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2-09-18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段阅读(9分)
  • 1. 根据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贵州不仅有丰富的物产,还有如诗如画的美景。贵州的水上森林就是人间的仙境,美不胜收。许多游人在这里游玩,如同神仙眷侣一般悠然自得。这里所有树木的根都紧紧地、深深地扎在石头中。水中的石头被树根缠绕,错综复杂。石头也被水流冲刷出了深浅不一的印痕。这里的树繁枝绿叶,是鸟儿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那绿叶在阳光的映照下,映出点点繁星一般的绿意,撒下了一片绿色的光晕。树上传来一阵絮絮低语,难道是鸟儿们在开演讲比赛?原来鸟儿们正在唱着婉转的曲子,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歌喉呢!

    1. (1)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fù)仙(jìng)物(chǎn)神仙侣(juàn) B . 枝(fán)照(yìng)拦(zhē)絮低语(xù) C . (yūn)绿意(lǜ)卖(nòng)错复杂(zōng) D . (shuā)深(qiǎn)印(hén)如如画(shī)
    2.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缠绕  游玩  美景  比赛 B . 如同  曲子  唱着  阴蔽 C . 繁星  演讲  森林  撒下 D . 婉转  清脆  歌喉  映出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贵州美景如诗如画 , 许许多多的游客慕名前来。 B . 小区街道上贴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广告,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C . 小鸟在树枝上叫着,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D . 在黔西南州游玩的爸爸此刻正在悠然自得地散步呢!
二、单选题(9分)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B . 前不久,遵义市举办了"骑行共享生活"的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C . 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站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D . 兴义市"农业生态观光园"不但能养生休闲,况且能生产生态产品。
  • 3.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B . 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 C . 辛弃疾有句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以此述钻研学问的一种境界。 D .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想死你们了!"
  •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等。 B . 曹操不仅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著名诗人,《观沧海》是他的代表作。 C . 史铁生是一位坚持与病魔抗争的作家,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D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其中有不少关于个人修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名著阅读。(2分)
  • 5.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朝花夕拾》中出现了六个主要人物,他们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范爱农)、父亲、邻居(衍太太)、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四、默写(10分)
  • 6. 默写。
    1. (1) 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 (2) ,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 (3) _ ,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4) 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5. (5)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6)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 (7) "乡愁"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的句子是∶
    8. (8) 学了《〈论语〉十二章》后,语文老师让同学们从本文中选两句可以勉励大家多学、多问、多思,坚定志向的句子,推荐给班主任作为教室标语。你选择的句子是∶
五、阅读理解(50分)
  • 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夜闻笛

    李 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1. (1) 这首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所作,请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2) 此诗与诗人的另一首诗《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标题都提到了"闻笛",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两诗中笛声引发的情感是否相同,并作简要分析。
  • 8.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朱古民文学善谑 , 一日在汤生斋中,汤曰∶"汝素多知术,假如今坐室中,能诱我出户外立乎?"朱曰∶"户外风寒,汝必不肯出;倘先立户外,我则以室中受用诱汝,汝必从矣。"汤信之,便出户外立,谓朱曰∶"汝安能诱我入户哉?"朱拍手笑曰∶"我已诱汝出户矣!"

    【注释】①谑∶开玩笑。②汤生斋∶姓汤的年轻人的书房。③素;平素,一向。④知∶同"智"。⑤安∶怎么。

    1.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

      ②俄雪骤俄        而

      ③撒盐空中可拟    差 

      ④汤之            信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 (3) 【甲】【乙】两文中谢道韫和朱古民都是聪慧机敏的人,其聪慧机敏分别体现在哪里?
    4. (4) 读完【乙】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多地少。石多土少。雨多库少"是贵州省情、水情的典型特征.工程性缺水是贵州发展的主要短板,如何科学配置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发展水生态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全省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水利面临的主要矛盾;一是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对水的需求大幅增加;二是贫困地区水利欠账较多短板明显∶三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四是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针对当前面临的现实矛盾和未来的发展需求,贵州水利发展如何定位,如何破题,走什么样的路径,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当前全省水利系统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让贵州境内的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不仅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责任,更需要全民行动,全员参与,共同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让干净水、放心水流进千家万户,让清澈的江河扮靓我们的家园,成为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亮色。黔贵大地,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美。滔滔江河流淌着水的传说.涓涓细流述说着水的故事。贵州的气候本来就好,越来越多的人将徜祥在水生态的世界里。

    材料二:

    材料三:

    1. (1)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请为如何珍惜水资源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2. (2) 请说说材料三中漫画《三代井》的内容和寓意。
    3. (3)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它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推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上述材料后,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号召人们节约用水。(25字以内)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②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

    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④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莱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节选自《散步》)

    1. (1)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一句中的"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
    2. (2) 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会唱歌的火炉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 月 ,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 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

    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的。姐姐是个干活实在的孩子,所以父亲每次都要带着她。弟弟呢,那时虽然也就是八九岁的光景.但父亲为了让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时不时也把他带着,他穿得厚厚的跟着,看上去就像一头小熊。我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我们姊妹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跟在我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异,得睁不开眼睛。

    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宜做烧柴。那些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我记得有枝丫纵横的柞树和青色的水冬瓜树。父亲是个爱树的人,他从来不伐鲜树,所以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为了这,我们就比别人家拉烧柴要费劲些,回来得也会晚些。因为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 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风倒木的机会并不多。

    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风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风倒木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所以成年以后,她常抱怨说,她之所以个子矮.完全是因为小的时候杠木头给压的。 言下之意,我比她长得高 是由干偷懒的缘故。为此,有时我会觉得愧疚。

    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待的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桠,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 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后来父亲发现了我们带土豆.他没有责备我们,反而鼓励我们多带几个,他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烧柴还没扛出一根呢,我就嚷着冷,让父亲给我们点火。父亲常常嗔怪我,说我是只又懒又馋的猫。

    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噼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所以,我成年以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火炉的影子就会悄然浮现。虽然现在我已经脱离了与火炉相伴的生活,但我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它的歌声。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消逝!

    1. (1) "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一句中"本分"是什么意思?从我们家拉烧柴的"本分"做法中可以看出父亲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2. (2) 拉柴的过程充满了艰辛,"我"却从中感受到了快乐。请谈谈艰辛具体体现在哪儿,并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 (3) 作者追忆少年往事,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哪一点引发了你更深入的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六、综合性学习(10分)
  • 12. 友情放在心上,是一曲甜蜜的旋律;好朋友记在心头,是一份温馨的美丽。人生路上,因为有友情一路同行,为我们护航,为我们遮雨,我们的旅途才更加精彩。七年级2班要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欢迎××中学的师生们来学校交流学习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段开场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
    2. (2) 为了欢迎××中学的师生们,请你拟写一则标语,以此来表示你们之间最诚挚的友谊。
    3. (3) 此次活动中,××中学的学生小林将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你想认识并进一步了解他,希望和他成为朋友,你该怎么对他说?(要求∶语言连贯、得体)
七、写作(60分)
  • 13.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且奔流不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幅幅精彩的画,一首首动人的歌。也许你爱美食,爱音乐,爱电影,爱读书…爱鲜活的生活。请把你生活中感受最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下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