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水平测试试...

更新时间:2022-09-26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马祖云

    ①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

    ②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乃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彰显对职守的忠诚、做事的严谨、追求的执著。播种认真,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辉煌。正如一谚语所示:“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

    ③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非凡,每每孕育于丝毫的较真之中,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邓稼先在领军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之别。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是这种极其认真的精神品格,成就了昔日的“两弹一星”、当今的“蛟龙”“天河”等科技明星。

    ④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乃为至拙的内在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古今中外、千行百业的事实可鉴:做事、治学、成大器的真谛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⑤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其间不会躁动、不曾走神,也永远不忘初心、不言放弃。1977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飞驰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漫漫40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关注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么浩渺的太空、那么难测的结果。沉潜事业的认真,多么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

    ⑥然而,一举成名、一鸣惊人的“速成”心态,使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君不见,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者的关注,导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惨失事;一个粗心的农林工未灭烟蒂,引起一场森林大火……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

    ⑦“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 B . “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 C . “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 D . “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2.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由冯玉祥部下多写“一撇”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的事例引出论题。 B . 第④段列举的事例有力论证了“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这一分论点。 C . 第⑥段举两个正面例子突出论证了中心论点,说服力极强。 D . 认真之“道”具体包括对“毫厘”的极致严格;对事业的“至拙”专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④段“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运用的是事实论证法。 B . 第③~⑤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法,且都属于正面论证。 C .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修改了39次才最终出版”可作为第④段的论据。 D . 选文给我们的启示:关注细节,持之以恒。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获奖者我们民族的英雄,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颁授仪式指出:崇尚英雄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材料二  2018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某中学对全校同学做了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

    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调查结果

    材料三  2020年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10时14分,栗战书宣读习近平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主席令指出,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获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都是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卓越功勋的人物。 B . 习近平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C . 材料三中的“共和国勋章”加双引号表示是引用,是引用总书记讲话的内容。 D . 材料一、三中,报道的都是国家表彰大会,但材料一表彰的是各行业的功勋卓著者,材料三是专项表彰,那就是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中的功勋卓著者。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加点的词“中央”、“是”“卓越”、“在”、“才”分别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助词。 B . 材料三中画线句是并列复句,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陈述要表彰的两方面人物。 C . 材料二运用列图表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学生对当代英雄了解比较少。 D . 材料二中的“动漫电影英雄” 是虚构出来的英雄,不是现实中的英雄。
    3. (3)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共和国勋章”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他们身上都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走出青春迷茫

    ①那一年,我们刚进入初三,学习的压力陡然增大,乌云总是遮掩着太阳,阳光照不进心灵,青春一片迷茫。

    ②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群无所事事的男生突然疯狂地爱上了足球。每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提早半小时到校,畅快淋漓地踢上一场“早球”。上课却成了绝佳的“中场休息”,或假寐或小憩,窘态各异,但有一个步调是统一的:下课铃响,冲向操场,抓紧踢球,别无他想。

    ③我们痴迷足球,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要为中国足球的腾飞而奋斗!

    ④然而,在一个不见阳光的下午,我们的“足球梦”戛然而止了。戳破这个梦的是我们的班主任。那天下午上自习课,我们的守门员也许是太疲倦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大家的哄笑引来了我们的班主任……结局是可想而知的,班主任默然捡走了我们的足球。我们在走廊里徘徊,在教室里踱步,行色恹恹,状如行尸。

    ⑤忽然一个男生说:“再买一个不就得了。”于是全班男生集资,又买了一个足球。我们像爱护宝贝一样把它藏起来,趁老师不在时偷偷地踢。当然了,纸是包不住火的,第二个球很快也被班主任没收了。班主任正色警告:“事不过三!”梦想再一次破灭,男同学又陷入巨大的迷茫,精神萎靡。既然不让踢球,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所以只能打开课本,佯装学习,并且趁机偷瞄女同学。

    ⑥那天早上,班里家庭条件最好的女生向同桌炫耀说:“我昨天去打网球了。”说完,就从包里掏出一个网球,扔向天空。旁边伺机而动的一大群男生一哄而上。大家一瞬间都被点燃了,围着球一顿乱踢,一起笑着、疯着。网球滚向了操场,人群自动地分成两队,比赛开始了。一个网球,想要接住都很难,我们却踢得起劲。一脚射门,球跑到裤兜里了,守门员摸遍全身才把球找到,大家笑成一团。此时我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模样,不在教室里,不在校服里,就在此刻。

    ⑦这个网球的归宿和前面的两个足球一样,我们的哄闹惊动了班主任,网球又被没收了。班主任还声明明天晨操后要罚男生到操场跑圈。这一次的没收大家无法接受:不能买球,甚至不能玩网球,那让我们玩什么呢?

    ⑧第二天晨操后,所有男生都站立在操场上,却一动不动,用静默表达无声的抗议。班主任显然对这一幕有些吃惊,但她并没有发怒,而是开始和我们细细叙谈:“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曾迷恋过琼瑶的小说,买过所有能买得到的琼瑶小说集,而且发誓要成为像琼瑶那样的小说家。结果呢,下课看上课也看,眼睛看近视了,镜片还越来越厚;成绩下降了,还没有一点反思的念头……人啊,年轻时迷茫,有青春力气,却找不到努力的正确方向;年老时清醒,却失去了青春力气,可能一事无成。真正懂得当下自己该想该做什么事了,你们就长大了。”

    班主任的话语如同展曦中的那抹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更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就在那一瞬间,我们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我们迎着阳光齐步向跑道跑去。

    ⑩从那以后,我们很少有人再逃课。我们这个班,创造了学校有史以来最高的高中录取率,我们的名字被学校骄傲的展示在学校的宣传橱窗。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借用“早球”“中场休息”等足球术语,运用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形象描摹了一群执着于足球的男生形象。 B . 第二个足球被没收后,“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表明了“我们”痴迷足球的理由是“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 C . 全文的主要人物是班主任,正是由于班主任三次没收足球,罚跑圈,细心教育,学生才放弃足球,走出迷茫。 D . 本文从学生的视角构思,虽只叙述了“痴迷足球”的小故事,却引出了“走出青春迷茫”的大话题。
    2. (2)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老师的表现

      “我们”的心理或表现

      踢第一个足球

      行色恹恹

      踢第二个足球

      正色警告

      声明罚跑圈

      无法接受

      晨操风波

    3. (3) 产生“青春迷茫”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走出“青春迷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 4. 名著阅读

    镜  子

    仅只是一个平面              或是鬓如霜雪

    却又是深不可测              有人喜欢它

    它最为真实                  因为自己

    决不隐瞒缺点                有人躲避它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因为它直率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甚至有的人

    或是醉后酡颜                恨不得把它打碎

    1. (1) 《镜子》这首诗是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诗歌创作第二高峰期的作品;因为诗人擅长绘画,所以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的特点。
    2. (2) 本诗中的“镜子”是直言刚烈之士的典型,请你找出诗中描写镜子的一处具体意象,结合原诗简要赏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
  • 5.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 未举觞,见缞絰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賵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范仲淹罢宴》)

    【注释】①守:指做太守。②暇日:闲暇的时候。③缞絰:指穿着丧服。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百废兴    賵敛棺椁皆所未 B . 异二者之为     王命急宣 C . 寓居士人卒于邠   取一葫芦置于地     D . 举觞    果,寻病终
    2. (2) 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节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 . 【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C . 【甲】文《岳阳楼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 D . 【乙】文中的“范文正公”的“公”属敬辞,尊称男子。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却有统帅全文的作用。 B . 【乙】文侧重叙事,突出了范仲淹心系天下百姓的思想境界。 C . 【甲】文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 D . 【乙】文“即彻宴席厚赒给之”最能体现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 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调歌头》表面写对月的绵绵遐思,无限依恋,实则写对亲人的思念。 B . “共婵娟”这一典故出自南朝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 C . 本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D . 诗人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对,说明事物不能十全十美。
    2. (2) 你认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千古名句有何妙处?
  • 7.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2. (2) 李白《行路难》中体现诗人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3. (3) 《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
    4. (4) 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5. (5)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 8.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ráo)          哑(sī)           富丽堂(huánɡ) B . 物(zānɡ)        积(zàn)          揉造作(jiǎo) C . 养(rú)          伛(lǔ)          相得益(zhānɡ) D . 立(chù)         守(kè)           言不及(yì)
  • 9.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引用那篇文章时,掐头去尾,断章取义 , 影响很坏。 B . 水帘洞内,众猴摆上瓜果酒菜,正在庆祝猴王的丰功伟绩 C . 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D . 这件事明明是老王的错,你为什么要李代桃僵 , 为他顶罪?
  •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篮球巨星姚明对于青少年是不陌生的。 B . 同学们用心地注视和倾听着法制副校长的法制专题报告。 C . 这部电影刻画了一个典型女知识分子的形象。 D . 外婆家养了许多鸡、鸭、牛等家禽。
  • 11.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是(   )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体育局、百色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广西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于2019年11月18日在百色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          , 以百色起义精神和独特的壮乡文化相结合,展现圣火、天鹅、红旗、壮锦等独特的文化元素;吉祥物“芒芒”“秀秀”,                    、壮族民族服饰图案、体育文化等相融合,体现了广西民族文化和百色独特地域文化及人文精神;主题口号为“相约千姿百色,点燃区运激情”,          , 意蕴百色独特的人文精神,同时以运动会彰显和发扬体育精神。

    ①简洁又充满活力           ②本届运动会的会徽名称为“飞越辉煌”

    ③广西壮族文化绣球         ④以百色的象征性元素百色芒果

    A . ②④③①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①④③②
  • 12. 根据下面材料参与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近年来,以《战狼2》《红海行动》等为代表的一批军事题材电影既叫好又叫座,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这些主旋律影片,不同于那些脂粉气十足的青春偶像剧、故弄玄虚的魔幻剧和无病呻吟的家庭伦理剧,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

    材料二:影片《空天猎》,展现了我军新型战机自如地穿梭于狭窄山谷,并通过截获目标辐射源的方式探测到潜藏在夜幕里的敌方导弹,对其进行精准打击的场景。《红海行动》则展示了我国海军战舰远程指挥作战、快速拦截导弹以及投放无人机的强大功能。观众看后热血滞腾,连连赞叹:“厉害了,我的国!”

    材料三:讲好当代中国军人的故事,塑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是广大军事题材作品创作者的共同目标。如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没有传统军人的棱角与强势,憨厚本分,重感情轻荣誉。电影《战狼2》中的冷锋也同样如此,看重友谊、爱情,不计较个人得失、荣利。他们不同于以往作品中“高大全式”的英雄,也不同于虚假抗日“神剧”里的“痞子式”英雄。这些“接地气”的人物形象,显然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1. (1) 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
    2. (2) 某影视频道将进行军事题材影片展播,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0 字以内)
    3. (3) 你所在班级将开展“论英雄”主题班会,请结合所给材料,举例谈谈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四、写作(50分)
  • 13. 题目:那一刻,我很感动

        写作要求:

    ①叙事要完整,要注意记叙的线索;内容充实、具体,要说真话,抒真情。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③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