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菜刀生锈 B . 电灯通电发光 C . 石蜡熔化 D . 汽油挥发
  •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B . 空气中氮气含量比氧气含量大 C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纳入空气污染指数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活泼
  • 3. 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某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 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 B . 核外电于在离核运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 . 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 . 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识相比要小很多
  • 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老百姓心中最大的牵挂。人们如果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会引起食物中毒。NaNO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3 C . +1 D . +5
  • 5. (2015八上·丹东期末) 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   液体读数 B . 滴加液体 C . 加热固体 D .      倾倒液体
  • 6. 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原因之一是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 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酸乙酯中含有 14 个原子 B . 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8g C . 1 个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 1 个氧分子 D . 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4
  • 7. 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B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D

    加热使水变成水蒸气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8. (2020八上·萝北期末) 下列关于“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 Na和Na+元素种类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 . CO2与CO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 . 水与冰状态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 D . 碳元素与氧元素处在同一周期是因为它们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 9. (2017九上·遵义期中) 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 .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 .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 10. (2019九上·闽侯期中) 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t2时刻,O2开始产生 B . c代表O2 C . a代表KClO3 D . t2时刻,KMnO4开始分解
二、填空题
  • 1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① 碳 ;

      ② 硅 ;

      ③ 锌 ; 

      ④ F

      ⑤ K

      ⑥ Cu 

    2. (2) 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①氢气 ;

      ②五氧化二氮 ;

      ③3 个硫酸根离子 ;

      ④氢氧化钙 

      ⑤硝酸铜 

      ⑥Na2CO3 

      ⑦NH4Cl 

      ⑧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⑨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 (3) 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2CO

      ②SO2 

      ③Fe2+

  • 12. 下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 4 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一条从图 A 中获得的信息 (合理答案均可)。
    2. (2) 微粒 F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或“失”)电子, 形成(填“阳离子”或“阴离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关系非常密切。
    3. (3) 在 C、D、E、F 四种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标号),判断依据是它们的相同。
    4. (4) A 和 B 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13. 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
    1. (1) 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①从宏观角度看,物质 C 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从微观角度看,物质 B 是由 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③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分子 (“有”或“没有”,下同)改变,原子改变。

    2. (2) 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角度用“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氮原子,同温度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填标号)。
      A . B . C . D .
  • 14. 如下图所示,是细铁丝、硫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请回答:

    1. (1) 实验Ⅰ中:

      ①可观察到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a.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放出热量;c.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其中能证明细铁丝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标号)。

      ②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某同学在该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铁丝燃烧,可能的原因有(填标号)。

      A.铁丝太粗   B.集气瓶底部忘了留少量水

      C.集气瓶中氧气的浓度太低   D.点燃系在铁丝上的火柴后,太早伸入集气瓶中

    2. (2) 实验Ⅱ中,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是 。
    3. (3) 实验Ⅲ中,可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这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有关。
  • 15.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

    1. (1) 写出仪器名称:a ,b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下同),实验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是,其验满方法为
    3. (3) 用装置 E 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填标号)。

      a.加热时,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b.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c.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 16.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幼儿及青少年缺钙容易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容易骨折。因此,一些缺钙患者经常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补钙剂。
    1. (1) 缺钙患者补的是钙____(填标号)。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单质 D . 元素
    2. (2) 碳酸钙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其化学式为 CaCO3。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碳酸钙由 种元素组成;

      ②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其中钙、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列式计算)。

三、综合题
  • 17. A、B、C、D、E、F、G、H 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 A 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 、F 都是无色液体,H 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 B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F、H
    2. (2) 写出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B 在反应中起作用。
  • 18.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 a 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 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 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 c。

    ⑥根据 a、b、c 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教材实验所用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
    2. (2) 要确保此改进实验能够成功,除了装置气密性好,还需要的条件是(写一点即可)。
    3. (3) 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 a 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 明白“a 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⑤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
    4. (4) 若此改进实验非常成功,当 c 为 500mL,a=100mL,则 b 约为mL。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