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学业...

更新时间:2022-10-08 浏览次数:7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 1. 据图1-2,回答问题。

    1. (1) 图1的宗教建筑在某地随处可见。据此推断,当地人们主要信仰(   )
      A . 佛教 B . 伊斯兰教 C . 基督教 D . 其他宗教
    2. (2) 图2中的民居被称为“高脚楼”,其悬离地面建设主要是因为当地(   )
      A . 地势平坦,起伏较小 B . 高温多雨,气候潮湿 C . 夏热冬暖,雨热同期 D . 土壤肥沃,地广人稀
  • 2. 史实即历史事实,在史前时期主要是指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
    A . 北京人用火 B . 仓颉造字 C . 神农尝草 D . 大禹治水
  • 3. 文明通常有两套标准:一套是技术发明的标准,如金属、城市、文字等;另一套是社会组织的标准,如私有制、社会分层、贫富分化等。以下考古发现能证明中华早期文明出现的有( )

    ①北京人遗址的兽骨    ②半坡遗址的彩陶

    ③二里头遗址的铜鼎    ④良渚遗址的王城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
    A . 公元前7世纪前期

    B . 公元前7世纪后期 C . 公元前8世纪前期 D . 公元前8世纪后期
  • 5. 钱穆评价商鞅变法使秦国“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秦国实行(   )
    A . 奖励军功 B . 鼓励耕织 C . 废井田制 D . 改革户籍
  • 6. 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开创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材料显示秦始皇采取的举措是(   )
    A . 修筑驰道,贯通全国交通 B . 称皇帝,统揽军政大权 C . 统一文字,便利文化交流

    D . 设郡县,中央直接管辖
  • 7.  1987年,河南洛阳一座汉墓出土了一件古罗马时期的玻璃瓶。这一考古发现可以证明(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匈奴败于西汉开始西迁 C . 佛教传入中国 D . “丝绸之路”沟通中外文明
  • 8. 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说明汉朝(   )
    A . 实行冶铁官营专卖 B . 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C .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D . 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 9. 小明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右表中的论文。(   )

    作者

    论文标题

    柳君君

    东晋时期北民南移与江南民族关系

    陈天成

    气候变化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

    葛剑雄

    历史地理学格局中的江南文化

    ......

    ......

    A . 贸易的发展 B . 政权的更替 C . 江南的开发 D . 农业的进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 10. 为顺利开展春游活动,八年级地理社的同学们绘制了景区地形图,设计了三条登山路线并制作了路线介绍卡片。根据图3-4,解决问题。

    1. (1) 根据图3的相关信息,将路线A的介绍卡片补充完整。
    2. (2) 参照图4,为路线B或路线C制作一张介绍卡片。

  • 11. 水利工程,国之命脉。

    材料一:目前所知“水利”这一词汇的最早使用,见于秦国吕不韦编纂的《吕氏春秋》一书中。学者总结战国时期水利成就,列举当时“空前宏伟的水利工程”,即有“史起的邺渠、郑国的郑国渠、李冰的都江堰等”。《史记》中《河渠书》特别指出“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摘编自王子今《秦统一原因的技术层面考察》

    材料二:汉武帝时期,关中地区农田水利得到了全面发展,泾、渭、洛等水系都得到了开发,相继建成了龙首渠、白渠、成国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其中龙首渠动员人力数万人,耗时10余年,方才建成。

    ——摘编自古喜喜《浅谈汉代关中地区主要水利工程》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水利建设对秦国统一大业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的特点。
    3. (3) 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关中地区农田水利能得到全面发展?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 12. 农学鸿篇巨制,展现民族交融。

    材料一:《齐民要术》所涉及汉民族以外农业生产技术统计略表

    资料来源;根据《齐民要术》相关内容整理。

    材料二: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 (1) 上述《齐民要术》内容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运用史实,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2. (2)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