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

更新时间:2022-09-25 浏览次数:56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16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shū)    莲蓬(bō)   利(ruì)    心(tán) B . 附近(fù)      领(shuài) 立(sǒng) 鸡(guān) C . (shuò) 朴(sù)      丽(yǐ)      耍(lài) D . 倘若(tǎng)   装(shì)     应(hè)     老(yīng)
  • 2. 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B .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C . 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D . 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 3. 下面有关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科学课堂上,我异想天开的回答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B . 诗词竞赛开始前的最后一分钟,他才到场,真是不速之客。 C . 我们同学之间相处要做到将心比心,减少矛盾的发生。 D . 放学了,同学们整理好书包后从教室里鱼贯而出。
  • 4.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 表示解释说明 B . 表示语音的延长 C . 表示意思的转换 D . 表示话未说完
  • 5. 下面词语中的“顾”字与“环顾四周”的“顾”意思相同的是(    )
    A . 三顾茅庐 B . 左顾右盼 C . 顾此失彼 D . 顾全大局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 . 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 . 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 . 我最佩服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人公诸葛亮。
  • 7. 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 B . 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 . 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 D . 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 8.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 . 陈琳 B . 曹植 C . 曹丕 D . 王粲
二、填空题(13分)
三、语言表达(5分)
  • 13. 人物的内心是复杂多样的。请任选一个场景,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场景一:周六上午,独自在家,想玩游戏,但是作业没写……

    场景二:天气冷,不想起床,但是上学时间快到了……

四、阅读(34分)
  • 14.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儿侍父,立庭前。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儿问曰:“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父曰:“其性皆耐寒,与他树不同。古人称岁寒三友,即(《岁寒三友》) 也。”

    【材料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罕》)

    1. (1) 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字词的意思。

         霜雪  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2. (2) 结合材料一,可以知道“古人称岁寒三友,即也。”在霜雪之时,此三者没有枯落,是因为(填写原文语句)。
    3. (3) 翻译材料二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 (4) 松竹梅,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陈毅有诗云: ,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 。
  • 15. 现代文阅读

    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有一件往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②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③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________(liǎng liǎ)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                      。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________(故意  特意)多给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他们开口,我便________(不耐烦  不高兴)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⑤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我不禁一怔________(zhēng  zhèng),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求我快快送回来。

    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⑧母子俩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 (1) 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词语下划横线
    2. (2) 给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填序号。

      ①背影     ②一根项链     ③母子俩

    3. (3) 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4. (4) 第②段“不速之客”中的“速”意思是。文中的“不速之客”指 。
    5. (5) “我”第一次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我”第二次又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
    6. (6) 仔细读读第⑥自然段划线的语句,将“央求”换成“请求”“恳求”可以吗?为什么?
    7. (7) 请想象一下小孩发现金项链以后与妇女的对话,然后把“央求”的过程写具体,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和心理。
    8. (8) 读了这篇短文,你能用简洁的话语来赞赞文中的妇女和小男孩吗?
五、写作(30分)
  • 16. “咀嚼”是指将食物放在嘴里慢慢地嚼,引申为对耐人寻味的文章或者是别的事物进行品尝和品读,有“体会”和“玩味”的意思。如“咀嚼唐诗”“咀嚼哲学”“咀嚼童年”“咀嚼幽默”“咀嚼成长”……

    请你把题目《咀嚼   ▲    》补充完整,完成一篇作文,写出你的思考或体验,表达真实的想法或情感,字数400字以上(写在作文纸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