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 第1章 2022国庆练习05

更新时间:2022-09-27 浏览次数:7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9七上·余姚期末) “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上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 碳纳米管的体积在 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C . 金属镓的体积在 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D . 该温度计虽然很小,但其量程却比体温计大
  • 2. (2017七上·台州期中)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 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 .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B .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C .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 3. (2017七上·海宁月考) 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 . 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 . 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 . 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D . 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
  • 4. (2018七上·天台月考) 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选用( )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 . 酒精温度计 B . 乙醚温度计 C . 水温度计 D . 水银温度计
  • 5. (2018七上·温州月考) 一位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39.5℃和 37.5℃,那么( )
    A . 他的体温一定是 37.5℃ B . 他的体温更接近 39.5℃ C . 他的体温在 37.5 至 39.5℃ D . 他的体温低于或等于 37.5℃
  • 6. (2017七上·台州期中) 某同学先后 5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 1.74  厘米、1.73  厘米、

    1.74 厘米、 1.72  厘米、1.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

    A . 1.7325  厘米 B . 1.73  厘米 C . 1.77  厘米 D . 1 .772  厘米
  • 7. (2020七上·嵊州期中) 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4 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24 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17 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
    A . 60℃ B . 65℃ C . 50℃ D . 40℃
  • 8. (2018七上·绍兴期中) 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 , 在 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 .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 .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 .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 9.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药品 B . 滴入液体药品 C . 加入固体药品 D . 量取液体药品
  • 10. (2017七上·乐清期中) 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列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
    A . 41℃,60℃ B . 21℃,40℃ C . 35℃,56℃ D . 35℃,36℃
二、填空题
  • 11. 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高为2.5cm;插入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高为17.5cm.当温度计插入某一烧杯中液体时,温度计的液柱为8.5cm时,则被测液体的温度℃.

  • 12. (2018七上·宁波期中) 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 , 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R减小到R0 , 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 13. (2019七上·绍兴期末)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请根据图示填空。

    1. (1) 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cm 。
    2. (2) 图乙是体温计,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3. (3) 图丙中,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三、解答题
  • 14. (2019七上·南浔期中) 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与麦秆粗细相当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1. (1) 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

       

      5.1

      5.2

      5.1

      5.2

      5.2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数值要。(选填“大”“小”或“无法确定”)

      ③若对应的水柱高为 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大约是

    2. (2) 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写出一点即可)
    3. (3) 现有一支刻度不准确但刻度线均匀的温度计甲,把它与一支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 当乙的示数为20℃时,甲的示数为15℃;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的示数为95℃。问: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使甲与乙的示数正好相同?如果存在,那么该温度是多少?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5. (2020七上·普陀期中) 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

    1. (1) 其中操作正确的是图1中的.图2所示的是用该温度计测得的液体的温度,示数为 。
    2. (2) 小明同学又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

      此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3. (3) 小明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分别为A和B,如图乙所示(右边装置已省略),用刻度尺测出温度计上AB段长度为cm;再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多少?请列式计算c。
    4. (4) 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