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

更新时间:2022-10-21 浏览次数: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4分)
  • 1.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文化的等等。下列属于古代希腊文明成果的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B . 种姓制的形成 C .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 D . 金字塔的建造
  • 2. 为了给自己的来世安排一个舒适的宫殿,继续今世的生活,法老下令在宫殿里面摆放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并将遗体制成木乃伊,想给灵魂保留一个完整的躯体。材料中的“宫殿”位于(    )
    A . 尼罗河流域 B . 两河流域 C . 印度河流域 D . 黄河流域
  • 3. 绕过好望角成功开辟从欧洲到印度新航线的航海家是(    )
    A . 迪亚士 B . 达•伽马 C . 哥伦布 D . 麦哲伦
  • 4. 《全球通史》中说“真正的世界史是从1500年开始的”,其主要依据是(    )
    A . 殖民扩张逐步兴起 B . 欧洲开始崛起 C . 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D . 奴隶贸易开始
  • 5. (2019高三下·普陀模拟) 以对人的歌颂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思潮是(   )
    A . 文艺复兴 B . 宗教改革 C . 启蒙运动 D . 空想社会主义
  • 6. (2019高二上·克拉玛依期中)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 . 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 . 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 . 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 . 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 7.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动力技术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动力技术革新是指(    )
    A . 水力纺纱机的发明 B . 蒸汽机的发明 C . 内燃机的发明 D . 电动机的发明
  • 8. 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英国工业革命》时所作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

    A . 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派 B . 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C . 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D . 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 9. 如图为中国邮政于2019年12月20日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3枚。二十年前,我国从哪国手中收回了澳门主权(    )

    A . 葡萄牙 B . 西班牙 C . 英国 D . 美国
  • 10. 17世纪上半叶,某国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庞大的商船队和特许贸易公司,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贸易,夺取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该国是(    )
    A . 荷兰 B . 葡萄牙 C . 法国 D . 西班牙
  • 11. 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    )
    A . 墨西哥 B . 巴西 C . 海地 D . 委内瑞拉
  • 12. 20世纪三十年代,为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即(    )
    A . “自由放任” B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 . 发动对外战争 D . 保护广阔的殖民地
  • 13. (2020高一下·平度月考) 2019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上述涉及的“文明”不包括(   )
    A . 埃及文明 B . 中华文明 C . 印度文明 D . 爱琴文明
  • 14. (2022·广东) 从充满智慧的浮力小天平到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的传说,从摆的发现到用望远镜验证哥白尼的日心说,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描述的科学家是(    )
    A . 达尔文 B . 牛顿 C . 爱迪生 D . 伽利略
  • 15.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中,深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
    A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第三产业的繁荣 C . 原子能等新兴产业的兴起 D . “新经济”的出现
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世纪,基督教是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处于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把生活中的纵欲当成罪恶,提倡鄙弃奢侈的生活观念。《圣经》中说“有钱人要进神的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17世纪,重商主义者作为当时欧洲新兴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一致认为节俭是导致失业的主要原因。富人的奢侈消费向穷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犹如托马斯•孟的理解,奢侈“会使富人的钱财用来维持贫人的生活,那就成为公共财富最好的分配方法了”。

    ——摘编自陈国庆《西方消费经济思想与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材料二: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阐述了其消费思想。凯恩斯认为大危机与国家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观念脱不开干系,其病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提升有效需求是解救经济危机的万能钥匙。在宏观层面,建议国家要引导消费,要通过积极的财政措施刺激消费。增加社会总需求,提高就业和产出水平,并以此来限制和约束企业与个人的短视经济行为。二战结束后,凯恩斯的思想对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几乎成为解决当时一切经济问题的不二法门。

    ——摘编自程海荣《消费伦理观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变革》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欧洲消费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凯恩斯消费思想在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中的体现,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冷战体制的瓦解,世界各国人民反对超级大国干涉、控制,争取国家的独立自主,争取国际政治民主化的愿望也日益高涨。实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进而建立一个相对更加稳定的、民主的、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结构,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这一要求与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相吻合的。西方国家内部经济矛盾的发展以及欧元区的建立,中国、印度和东盟等新兴国家或区域集团的逐步崛起,俄罗斯国家力量的恢复与发展,都预示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已经开始。

    ——摘编自张宏志《剧变后的反思:苏联解体与中美关系》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图1、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 (2)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原因。
  • 18. 文明的成果

    将下列文明成果与其发源地一一对应

    A.       B.      C.      D.      E.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