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夯实法治基础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夯实...

更新时间:2022-09-15 浏览次数:6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19九上·渠县月考)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    )

    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实行人治    ③实行善治    ④实行民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2. 栗战书在省级人大立法工作交流会中强调,要切实提高立法质量,确保立一件成一件,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这表明厉行法治要求 ( )
    A . 实行良法之治 B . 民主 C . 实行善治 D . 公正
  • 3.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抱有权大于法心态、享受权大于法之“福”的基层官员,依然并不鲜见。这启发我们(    )

    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然任重道远

    ②法治与人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③法治不仅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④要科学立法,有了法律制度也就有了法治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以下对于“法治”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 .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B . 法治要求实行人治 C . 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D . 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 5.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立法,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国的轨道。下面关于我国的法治进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四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

    ③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④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6. 亚里士多德说过,法治之法应是良法。在他看来,无良法,则无法治。良法是法治的基石和前提。下列关于良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良法应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B . 良法应反映处于领导地位的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C . 良法应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D . 良法应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 7.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工作规则》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2018年工作要点》;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上述信息(    )

    ①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履行制定法律法规的职能

    ③有助于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积极履行行政职责

    ④体现了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 8. 善治即良好的治理。下列做法体现善治的是(    )

    ①健全公民参与机制,不断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

    ②推行行政体制改革,建设全能政府

    ③明确政府权力范围,树立政府权威

    ④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更好地保证公民的监督权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9. 习近平主席曾经提到一个特别的等式,100-1= 0。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这个等式强调了          的重要性。(   )
    A . 科学立法 B . 严格执法 C . 公正司法 D . 全民守法
  • 10. 某市开展2019年度依法行政满意度测评,社会公众可以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对各单位履行政府职能、接受监督的情况进行评价。这种做法体现了( )
    A . 法律反映人民的意志,促进社会发展 B . 科学立法,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 C . 法治要求实行善治,赋予公民更多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D . 法治可以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 11.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能力。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 法治是实现社会正义、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 C . 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意识,及时制裁犯罪行为 D . 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立法,建设法治政府
  • 12. 19年前,马某夫妇将出生2个月的女婴送给崔某夫妇抚养,双方未签订任何书面协议。女孩长大上高中后,马某夫妇却将崔某夫妇告上法庭,请求确认崔某夫妇收养关系不成立。南通市两级法院经审理均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该案经报道后被无数网友点赞,并将之称为“有温度的判决”。这一判决体现了(    )
    A . 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B . 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C .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D .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 13. 下列名言警句所表达的主要思想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科学立法 B .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严格执法 C .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公正司法 D .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的,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全民守法
二、非选择题
  • 14. 观察与思考

    2018年8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 (1)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走法治道路?
    2. (2) 我国应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