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 八上 第1章 2022国庆练习06

更新时间:2022-09-27 浏览次数:89 类型:同步测试
一、解答题
  • 1. (2017八上·海宁月考) 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小球,示数为 4.2N。当把小球的一半体积浸没在水中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 1.7N。已知 ρ 水=1.0×103kg/m3,g 取 10N/kg。问:
    1. (1) 小球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2. (2) 把小球从弹簧测力计取下,浸没在水中后放手,请你通过计算来说明小球为什么不能 悬浮在水中。
  • 2. (2017八上·乐清月考) 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10203040506070
    氯化钠溶解度(克)35.836.036.336.437.037.337.8
    硝酸钾溶解度(克)20.931.645.863.985.5110138
    1. (1) 写出硝酸钾和氯化钠具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
    2. (2) 50℃,向100克水中加入9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3. (3) 计算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3. 把一个外观体积为17.8cm3的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 g取10N/kg,求:

    ①空心铜球的重力;

    ②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 4. (2020八上·滨江期末) 实验室准备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问:
    1. (1) 需要固体氯化钠多少克?
    2. (2) 如改用 2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配置,则需要 2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 5. (2020八上·绍兴月考) 小明用同一物体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求:(g取10N/kg)

    1. (1) 物体的质量?
    2. (2)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 (3) 某液体的密度?
  • 6. 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4牛,当把零件浸没在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6牛,取g=10N/kg。求:

    1. (1) 金属零件所受浮力为多少?

    2. (2) 金属零件的体积为多少?

    3. (3) 金属零件的密度为多少?

  • 7. (2018八上·湖州月考) 一边长为10cm,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求:

    1. (1) 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2. (2) 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3. (3) 剪断细线后,木块最终静止后受到的浮力。
  • 8. 如图是小勇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2的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与h的关系图像如图中实线所示(g取10N/kg)。求:

    1. (1) 完全浸没时,物体A受到水的浮力。
    2. (2) 物体A的高。
    3. (3) 物体A的密度。
    4. (4) 小勇换用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绘制出图中虚线所示图像,求该液体密度。
  • 9. (2020八上·金华月考) 如图所示,一体积为1×10-3m3的立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刚好有四分之一露出水面,(ρ=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 (1) 木块受到的浮力;
    2. (2) 木块的质量;
    3. (3) 若用手将木块缓慢压入水中。当木块没入水中时,手对木块的压力。
  • 10. (2020八上·温岭期中) 小明学了浮力的知识后,想制造一台浮力秤,他将一段密度为0.5×103 kg/m3、横截面积为0.02 m2、长度为50 cm的粗细均匀的木料进行不吸水处理后,上部装上轻质秤盘,再将其竖立水中,如图所示.(ρ水=1.0×103 kg/m3)

    1. (1) 空载时浮力秤所受的浮力是多少牛?
    2. (2) 浮力秤的0刻度线的位置距木料下表面多少厘米?
    3. (3) 此浮力秤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
    4. (4) 为了使其量程更大,可以将此浮力秤放入密度(选填“更大”或“更小”)的液体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