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 辛...

更新时间:2022-09-26 浏览次数:5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营口)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以下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B .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C .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 .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 2. (2021·宝应一模) 下图为1912-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销量示意图,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洋务运动的客观促进作用 B . 外国经济卷土重来的影响 C . 辛亥革命对封建制度的冲击 D . 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支持
  • 3. (2021·荆州) 从1911年10月到 11月下旬,全国已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江苏、贵州、安徽、广西、福建、广东等一半以上的省份发动起义,宣布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各地纷纷宣布独立是响应(  )
    A . 金田起义的爆发 B . 北伐战争的进行 C . 武昌起义的胜利 D . 护国战争的发动
  • 4. (2021八上·榕江期中)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 . 实现了革命目标 B . 改变了社会性质 C . 推翻了封建制度 D . 宣告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 5. (2021八上·新丰期中) 小李的爷爷是民国15年出生的,由此可以推断他爷爷出生于公元哪一年?(  )
    A . 1925年 B . 1926年 C . 1927年 D . 1928年
  • 6. (2022·营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
    A . 结束了清王朝反动统治 B . 根除了国民的封建思想 C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 . 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 7. (2021九上·麒麟月考)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年。当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辛亥革命的是( )
    A . 洪秀全 B . 康有为 C . 孙中山 D . 陈独秀
  • 8. (2021八上·紫金期中) 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 . 反封建不彻底 B . 没有唤醒民众 C . 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 . 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 9. (2021·广西模拟) 《站起来,我依然英雄的武汉》长诗中这样写道:“辛亥革命枪声一响,两千多年苍老的帝制在这里戛然停步,武昌首义十八星方旗一挥,东方古国沉重的车轮在这里改道转向。”材料强调了辛亥革命(    )
    A .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 .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10. (2022九下·江阴月考) 关于辛亥革命陈独秀曾这样说道:“文明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君主专制的臭味。”该言论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 . 旧思想根深蒂固 B .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 C . 革命果实被窃取 D . 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 11. (2021·河南模拟) 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
    A . 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的序幕 B . 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 C . 辛亥革命为中国社会除旧布新 D . 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 12. (2021八上·金水期中) 有学者说,孙中山先生实在是十分伟大的,他不但在辛亥革命时代是一个最先进的思想家,100年后回头看,孙公仍然是我民族最高层领仙中近百年来极少有的“现代人”。下列史实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②组织领导反清武装起义

    ③创立同盟会及“三民主义”

    ④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3. (2021八上·昌黎期中) 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五四运动 D . 秋收起义
  • 14. (2021八上·龙门期中) 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政府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绝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上述电文反映的史实是(    )
    A . 太平天国进行北伐 B . 义和拳民作乱山东 C . 辛亥革命震动全国 D . 护国运动讨伐逆贼
  • 15. (2021·定陶二模) 有人说:“辛亥革命勉强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但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自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这一观点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
    A . 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B . 达到了民主共和的目的 C . 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D . 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 16. (2021八上·昌黎期中)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 .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 孙中山的号召得到全国响应 D . 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 17. (2021·封开二模) 1913 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 .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C .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D .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 18. (2021·青岛一模)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写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对此,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评价:“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以下最能体现“它是政治史上的里程碑和分水岭”的是(    )
    A . 辛亥革命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完成了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 .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 .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 19. (2022·北京)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得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当时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不是“自强”“求富”,而是“救亡”。此后资产阶级进行了两条路径的“救亡”探索,代表性的事件是(    )
    A .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 B . 金田起义、洋务运动 C . 洋务运动、百日维新 D . 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 20. (2021八上·来宾期中) 钟南山院士称赞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曾爆发了( )
    A . 金田起义 B . 武昌起义 C . 南昌起义 D . 萍浏醴起义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1·卧龙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其发动者和组织者尽管未能明确提出改变社会制度的问题,但他们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材料三  毛泽东曾经明确指出∶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间相隔只有十年。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老一代革命家们,几乎没有例外地参加过辛亥革命或受到过这次革命的深刻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是从辛亥革命出发再继续向前迈进的。

    1. (1) 据材料一,分析材料所述历史事件的特点。
    2. (2) 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 (3) 综合上述探究,用图示法表达材料一、二、三之间的关系。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 22. (2022九下·曹县月考) 人的认知图式决定了人的敏感性和前瞻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时任英国外交大臣和首相巴麦尊在议会的讲话

    材料二: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亡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辛亥革命》

    材料三: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途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请写出材料一英国“派遣远征军”发动的战争名称。这场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满足了英国“开放更多的港口”的野心?
    2. (2) 材料二中的“东方的小国”指的是哪个国家?请写出材料中条约的名称。
    3. (3) “两大政治运动”的推展,目的都是实现民族救亡。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力什么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什么运动?
    4. (4) “中国梦”是对孙中山先生的“振兴中华”当代价值的新诠释,作为青少年就关于如何建设“中国梦”谈谈你的感想。
  • 23. (2020八上·昌图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事”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兴办私人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开办新式学堂;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九日,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1. (1) 材料一介绍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 (2) 材料二,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谁?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哪次起义?
    3. (3)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4. (4)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两件大事有什么共同之处?(提示:从目的、作用等方面考虑)
  • 24. (2022·青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一一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一一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济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南京成立了什么政权?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原则的实践还体现在美国哪部法律文献中?
    3. (3)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任选一个观点,说明理由。
  • 25.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亚洲第一个共和体制;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更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理: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请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 (1) 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亲自参与了许多重大革命活动,请列举两例。
    2. (2)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3. (3)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在法制上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4. (4) 孙中山先生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的光辉思想,他的不朽精神。你认为孙中山先生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