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9-27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西电东输”是我国实现经济跨地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将输电电压提高为原来的4倍,则输电导线上的电能损失将减小为原来的(   )
    A . B . C . D .
  • 2. 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紫光的波长,实验中观察发现像屏上出现了清晰但条纹数偏少的干涉条纹。为观察到更密的条纹,可以(   )

    A . 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 . 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C . 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D . 转动手轮,移动分划板
  • 3. 2021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了5次发射任务,空间站组合体稳定运行在轨道半径约6761km的近圆轨道。已知引力常量和地球质量,则可以估算的物理量是( )
    A . 地球的密度 B . 空间站的加速度 C . 空间站的质量 D . 空间站的动能
  • 4. 约里奥·居里夫妇于1934年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磷30,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磷30的衰变方程为P→Si+X+γ,则(   )
    A . γ光子是磷30跃迁产生的 B . X是磷30核内的质子转化产生的 C . 磷30的平均结合能比硅30的大 D . 一定质量的磷30经过2个半衰期后将全部发生衰变
  • 5. 如图所示,左边为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振子连接一根水平的长软绳,并沿绳方向取x轴,t=0时刻,振子以2Hz的频率从平衡位置O向上开始运动。t=1s时,x=10cm处的绳上质点开始振动,则(   )

    A . 绳波的波长为10cm B . 绳上各质点都沿x轴方向运动 C . 波在绳上传播的速度为10m/s D . t=1s时,x=5cm处的绳上质点正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
  • 6. 图甲中给出了氢原子光谱中4种可见光谱线对应的波长,这4种光的光子能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3.02eV、2.86eV、2.55eV和1.89eV,氢原子能级图如图乙所示,则(   )

    A . 遇同一个障碍物,Hα比Hδ更易发生衍射 B . Hγ光能使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C . Hδ光是由处于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产生的 D . 若4种光均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Hα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
  • 7. 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平放在桌面上,将宽度为L的平行单色光垂直于AC面射入,要使第1次射到圆面上的光能射出玻璃砖,则L的最大值为(   )

    A . B . C . D .
  • 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t=0时刻闭合S,则A、B两点的电势φA、φ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所示,物体A、B将一轻弹簧(不与A、B拴接)挤压后用线系住,静止在水平面上,A、B的质量之比为2:1,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1:2。现将线烧断,则(   )

    A . 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B . 弹簧刚恢复原长时,B速度达到最大 C . 弹簧刚恢复原长时,A、B动能相等 D . A、B同时停止运动
  • 10.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环上套有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A和B,静止时A、B之间的距离为R,现用外力缓慢推A使其到达圆环最低点P的过程中(   )

    A . 圆环对B的支持力变大 B . 圆环对B的支持力不变 C . A、B系统的电势能增大 D . A、B系统的电势能不变
二、实验题
  • 11.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将木块A拉到水平桌面上的P点,待物体B稳定后静止释放A,当A位于O点时,B刚好接触地面,A最终滑到Q点。

    1. (1) 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

      ②在桌面上记录P点的位置

      ③改变h,重复实验

      ④在桌面上记录Q点的位置,测量OP、OQ的长度h和s

      ⑤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在桌面上记录O点的位置

    2. (2) 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若有下列措施:①减小A的质量;②增加细线的长度;③增加B的起始高度.其中可行的是
    3. (3) 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中作出s-h关系的图像。

      h/cm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s/cm

      9.85

      14.25

      18.60

      24.00

      28.50

    4. (4) 实验测得A、B的质量均为0.20kg.根据sh图像可计算出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 (5) 小华用同一装置做该实验,利用sh图像处理数据后发现实验中记录P、O、Q三点时,除P点记录的是A的右侧边,O、Q两点均记录的是A的左侧边,你认为小华是否需要重新进行实验,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解答题
  • 12. 某种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发电机的矩形线圈abcd固定,磁体在叶片驱动下绕线圈对称轴转动,图示位置线圈与磁场垂直。已知磁体间的磁场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线圈的匝数为n,ab边长为L1 , bc边长为L2 , 线圈总电阻为r,外接电阻为R,磁体转动的角速度为ω.当磁体从图示位置转过30°角度时,求:

    1. (1)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e;
    2. (2) bc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
  • 13. 如图所示,柱形绝热气缸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重力为G、横截面积为S的绝热活塞封闭在气缸内,此时活塞距气缸底部的距离为L0 , 气缸内温度为T0 。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对气缸内气体加热,通过电热丝的电流为I,电热丝电阻为R,加热时间为t,使气体温度升高到2T0。已知大气压强为p0 , 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滑动,设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气体吸收。求气缸内气体温度从T0升高到2T0的过程中:

    1. (1) 活塞移动的距离x;
    2. (2) 该气体增加的内能ΔU。
  • 14. 如图甲所示,左、右两个光滑半圆轨道的最低点与光滑水平轨道相切于B、C点,整个轨道处于竖直面内,不计厚度的光滑木板上、下端固定在A、B点。小球P由A点静止释放,沿着木板下滑,并恰好能到达D点。已知两半圆轨道的半径分别为R=2.5m、r=1m,不计小球经过B点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 (1) 求P落到水平轨道上时距C点的距离x;
    2. (2) 求AB板的长度LAB及它与水平轨道间的夹角θ;
    3. (3) 如图乙所示,长度的轻杆将P和另一相同的小球Q连接并放置在AB板上。现P由A点静止释放,两球在竖直面内运动,求P在沿右半圆轨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最小时的速度大小v。
  • 15. 如图所示,一固定的绝缘圆筒的横截面半径为R,筒壁开有小孔,圆筒内有与纸面垂直的强弱能调节的匀强磁场.初速为0的带电粒子经电压U加速后沿筒的半径方向从小孔射入圆筒,当桶内不加磁场时,粒子与筒壁碰撞后又从小孔射出圆筒,在桶内运动的时间为t1.已知粒子与筒壁碰撞是弹性的,且电荷量不变,粒子的重力不计。

    1. (1) 求粒子的比荷
    2. (2) 若改变桶内的磁感应强度,当粒子射入圆筒:

      ①并与筒壁发生2次碰撞后射出圆筒,求粒子在桶内运动的时间t2

      ②并与筒壁发生4次碰撞后射出圆筒,求此时桶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