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10-25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
  • 1. 研学旅行创造性地把课堂“搬”到了户外,“搬”进了景区,在游中研、在研中学,让课堂永远在路上、在实践中。这一做法(    )
    A . 能使青少年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    B . 是感受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 C . 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D . 会加重中小学生的课外负担
  • 2. 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以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以下划分属同类关系的是(    )

    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舅舅   

    ②哥哥姐姐、姥姥姥爷、警察叔叔

    ③同班同学、合作伙伴、革命战友   

    ④陕西老乡、事业伙伴、经理助理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3. 阳阳的14岁生日恰逢国庆。在当天的日记中,阳阳真诚地写下了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谢,也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衷心祝福。阳阳的日记告诉我们(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4. 2021年《开学第一课》把课堂搬到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通过“天地连线”的方式,请天和核心舱中的三名宇航员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校课”。这次课程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    )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只有网络才能让我们进行交流

    ③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④网络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5. 故宫三希堂摆放着乾隆皇帝收藏的三件稀世书法珍品,这里空间小,人气高。到故宫去参观的人都只能爬上窗户去看,人稍微一多,窗户都轮不上。现在,经过数字化处理,广大的游客通过网络就可以近距离参观故宫高清晰地欣赏这些书法作品。这说明网络(    )

    ①促进经济发展、便利人们生活   

    ②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③创造了新文化,丰富了文化内容   

    ④改变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6. (2020八上·大丰月考)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国内首份《青少年网上安全分析报告》显示,47.4%的青少年上网搜索的内容为游戏.用于与学习有关的搜索仅为0.6%。某班打算针对此情况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你认为班会的最佳主题应是(   )

    A . 借助网游平台,扩大网络交友 B . 合理利用网络,助力学业发展 C . 明辨真假消息,维护自身安全 D . 学习美德少年,传承中华文明
  • 7.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扫码、测温、戴口罩”“严禁考试作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这是因为(    )
    A .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B . 要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C . 人们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D . 这些规定都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 8.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施行。新修订部分,着力解决当前社会关注的涉及未成年人侵害问题,包括监护人监护不力、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这说明(    )
    A .   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B . 规则因社会的需要而改进 C . 要为制定新规则献策    D . 原有的规则总是不合理的
  • 9. 学生说,自由就是遵守学校纪律;教师说,自由就是遵守劳动纪律;司机说,自由就是牢记交通规则,握好方向盘……这表明(    )
    A . 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B . 自由在我们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C . 自由可以离开道德规范 D . 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 10. 尊重是一种生活态度,目光所及的万事万物都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千万不要小觑尊重的力量。尊重的“力量”表现在(    )

    ①受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   

    ②受到他人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④尊重能显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近年来西安市积极开展“做文明有礼西安人”宣传教育活动。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需要(    )

    ①礼貌谦逊,人云亦云   

    ②入乡随俗,百无禁忌

    ③主动交往,待人真诚   

    ④热情大方,彬彬有礼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2. 观察漫画《依法治理》。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诚信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③刑法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④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3. 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图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对下列案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案例一:张某将车停在银行附近路边“禁止停车”区域,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罚款。

    案例二:王某在抢劫中将受害者刺成重伤,被刑事拘留。

    ①张某的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应承担民事责任

    ②张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应承担行政责任

    ③王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应承担行政责任

    ④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应承担刑事责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2020八上·河源月考) 在社会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下列属于法律服务机构的有(   )

    ①法院、检察院                       
    ②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  

    ③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④妇联、消费者协会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70分)
  • 16. 【建设和谐校园】

    开学伊始,某校结合今年举行的“奥运会”“全运会”开展了“感受文明之光,创建和谐校园”活动,请你一起完成。

    1. (1)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今年暑期在日本东京举行。让我们再次回顾中国运动员的风采,感受文明之光,并用简单词语表达。

      感人事迹

      文明之光

      乒乓球女单颁奖仪式后,中国运动员陈梦向日本选手伊藤美诚发出邀请,邀请她站上最高领奖台与自己和孙颖莎一起合影。

      羽毛球女单八分之一决赛中,美国选手张蓓雯第二局突然受伤倒地,中国选手何冰娇难过得哭了,表示不愿看到别人受伤。

      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印尼选手夺冠,中国选手陈清晨、贾一凡摘银。赛后贾一凡、陈清晨主动上前祝贺、拥抱对手。

    2. (2) 全运会期间,小秦所在学校每天利用校园广播,及时播报赛场新闻、比赛花絮和志愿者事迹。在播报中小秦得知,我市部分中小学生有幸承担开幕式表演任务。

      请你谈谈了解和参与十四运,对中学生有何意义?

    3. (3) 在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中,你准备怎样做一个具有亲社会行为的人?
  • 17. 【合理利用网络】

    在网络和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但有不少“留守老人”并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如何让未成年人“远离不健康网络信息”,构建“绿色上网”环境等,更需要专业人士帮助指导。为此,某地组织多位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分别开展“圆亲情梦”“圆健康梦”等多个主题活动,为居民提供信息化教材,开展相关的培训与服务,帮助市民提高信息化技能水平。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一名志愿者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1) 生活链接:请你向社区居民举例说明“网络就在我们身边”。
    2. (2) 建言献策:网络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请试举一例,并谈谈我们怎样才能抵制这些负面影响?
    3. (3) 才华展示:作为志愿者,请你就中学生沉迷网络问题,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4. (4) 亲情传递:关爱留守老人,你在此活动中能做些什么?
  • 18. 【落实手机管理】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行。该法第70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对于这一规定,有的同学产生了一些困惑。

    困惑一:现在是网络时代,中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有何不可?

    1. (1) 请你结合实际,分析中学生课堂使用手机会产生哪些危害?
    2. (2) 困惑二:手机是我的,带不带是我的自由,为啥要限制?

      请你结合所学,解答这一困惑。

    3. (3) 困惑三:家离学校远,父母接送放学需要用手机联系。没有手机如何联系?

      请你为这一现实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

    4. (4)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请你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遵守这一规定。
  • 19. 【建设诚信校园】

    2021年高考过程中,湖北某考生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并用搜索功能寻求考题答案(未获)。针对该考生这一作弊行为,教育部门取消其所有成绩,并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此事发生后,全国多地开展了创建“诚信校园”活动。

    1. (1) 请你谈谈全国多地开展“诚信校园”建设的原因。
    2. (2) 为创建诚信校园,请你设计一条标语。
    3. (3) 就如何做诚信中学生,请具体分享你的经验。
  • 20. 【建设法治校园】

    为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加强校园法治教育,某校开展了“法治进校园”主题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身边有法】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①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还有些自责愧疚,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而受到校纪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②经常偷窃财物等,被公安机关两次拘留。③后又和几个“朋友”拦路抢劫,短短几天多次作案,最终因涉嫌抢劫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陈某行为中属于不良行为的是属于一般违法的是,属于犯罪的是。(写出序号即可)
    2. (2) 从上述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 (3) 【走进法庭】胡某为与隔离中的女友见面,自称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强行闯入指定的隔离酒店中。警方对其再三劝阻无果后,进行强制带离。胡某以暴力方式激烈反抗,致使民警、辅警4人受伤。法院认定被告人胡某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已经构成妨害公务罪,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胡某有期徒刑8个月。

      胡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4. (4) 【深入校园】同学们在校园调查中发现,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暴力事件中,75%发生于中学生之间,而在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是主要原因。

       “日常摩擦”是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这对我们与同学交往有何警示?

    5. (5) 当你遭遇校园暴力时,你会怎么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