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09 浏览次数:6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 1.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开国大典 B . 土地改革 C . 改革开放 D . 三大改造
  • 2.   2021年9月2日,第八批在韩109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回到祖国。中韩双方已成功交接共8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当年这些志愿军战士被誉为(    )
    A . “最可爱的人” B . “和平卫士” C . “钢铁战士” D . “人民卫士”
  • 3.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指(    )
    A .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B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4. 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
    A . 王进喜 B . 焦裕禄 C . 王禄 D . 雷锋
  • 5. “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行驶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 . 抗美援朝时期 B .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 “一五计划”完成后 D . “大跃进”时期
  • 6. 人民日报发表的某篇社论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形成。”“这里”是指(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八大 C .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7. 每个时代都有体现那个时代特征的标语。在我国乡村的有些旧墙上,还能看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粮食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的是(    )
    A . 土地改革 B . “大跃进”运动 C . 大炼钢铁 D . 三大改造
  • 8. “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9. 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
    A . 按劳分配 B . 社会主义制度 C . 全民所有制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0. 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党和政府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 武力解决 C . 国共合作 D . 九二共识
  • 11.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是(    )
    A . 巴黎和会 B . 万隆会议 C . 联合国大会 D . 华盛顿会议
  • 12. “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是指(    )
    A . 张子仪 B . 袁隆平 C . 范荣显 D . 徐光启
  • 13.   1964年10月,国务院发出贺电:“这是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政策的有力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电文为了祝贺(    )
    A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 . 人造地球卫星顺利升空 C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 14. 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我国的一位药学家领导科研团队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位药学家是(    )
    A . 屠呦呦 B . 莫言 C . 杨振宁 D . 钟南山
  • 15.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人民普遍使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
    A . 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B . 计划生育 C . 购买能力低 D . 打击投机
  • 16. 安徽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 三大改造时期 B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 . 土改时期 D . 抗美援朝时期
  • 17.   2022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六十九周年。下列歌词与那个时期有关的(    )
    A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 . “学习雷锋好榜样” D . “大海航行靠舵手”
  • 18.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 . 经济建设 B . 共产党的领导 C . 社会主义道路 D . 阶级斗争
  • 19. 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    )
    A . 1950 B . 1949 C . 1951 D . 1955
  • 20.   1953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包括(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独立自主    ⑤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二、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每题2分、共20分。)
三、材料分析(40分)
  • 31. 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内涵,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 (1) 图一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哪支军队?他们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 (2) 图二的会议确定实行的伟大决策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 (3) 图三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被哪个国家通过什么条约侵占过?
    4. (4) 图四特别行政区是何时回归祖国的?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应。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歌词

    1. (1) 料一体现了周总理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2. (2) 周恩来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3. (3) 中国在哪一年重返联合国?
    4. (4) 再用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5. (5)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外交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6. (6)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里?
    7. (7) 中共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你是怎么理解中国梦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