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石嘴山市2022年六校联考中考模拟化学试题A卷

更新时间:2022-09-20 浏览次数:2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酿制甜酒 B . 84消毒液杀菌消毒 C . 百炼成钢 D . 冰块给水产品保鲜
  • 2. 下列符号中,只能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

    ①SO2;②2N;③N2;④2H2;⑤S2-;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⑤ C . ②④⑤ D . ②④⑤⑥
  • 3. 下列基本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稀释浓硫酸 C . 滴加液体 D . 制取氧气
  • 4.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 氧化铜加入稀盐酸中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B .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8:1 C . 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看到白烟,而打开浓硫酸的瓶塞无明显现象 D . 在氧气里点燃细铁丝,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5. 在目前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中,人们采取的防护措施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通过涂抹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溶液进行消毒。以下关于乙醇(C2H5O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醇属于无机物 B . 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 . 乙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D . 75%的酒精属于混合物,可作消毒剂
  • 6. 化学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实验,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分子运动现象 C . 测定质量守恒定律 D . 探究燃烧的条件
  • 7. 分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空气、食盐水、冰水混合物 B . 单质:金刚石 液氧   生铁 C . 金属材料:塑料 黄铜 硬铝 D . 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烧碱固体
  • 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物质都可以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B . 通过升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 6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 ℃,析出晶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 . 60℃,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水的质量甲比乙的少
  • 9.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 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 . 水和双氧水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 . 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
  • 10.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归纳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   )


    自然界的水


    化学肥料

    A

    ①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②洗菜、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冲厕所

    ③电解水的实验中,在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

    ①硝酸钾属于复合肥

    ②可以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与尿素

    ③施用磷肥可增强植物抗旱、抗寒能力


    化学与健康


    化学与材料

    C

    ①人体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迟缓

    ②人体缺碘易患贫血,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

    ③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防止其腐烂

    D

    ①塑料、包装泡沫、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蚕丝、羊毛、棉麻都属于天然材料

    ③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   )


    氢氧化钡

    碳酸氢钠

    石蕊

    物质X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溶液变红

    A . H2SO4 B . CuSO4 C . HCl D . NaOH
  • 12. 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有错误的是 (   )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NaOH溶液(Na2CO3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NaCl(Na2SO4

    过量Ba(NO3)2溶液,过滤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H2O2溶液(MnO2

    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取a、b两份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b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 B . 向足量的镁、锌中加入等质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D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二、填空题
  • 14.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 (1) 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填选项)。

      A . 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 B . 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 .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 . 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3
    2. (2) 若“”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标出甲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
  • 15. 食品常用氮气作填充保护气,你认为填充气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常见食品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其能够保鲜的原因是,欲检测一份这样的保鲜剂是否已经完全失效,所用的试剂是,若没有完全失效,观察到的现象是,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 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5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 (1) 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 (填序号,下同);
    2. (2) 溶液变不变色的孔穴有
    3. (3) 孔穴5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填“酸性”或“碱性”) ;
    4. (4) 向孔穴2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判断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现象是
    5. (5) 若向孔穴4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三、综合题
  • 17. 如图是高温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 (1) 根据B中发生的现象,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开始发生,则B中的试剂为(填名称);反应中试管内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实验结束后,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的后果。
    2. (2) 实验室用A装置可用于制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如将装置中的酒精灯移去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的药品是 ,可以用法收集。
  • 18. 铁、铜、铝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 (1) 若要验证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以下各组试剂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铝、铜、氯化亚铁溶液   

      ②铁、铝、硫酸铜溶液   

      ③铁、铜、铝、稀盐酸   

      ④铁、氯化铝溶液、硫酸铜溶液

    2. (2) 铝在常温下很耐腐蚀,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实验: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为确定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同学们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②实验二: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为确定滤液的其它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有气泡产生,有红色固体析出

    4. (4) 表格中实验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为
    5. (5) 反思,有同学提出滤液中硫酸铜的确定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原因是。如果要除去溶液中的硫酸铜,可以加入过量的,然后过滤即可,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四、计算题
  • 19. 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 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 (1) 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2. (2) 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g。
    3. (3) 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五、科学探究题
  • 20. 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于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探究活动:
    1.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探究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小明的猜想:氢氧化钠;

      小红的猜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的猜想: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你的猜想:

      对于上述猜想,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小亮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3. (3) 【设计与实验】

      实验步骤

      预期的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小红的猜想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你的猜想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反思与评价】

      ①通过上述探究活动,同学归纳总结出: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生成物;二是

      ②下图是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