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10-25 浏览次数:127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17 分)
  •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城市中的传统老街区,如果不想保守着过去,逐渐破败而(lún)为城市里难看的伤疤,等待被拆迁、被遗忘的命运,那么就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利于旅游和时尚元素的注入,重新(huàn)发生机,转型为城市的新地标。葭沚老街,是浙江台州城区历史久远、面积最大的老街区之一,留下台州椒江几代人的记忆,在的新春等来的是它新的(A.蜕变    B.退变) ——水漾.葭沚,新岁新生。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ún)为   (huàn)发生机

    2. (2) 根据文意判断,填入文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蜕变 B . 退变
    3. (3) 加点字“漾”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
      A . yáng B . yàng
    4. (4) 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线的“壬寅年”纪年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崇祯五年十二月(《湖心亭看雪》) B . 庆历四年春(《岳阳楼记》) C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记承天寺夜游》) D . 己亥杂诗(龚自珍)
  • 2. 以下是小江同学做的初中古诗文整理,请你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维 度

    古诗文名句

    出   处

     

     

    主题

    报国之志

    ⑴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甲】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丈夫风骨

    ⑶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孟子·富贵不能淫》

     

     

    手法

    【乙】

    ⑷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想象幻境

     

    曹操《观沧海》

    典故传情

    王绩《野望》

二、阅读 (60 分)
  • 3. 名著阅读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 ABC”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 (1) 【A分享】

      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与同学们分享你阅读时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并谈谈印象深刻的原因。

      A.《儒林外史》   B.《红星照耀中国》

    2. (2) 【B.整理】

      同学们计划对名著中的人物进行整理,完成小人物群像馆的布置。你觉得下面这两位人物,   谁最适合放入小人物群像馆?请说明理由。

      A.《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温馨提示】小人物虽然平凡,也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

    3. (3) 【C.探究】

      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探究主题——“小说中的叙述视角及其作用”。请你从下面备选   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情节,说明叙述视角,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备选名著:A.《水浒传》   B.《格列佛游记》

  • 4. 文学作品阅读

    舢 舨

    王华琪①

    ①舢舨就是一种小船。为何叫“舢舨”?据说,原名“三板”,因其多为底、左、右三  块木质板子构成,且用桨、篙、橹推进而得名。

    ②还有一种说法更有意思。“山”有“伟岸”、“庞大”之意,“舢舨”的“舢”就指   “大山一般的船”,即母船;“舨”本指“在大船与大船之间,或大船与码头之间穿梭往返   的小船”,即子船。因“母”“子”关系密不可分,遂两字合并为一词“舢舨”,专用于表示“舢的舨”的意思。以前的渔船都是一对对的,双双出海,对对归航,像夫妻,舢舨就是他们的孩子,是“还没长大的渔船”,他们组合成了一个家庭,渔船靠岸,渔民坐着小舢舨   登岸,渔船要起航,渔民坐着小舢舨登船。渔船离港了,小舢舨就在岸边静静地候着,像盼   着父母回家的孩子。

    ③以前,渔船有一对画在艏部的眼睛,我们叫它“船眼”,小舢舨也有一对小“船眼”。  以前的商船也有“船眼”,但商船和渔船的“船眼”不一样,商船的眼睛看着远方,渔船的眼睛向下望着鱼群,小舢舨的眼睛也是看着水面。商人目光着于远处,方能求得大利益;渔民则祈望于大海的回馈,渴盼这双俯视的眼睛能给他们带来丰足富裕的生活。大船如此,小舢舨也一样。

    ④舢舨长度一般不过十米,无甲板,前面一般是三四个隔舱,隔舱是不盖板的,后面是   二米不到的船舱,则盖着船板,一边是舢舨主人睡觉之处,一边则是做菜烧饭的地方,很是   局促,甚是简陋。

    ⑤老渔民划舢舨是用橹的,不用桨。橹和桨是不一样的,橹长而扁窄,桨短而厚宽;橹在船尾,桨在船舷。据说,在 13 世纪,一个叫马可·波罗的威尼斯人跑到中国,他好奇地打量着他邦异域的景象,当他看到一只只刷着明亮油漆的舢舨,很是惊异,因为这种小船和   他老家的“刚朵拉”不一样,在某些方面,这些船的制造技术远远领先于当时欧洲的造船技   术,例如,在艉部底下有一个方向舵,在甲板上还有防水隔间。当然,装有方向舵的是比较   大的舢舨了,我老家的小舢舨没有方向舵。

    ⑥因为在海边长大,我对舢舨情有独钟。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手工就是用纸折舢舨,  折好舢舨,将去掉笔头的圆珠笔芯插在舢舨的尾部,把舢舨放入水缸里,让圆珠笔芯浮在水面,此时船就能够被驱动前进。不知道那是什么原理,几个小伙伴总喜欢围着水缸痴迷地玩起“赛舢舨”的游戏。

    ⑦我哥哥比我长七岁,他曾经用一块木头雕刻一只舢舨,锯、凿、锥都用上,怕爸妈批评,偷偷地做,我做帮手,耗时好几个月,终于雕刻出一只三四十厘米长的迷你小舢舨,那是小时候的我见过的最大的“工程”了!可惜,那只雕刻精美的小舢舨不知后来丢哪儿了。   还有,以前家里有一只大“船眼”,家里用它来盖米缸,今年过年我还问母亲,一起翻找了很久,也找不到了……

    ⑧春节过后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老家边上的小渔港,那是父亲生前出海归航的地方。天   阴阴的,飘着细雨,渔港特别的冷清。几条渔船趴在渔港里,还在沉睡,缆绳在海面悠悠晃   晃。我就在这个带给我很多快乐和无限畅想的渔港漫无目的地走着,看看那一块块被海浪冲   刷得滚圆的小石头,希望能拾掇起童年一个个美好的记忆,连缀成珠。

    ⑨海滩上搁浅着两只小舢舨,一只是旧舢舨,头上顶着两个旧轮胎,像一只耷拉着毛的  老母鸡;另一只是新舢舨,红红心形的船头翘得老高,像一只顶着红冠的大公鸡。

    ⑩旧舢舨底部是赭红色的,长满了藤壶一类的贝壳,上部是深蓝色,油漆已经斑驳。舢   舨的主人是个老渔民,个子不高,穿着厚夹袄,花白的头发因为淋过细雨,一绺一绺地耷在   宽厚的脑门上,眼神有些浑浊,黝黑的脸庞留着暗红色的斑点,那是长期饮酒的标志。他的弟弟穿着雨衣躺在船底,哥哥的舢舨破了,弟弟帮着修,弟弟先拆下已经腐烂的破船板,换   上一块新船板,接着拌好桐油灰加入麻筋,堵上缝隙,最后还要把新船板烘烤干再上漆。哥   哥说弟弟特别手巧,能修船。

    ⑪这时,新舢舨的主人操着浓浓的四川口音来讨些桐油灰,老渔民有些不情愿,嘟哝着,   但还是给了。老渔民说,现在木质舢舨很少了,很多是用钢筋做骨架铁皮包边焊接的铁舢舨,   摇舢舨的本地渔民也越来越少了,很多舢舨都租给了来小镇的外来打工者了。老渔民抬头看了一下海面,眼神依旧浑浊,但透着坚定。

    ⑫旧舢舨也装上了马达,不用摇橹了,但老渔民还是将一把旧船橹绑在船舷的一侧,这   把拍打过太多海浪的旧橹静静地躺着,虽被细雨浸湿,仍做着拍打海涛的梦,似乎眠歌里还   有吱呀吱呀的摇橹声。

    ⑬舢舨是连接渔船和海岸的符号,是起航与归航的标注。时过境迁,东海的渔业资源在枯竭,渔民大都上岸了,渔船越来越少,当然,舢舨尤其是木质舢舨也就越来越少了。我想,   以后的孩子们只能在博物馆里隔着玻璃来欣赏舢舨了,小镇现在就建起了一个展览馆,那里展示着闽浙渔船和舢舨的模型。

    ⑭有些记忆或许只能永远成为记忆……

    ⑮老渔民兄弟专注着修舢舨,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我的话。对于我这个十七岁离开渔港  的晚辈,他们是陌生的。

    ⑯年轻时驾着大渔船,耕海牧渔,搏风击浪,年老了守着小舢舨,轻拍海涛,静听风啸,   这就是渔民的一生,他们离不开船,离不开海。岸上的石头屋里有他们的家,但那是伦理意义的家,船和海是他们的精神皈依之处。还在守着舢舨的老渔民或许是最后一代真正的渔民了。真正的渔民脸上写着对天地的谦卑、对大海的敬畏以及驾海驭涛的自信——那样的眼神是无法存入展览馆的。

    ⑰离开渔港,细雨已歇。清冷的渔港,寂寥的渔船,破旧的舢舨,连同渔民那个佝偻着   的背影,构成了我的家乡影像,每每回望,我能闻到浓浓的海腥味,我能听到高亢的渔歌号   子。

    (选自《台州日报》,2021 年 4 月 18 日)

    【注释】①王华琪:台州玉环坎门人,作此文时已年届五十。

    1. (1) 【事】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可以抓住事件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下面是小江整体感知后做的思维   导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2. (2) 【情】

      阅读叙事散文要注意体会事件背后的情感。这篇文章作者很少直抒胸臆,而是把情感隐含   在叙事描写中。请你找出一例,分析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的这一特点。

      例句:   ▲

      分析:   ▲

    3. (3) 【赏】

      阅读叙事散文还要赏析作者行文的匠心。请仔细阅读第⑨段,说说作者描写新旧两只舢舨有什么作用。

    4. (4) 【悟】

      阅读叙事散文更要明其主旨,有所感悟。假如要编一本台州籍作家作品合集,把王华琪的   这篇《舢舨》收录其中,你觉得应该放进“赤子乡情”栏目,还是“山海文化”栏目?为什么?

  • 5.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葭沚老街一期改造工程是一江两岸开发建设的先行启动板块,共分三个标段:第一标段  以先行区块市政配套铺装、亮化、景观为主,古建筑 4 幢。目前重要建筑文昌阁处于地面铺装阶段,牌坊整体结构已完成,进入最后收尾阶段。第二标段以古建筑落架大修为主,共47 幢。两个标段均在 2020 年 7 月开工。第三标段以地下室(停车场)及地下室上部古建筑为主,包括葭沚老街改造一期工程其余的所有市政配套工作。1 月 29 日对外开放的样板段正是葭沚老街南广场和一期一标段。

    葭沚老街形成于清末民初,属于闽北建筑风格。葭沚老街南广场和一期一标段的修缮建设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保留建筑主体,对建筑的立面进行优化提升,如:优化建筑色彩,   增加台州特有的元素,同时以传统园林的手法,对景观进行优化提升,并增加演艺等特色项目。

    为恢复葭沚风貌,再现河网密布、葭草丛生的历史场景,设计时将老街与西侧道路间恢复成水系,同时在南入口处,将周家里南侧恢复大水面。通过芦苇、雕塑等微景观的设置, 点题老街。由于葭沚地势比较低,小河不仅可以蓄水,这也是贯彻“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   另外,考虑到老街木结构建筑多,小河有较好的蓄水灭火功能,相得益彰。

    “葭沚老街的改造与提升工程,能够厚植城市的文化,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民记住乡愁,我们会全力以赴,用工匠精神来匠心打磨葭沚老街。”台州市椒江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洪杰说,“通过引进专业的策划、设计、建设、招商运营团队,来对葭沚老街进行改造提升,力争将葭沚老街打造成为台州的城市会客厅,新时代的文化高地,   文山旅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材料二】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   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   用。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   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   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

    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在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  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  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摘编自《“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材料三】

    外媒称,在面对快速的城市化和极端天气这两大挑战的状况下,中国正采纳一种新策略:   将城市变为巨大的“海绵”。就像很多国家一样,中国在迎来快速的城市化的同时,也面临着洪水、水资源短缺和酷  暑等极端天气,这些问题都可能让更多的人面临危险,2015 年发起的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旨在降低这类威胁。报道称,试点城市负责设法汲取、存储、过滤和净化雨水,并将之留在他们的区域内,  当需要时再放出来用于再利用,而多余部分径流则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解城市内涝压力。这些城市,包含北京、深圳和上海在内,在以节水方式重新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获得  了资本支持和实质的帮助,目的是到 2030 年把中国 80的城市地区都变成“海绵”。报道称,这一壮心勃勃的努力,其核心就是雨洪利用和水资源保护。

    随着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城市地域气温高升,“海绵城市”还有一大利处:它们能够减少  热浪的侵袭,特别是在大批混凝土和沥青吸取热量的城市地区。树木和其他植物能够吸取水分并经过蒸发将之释放,这带来了冷却效应,就像人经过出  汗降温一样。就在中国南方遭受暴雨和洪水之际,人口达到 2400 万的大城市上海却在摄氏40.9 度的高温中蒸烤。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并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报道称,建设“海绵城市”的措施包含建设绿色屋顶和外墙,打造城市湿地和水渠,将  用过的水过滤用来增补蓄水层,浇灌花园和城市农场,冲马桶并打扫房间。

    (节选自《外媒关注中国“海绵城市”计划》)

    1. (1) 下列表述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   )

      %2. 葭沚老街一期改造工程是一江两岸开发建设的先行启动板块,共分三个标段,目前该工  程已全部改造完毕,并于 1 月 19 日对外开放。

      %2. 葭沚老街的修缮建设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如:优化建筑色彩,增加台  州特有的元素,对景观进行优化提升,并增加演艺等特色项目。

      %2. 相比传统粗放式的城市建设模式,“海绵城市”的建设和自然融合,重视对原有生态系  统的保护、恢复和修复,控制开发强度,降低开发影响。

      %2. 北京、深圳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秉持“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以节水方式重新进行城市  规划,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本支持和实质的帮助。

    2. (2) 为应对快速城市化和极端天气这两大挑战,建设“海绵城市”有哪些价值?请结合上述  材料概括回答。
    3. (3) 请根据文本信息和【链接材料】,对怎样将葭沚老街建设成为“海绵城市”提出合理化  建议。

      【链接材料】葭沚位于台州市椒江区西大门。“葭”为水边的芦苇,“沚”为水边的洼   地。葭沚处于江边,由椒江冲积而成,曾地势较低并长满芦苇,葭沚由此而得名。葭沚境内   以海积平原为主,占总面积的 80 , 平原上间布小山陆屿,北面椒江贯穿全境,形成天然良港,既得舟楫之便,又有山海之利,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

  • 6. 古诗阅读

    【甲】风雨晚泊①

    〔唐〕白居易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忽忽百年行欲来,茫茫万事做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乙】秋末入匡山船行(其二)

    〔唐〕贯 休

    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

    人心虽忆越,帆态似浮湘。

    石獭衔鱼白,汀②茅浸浪黄。

    等闲千万里,道在亦无妨。

     【注释】①此诗为作者被贬江州时所作。   ②汀:水中小洲。

    【甲】【乙】两首古诗同是写芦苇,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 7. 文言文阅读

    子鱼论战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①将战。大司马②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③,楚人未既④济。司马曰:“彼众我寡 , 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⑤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⑥伤,不禽.二毛⑦。古之为军也,不▲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⑧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⑨,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⑩可也。”

    (选自《左传》)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依附于楚国的郑国,楚国发兵攻宋以救郑,十一月,两国在泓水交战。   ②大司马:军政官职,此指公孙固。下文的“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文中指子鱼。   ③成列:排成战斗队列。   ④既:尽,全部。   ⑤门官:国君的卫士。   ⑥重(chóng):再次。   ⑦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   ⑧勍(qíng)敌:强敌,劲敌。  ⑨胡耇(gǒu):年纪很大的人。      ⑩儳(chán):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 (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 之 弃 商 久 矣 君 将 兴 之 弗 可 赦 也 已 。

    2. (2) 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及示例

      解释

      ⑴国人皆咎.公

      参考成语法:既往不咎.

      ⑵不禽.二毛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⑶不鼓.不成列

      课内迁移法: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⑷爱.其二毛, 则如服焉

      查阅字典法:①爱护;②喜好;③爱惜,珍惜;

      ④吝啬,舍不得;⑤怜惜,同情。


      (填序号)

    3. (3) 根据语境,填入文中“▲”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原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5. (5) 子鱼和曹刿都非常注重把握战机,战术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为何结局截然不同?请从子   鱼和宋襄公这两个角度分析原因。
    6. (6) 小江是军事谜,他发现文中人物对是否应 遵守战争的礼仪规则产生了分歧,因此想把这篇

      文章用作研究春秋时期战争礼仪规则变迁的史料,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三、写作(68 分)
  • 8. 根据要求,完成写话。

    微信上有些帖子,以“我们被骗了 N 年”为幌子,一本正经说歪理。例如,某某老先生从不锻炼身体,活了九十多岁。再如,那个劝我戒烟戒酒的人先我而去了。又如,千万别去   体检,体检是没病找病……

    邻居奶奶看到这些每每信以为真,请你拟写一段话劝说邻居奶奶。要求:有理有据,表  达得体,150 字左右。

  • 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豆瓣上有个叫“杀死伪勤奋”的小组,说过这样一句话:“机械式努力的背后,不过是  一种肌肉的习惯性运动。这看起来是勤奋,其实是脑子的偷懒。”真是一针见血。

    “机械式努力”,重点不在“努力”,而在“机械式”,即这种努力是非自觉、非自主、   被安排的。

    “机械式努力”的实质是形式主义,标准是“做过了就是做好了”,至于成效如何,不  是优先选项。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阐述  道理,还可以……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 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