能制得氧气千克(根据化学式计算)。

三、综合题
  • 19. 2021年9月21日,中国向世界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 (2) “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每年可从燃煤发电厂“捕捉”约1600万吨二氧化碳并对其进行压缩封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可压缩原因为
    3. (3) 为实现“碳中和”,达到“净零排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
      A . 大力植树造林 B . 开发清洁能源 C .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20.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 (1)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为
    2. (2) 若装入的红磷量不足,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理论值。(填“小于”或“大于”)
  • 21.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实验装置。

    1. (1) 写出标有编号①的仪器名称
    2. (2) 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3. (3) 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 (4) 用过氧化氢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
  • 22. A、B、C、D四种物质,A、B常温下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C为黑色粉末向盛有少量C的试管中加入A后会迅速产生一种无色气体D,硫能在D中燃烧。则
    1. (1) 写出A生成D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2. (2) C在该反应中的作用
    3. (3) 硫在D中燃烧的现象
  • 23.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2. (2) 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 24.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图中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 25.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1. (1)
    2. (2)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