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10-18 浏览次数:6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
  • 1. 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里,我是李奶奶的邻居。这说明(    )
    A . 我们的身份是唯一的 B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C .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 . 社会关系是在人的身份中确定的
  • 2.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产生各种社会关系。下列选项依次对应的社会关系正确的是(    )

    ①中秋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从北京回来陪爷爷奶奶一起过节

    ②中秋夜,小区里的老乡、邻居们共同举办赏月活动,庆祝中秋佳节

    ③工厂领导为没有回乡过中秋节的工人准备了月饼等礼物

    A .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B . 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 C . 业缘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D . 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 3.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做一个积极的社会成员,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倾力奉献社会

    ③谦让、分享、帮助他人

    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小杨所在学校组织了学农活动。在一周的学习活动中,小杨了解了我们平时所吃的粮食是如何加工而来的,了解了我们吃的菜是如何上餐桌的。小杨认识到没有这些农业生产,我们的生活一天都难以维持。”下列说法与小杨的认识不相符的是(    )
    A .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都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B .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 . 参加学农活动耽误了小杨的学习时间,小杨应该在课堂上学习 D . 参加学农活动能让小杨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
  • 5. 2021年9月10日,以“金江古城品桂圆 乡村振兴促发展”为主题的四川宜宾屏山第七届书楼桂圆采摘节直播活动在书楼镇举行。书楼镇相关负责人走进直播间,介绍当地桂圆等特色农产品,助力销售,促农增收。如果给这则新闻取个标题,恰当的是(    )
    A .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 .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人新活力 C . 网络汇聚民智促进民主进步 D . 网络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 6. 如果以下是你朋友圈中的信息,你认为值得转发的有(    )

    ①河南特大暴雨成灾,民众踊跃捐款互助

    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③扫二维码即送一台笔记本电脑

    ④肉松是用棉花做的,大家千万别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下面这组图片共同表明(    )

    A . 拒绝网络势必行 B . 媒介素养需提高 C . 网络处处是陷阱 D . 网络是把双刃剑
  • 8. 2021年9月12日,山西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积极响应国家的“抵制网络谣言 共建网络文明”倡议书,呼吁民众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积极行动起来,共管共治网络谣言,共建共享网络文明;同时提示大家:散布谣言将被拘留并罚款,甚至被判有期徒刑。这说明了(    )

    ①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会受到处罚

    ②只要在网上发表不实言论,就构成犯罪

    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谣言不可避免

    ④网民要珍惜信息时代的话语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维护社会秩序只靠道德规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 . 人受到的约束比自由多 B . 社会规则限制了人的自由 C . 自由只受到法律的约束 D .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 11. 肖琳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段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下列说法与此主旨相符的是(    )
    A . 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他人 B . 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 . 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是维系良好关系的前提 D . 有了自尊,就一定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 12.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我们之所以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
    A . 讲礼仪就能够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B . 重礼仪一定会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C . 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D . 讲礼仪仅仅针对自己熟悉的人
  • 13. 小东把自己得过乙肝的事告诉同学小韦,并要求其保密,小韦却将此事在全班大肆渲染,对小东造成很大的伤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绝对尊重他人隐私 B . 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之间没有任何冲突 C . 讲诚实就没有隐私,保护隐私就做不到诚实 D . 权衡利弊,既恪守诚实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 14.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15. 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围绕“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 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讨论。其中你认为观点正确的是(    )

    ①同学甲: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

    ②同学乙: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③同学丙: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同学丁: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当遭遇校园欺凌时,最合理的应对方法有(    )

    ①以暴制暴,维护权益   

    ②委曲求全,忍气吞声

    ③尽快报告老师、家长   

    ④保持沉着冷静,寻求帮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9月1日,《文明宿迁“诚10条”》正式发布。这个与《宿迁文明20条》《人情新风“宿9条”》一脉相承的市民诚信公约,倡导守信精神、培育诚信风尚,也把诚信的种子种进宿迁未成年人心里,进而生根、发芽、长大、开花,激励人人学诚信、人人讲诚信,做美德少年。

    人人学诚信、人人讲诚信。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诚信?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2021年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10.11亿,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1.6%。网络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些困扰与问题。一些网友就此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网友“畅所欲言”说:“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人无权干涉。”

      请运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知识,指出网友“畅所欲言”观点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服他。

    2. (2) 网友“束身自好”说:“我每周都能将上网的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不沉迷于网络。”

      网友“聪明睿智”说:“每当在网上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了解信息出处,看是否权威。”

      网友“正视绳行”说:“我从来不通过网络侵犯他人隐私、散布谣言或是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上述三位网友的发言是如何体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某因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邹某因乘坐公交车与司机发生口角抢夺方向盘,被当地人民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某眼镜公司因擅用李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李某80万元。

    材料二:中学生洪某在校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逃学上网,家长和老师多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他却置之不理。为了上网,他多次在校门口寻衅滋事,偷同学的钱,后来因拦路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

    材料三:中学生刘某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刘某家无法支付诉讼费用。

    1. (1) 材料一中胡某、邹某、眼镜公司的行为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并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2. (2) 材料二中的洪某从不按时完成作业、逃学上网发展到拦路抢劫,给我们什么警示?
    3. (3) 根据刘某家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如果你是刘某的同学,请你帮他想一种解决办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